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加木 劉日輝
“我們一定珍惜榮譽,用高效行動擔當起弘揚雷鋒精神的責任!”2020年12月,牟振華在全國網友的見證下,接過了“雷鋒班”的旗幟,正式成為“雷鋒班”第27任班長。
從一名大學生士兵成長為“雷鋒班”班長,一路走來,牟振華始終堅守一個信念:“來到雷鋒生前戰(zhàn)斗過的部隊,就要像雷鋒那樣把青春獻給黨、獻給祖國、獻給人民?!薄鞍嚅L一任,責任一生”,是牟振華踐行雷鋒精神的樸素誓言。他先后被共青團中央評為優(yōu)秀共青團干部,被陸軍樹為“優(yōu)秀士官標兵”,被戰(zhàn)區(qū)陸軍評為“踐行強軍目標先進個人”,所帶班在2022年12月榮立集體一等功。
學雷鋒,是牟振華對自己人生的選擇。他的手機鈴聲是《學習雷鋒好榜樣》,他的微信頭像是漫畫版雷鋒,他的微信名叫“傳承”……
“雷鋒精神我們傳承”
“雷鋒精神我們傳承!”牟振華說,捐資助學、見義勇為、照顧孤寡老人……學雷鋒,不一定體現在驚天動地的大事上,關鍵是要在心底埋下一顆為人民服務的種子,更多地體現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
在牟振華的錢包里,珍藏著這樣一張照片:畫面里,他半蹲在一位老人膝旁。這是牟振華第一次見到李淑清老人那天由戰(zhàn)友幫助給拍下的,后來他特意把照片洗了出來。
兩人的相識,還要從牟振華的一次志愿服務說起。2021年3月,接任“雷鋒班”班長不到半年的牟振華,第一次走進駐地夕陽紅敬老院。收拾園區(qū)衛(wèi)生、為老人洗頭梳頭、幫護工拆洗被褥……這時,一位老太太渾身顫抖地指向牟振華:“像??!太像了!”
原來,20多年前,這位老太太的兒子在一次見義勇為時不幸犧牲。喪子之痛猶如利刃,一直扎在老人心上?!叭绻X得我像您兒子,我就給您老人家當兒子!”牟振華緊緊握住了老人家的手。
那一刻,牟振華兩眼噙滿了淚水。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像雷鋒老班長那樣做好事,認這位老人當媽媽,盡好兒子的孝心。此后,牟振華經常以視頻方式問候老人,逢年過節(jié)就拎著慰問品去看望“媽媽”。夕陽紅敬老院的院長告訴牟振華,自從認了他這個“兒子”后,老太太臉上時常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在“雷鋒班”的日子越久,牟振華就越能體會到,“雷鋒”不僅僅是一個名字,更是一種基因傳承。
幾年前,牟振華從同鄉(xiāng)戰(zhàn)友的朋友圈看到這樣一條消息:有一名高中生,父親重病臥床多年,靠打零工維持家用的母親又意外受傷,家里失去經濟來源,他無奈之下只能輟學打工。
牟振華盯著這條消息看了許久,聯系同鄉(xiāng)戰(zhàn)友確定這名高中生的遭遇后,打定主意一定要幫他重回校園。在牟振華的提議下,“雷鋒班”的戰(zhàn)友們一致同意每月省出部分工資、津貼,用來資助他讀書。重返校園后,他最終以不錯的成績考入大學,還主動申請加入了“微鋒”愛心團隊。
雷鋒精神似星似火,如炬如焰,一直燃燒著、傳承著。近年來,牟振華和他的“雷鋒班”戰(zhàn)友先后擔任全國幾十所中小學校的校外輔導員,資助十余名貧困生完成學業(yè)。牟振華說,每一次站在講臺上宣講雷鋒精神的時候,他的眼前都會浮現出雷鋒老班長當年和孩子們在一起的場景。
“爭當雷鋒那樣的精兵”
“上車能駕駛,下車能戰(zhàn)斗?!边@是牟振華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曾在日記中寫道:“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點,作為‘雷鋒班班長,就要立足崗位與時俱進學雷鋒?!?/p>
當年,雷鋒老班長在運輸連經常利用訓練之余精進業(yè)務,車技過硬還樂此不疲地摸索“油老虎”蘇制“嘎斯-51”卡車的節(jié)油技巧。水滴石穿,他在自己的崗位上持之以恒、銳意進取,完成了從新兵代表到節(jié)約標兵的蛻變。
“我們作為雷鋒傳人,就要爭當雷鋒那樣的精兵!”這是牟振華對班里每名戰(zhàn)士的要求,也是對自己的嚴格要求。他擔任“雷鋒班”班長后,帶頭鉆研駕駛技術,白天像釘子一樣鉚在訓練場苦練,晚上研究專業(yè)知識到深夜。
多次通過燃燒路段,頂著40℃以上的高溫,緊閉車窗義無反顧向前行進;夜間長途駕駛,靠抹清涼油、舔芥末膏驅趕困意,連續(xù)跑完四五個小時夜路,眼睛是紅的、鼻子是酸的……正是憑著這種拼勁兒,“雷鋒班”的戰(zhàn)士們個個掌握了多種車型裝備應知應會的操作技能。
2019年,牟振華接到要抽選官兵組建國慶閱兵維和部隊方隊的通知后,內心很激動。面對嚴苛的身體要求和考核標準,身高剛過線的牟振華心里不免有些打怵??梢幌氲阶约鹤鳛椤袄卒h傳人”能夠正步走過天安門廣場,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牟振華毅然報了名。
在集訓隊里的每一天都是磨礪。春天,寒風夾著冰碴和沙礫,在臉上、手上打出一道道口子,沾上汗水鉆心地疼;夏天,地面似乎要被太陽烤化,燙得腳底發(fā)麻。每天長時間的訓練,讓牟振華雙腳起了血泡、磨出了繭子。但每當想起雷鋒把困難當成“紙老虎”,并主動找“虎”打的故事,牟振華都會迎難而上、戰(zhàn)勝自我。國慶閱兵當天,牟振華和36名戰(zhàn)友身著星空迷彩,一起光榮地接受了黨和人民的檢閱。這一幕,成為他軍旅生涯中閃光的記憶。
軍隊改革以來,牟振華帶領“雷鋒班”扭住實戰(zhàn)背景轉觀念,緊貼作戰(zhàn)任務強素質,先后參加國慶閱兵、馬里維和、國際聯演等重大任務,有20多人次在旅以上比武中摘金奪銀。
“把班里同志都帶成優(yōu)秀戰(zhàn)士”
“雷鋒班”始終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思想困惑想不通,雷鋒日記兩分鐘?!睂τ凇氨^將尾”的班長牟振華來說,《雷鋒日記》不僅是老班長生活的點滴記錄,更是一本幫助大家指引人生方向的答案之書。于是他善用《雷鋒日記》中記錄的點點滴滴,來教育引導班里的戰(zhàn)友一個個優(yōu)秀起來。
戰(zhàn)士顧元超初入“雷鋒班”時性格有些孤僻,在理論學習方面與同班戰(zhàn)友有較大差距。牟振華主動與顧元超結成幫學對子,給他講雷鋒出車間隙學毛著、挑燈夜讀等故事,鼓勵他利用點滴時間學理論,克服自身弱點不斷進步。
一次,顧元超終于鼓起勇氣站上講臺講理論,卻緊張到忘詞、說不出來話,不得不草草結束。牟振華立即緊跟上去,拍著他的肩膀為他打氣:“學習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得靜下心來、耐住性子,一點一滴積累,才能有所進步。”牟振華還同他一起閱讀理論書籍,梳理要點、交流心得。漸漸地,顧元超對理論學習的興趣變得濃厚起來,理論考核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再登臺為大家講理論,侃侃而談、入情入理,贏得了陣陣掌聲。
“請組織相信我,我一定把班里同志都帶成優(yōu)秀戰(zhàn)士!”無論“雷鋒班”來了怎樣的兵,牟振華都會堅決向組織保證。因為他堅信,沒有帶不好的兵,只有不會帶兵的帶兵人。
“班長,我單杠成績終于突破良好達到優(yōu)秀了!這次比武我肯定能拿第一!”正在備戰(zhàn)集團軍教練員比武的牟振華接到班里戰(zhàn)士蔣佳恒的報喜電話。
蔣佳恒剛到“雷鋒班”時,體能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尤其是單杠一個都拉不上去,這種挫敗感漸漸讓他萌生了離開“雷鋒班”的想法。得知此事后,牟振華手拿一枚手榴彈,向蔣佳恒講述雷鋒當年“夜投手榴彈”“苦練駕駛功”的故事,描述雷鋒最終在實彈演習中一舉命中“敵堡”的場景。
除此之外,牟振華還幫助蔣佳恒糾正跑步動作、講解訓練方法、制訂補短計劃。如今,通過苦練加巧練,蔣佳恒體能成績取得很大進步,在連隊組織的考核中已躋身前列,并代表連隊參加旅“創(chuàng)破紀錄”“雷鋒杯”等群眾性練兵比武活動。
牟振華當班長這幾年,班里的戰(zhàn)士來了又走,有的考學提干、有的擔任骨干、有的退役復學……但無一例外,他們都在牟振華的影響下,始終牢記自己“雷鋒傳人”的身份,在新的崗位上傳承雷鋒精神。
(責任編輯:宋元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