朱煜
作家介紹
葉至善,江蘇蘇州人。著名的少兒科普作家、編輯出版家。代表作有《失蹤的哥哥》《夢魘》《豎雞蛋和別的故事》等。
內(nèi)容梗概
這本書收錄了5篇散文,4篇小說,作品生動活潑,寓教于樂,文風質(zhì)樸真誠,描摹細致動人。小說部分尤其適合細細品讀,它們既有文學的意味,又能讓小讀者從中了解到一些科學常識。
精段品讀
在貝格爾號的環(huán)球航行中,袖珍本《莎士比亞全集》是他的親密旅伴。將近五年,他跟莎翁筆下的各種人物朝夕相處;好些臺詞,他能整段背誦。但是使他驚奇的是,為什么他突然會背誦起那個被妒火燒得絕望的摩爾將軍(奧賽羅)的獨白。他回過頭來好像要尋找什么,突然在壁爐上面的大鏡子里瞥見了自己,奇怪,這副模樣,他從來不曾有過:臉色蒼白,雙眉倒垂,眼珠變得晦暗,眼角還閃著淚花,面頰唇角和下腭都耷拉著,面部顯得很長……
他拿起煤油燈,走近壁爐,朝著鏡子仔細觀察自己的臉,就像觀察一個新采集到的標本。等到把所有的特征都記住了,他才從書架上抽出標有“人類表情”的那個文件夾,回到書桌邊。他攤開夾子,回頭瞥了一眼鏡子里的自己,立刻坐下來記錄:
“眉毛靠里的一端向上升起,前額形成特殊的皺紋,和通常的皺紋不同,同時嘴角向下牽,這是精神沮喪的表征。這種痙攣會影響呼吸肌肉,因而他感覺仿佛喉嚨里有一種東西在向上升。這種痙攣的動作和小孩啜泣時的痙攣相似。這是一個人由于過度悲哀而窒息時所發(fā)生的嚴重痙攣……”
他記錄完自己的表情,放下筆,合上文件夾,心頭覺得輕松了些。他自言自語道:“一副被打垮了的神氣!我被什么打垮了呢?絕望?沮喪?還是嫉妒?對,是嫉妒。要不然,奧賽羅的臺詞怎么會脫口而出呢?嫉妒,那是自私的心靈才有的感情!我從小就蔑視和痛恨這種卑劣的感情!”
精彩賞析
當達爾文還在苦苦為《物種起源》搜集更多標本和有力論據(jù),書的寫作尚停留在提綱階段時,另一位青年華萊士已在寫給他的來信中,用精確的語言寫了一套關(guān)于物種起源的理論,這一理論與達爾文20多年來的研究所得幾乎一模一樣。選段呈現(xiàn)的正是達爾文讀完華萊士這封來信后的內(nèi)心活動。已經(jīng)有人領(lǐng)先寫出了論文,而達爾文還在搜集論據(jù)階段,那他的研究還要不要繼續(xù),多年的心血是否白費?神態(tài)、語言描寫表現(xiàn)出達爾文內(nèi)心的絕望與掙扎。在這樣痛苦的境遇中,他仍沒有放棄對標本的搜集——以自己的表情為標本研究人類表情,足見他對物種起源觀察與研究的狂熱與癡迷。
閱讀活動
1.讀了《兒時唱過的歌》,你有沒有想起自己喜歡唱的歌?寫一寫歌詞及喜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失蹤的哥哥》中的張建華被冰凍了15年,最后卻能蘇醒過來,這是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仔細讀完《割掉鼻子的大象》,然后完成下面的表格。
4.在《權(quán)利》中畫出一段印象較深的段落,并寫出自己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讀一本
推薦書目? ?《不止一個
達爾文》
作者? 孫軼飛
內(nèi)容簡介? 提起“進化論”,浮現(xiàn)在我們腦海里的第一位科學家一定是達爾文。不過,科學的發(fā)展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發(fā)現(xiàn)這個理論的科學家遠遠不止我們最為熟悉的達爾文一位。在《不止一個達爾文》這部書中,我們將和除了達爾文以外的10余位科學家一起,以歷史和科學的眼光重新看待這個世界,了解“進化論的進化史”,從而深層次地認識生命、生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