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澤剛,于海軍,楊 杰
(中國果品流通協(xié)會 濟南 250000)
這幾年,國產大櫻桃上市時間不斷提前、延后,供應市場時間越來越長,加之進口車厘子的影響,質量也在不斷提高,已成為深受消費者歡迎的主要水果品種和網紅品種之一。但大櫻桃從田間到消費者,生產供應仍面臨不少瓶頸和挑戰(zhàn),很多方面還滿足不了市場和消費者期望(圖1~圖3)。
圖1 煙臺海陽朱吳鎮(zhèn)丁家夼大棚櫻桃
圖2 中國櫻桃質量逐步提升
圖3 品牌效應逐步顯現(xiàn)
(1)種植、生產供應和市場端各主體接受新品種、新技術不到位,形成不了完整、科學、精準的管理體系,新品種引種、新技術運用等多方面受限,要么有了新品種,得不到科學精準的管理技術,要么有了新技術,得不到精準執(zhí)行實施。發(fā)揮不出新品種、新技術的優(yōu)勢,也就生產不出受市場推崇的產品。
(2)不能充分享受信息化紅利,信息不對稱。只重視本地區(qū)、本生產供應環(huán)節(jié),不注重上下游協(xié)調配合,不關心全國與國際市場,過高估計自己的產品與服務質量,沒有一定的方向和科學運作體系,與供應鏈和市場脫節(jié),最后得不到應有的收益。
(3)冷鏈仍需改進提高。近幾年冷鏈建設發(fā)展迅速,但使用率仍然不高,形成完整閉環(huán)冷鏈的更是極少數(shù)。仍然犧牲成熟度換貨架期,單就這一點就大大影響了大櫻桃的品質,達不到成熟度,就表現(xiàn)不出大櫻桃優(yōu)秀品種應具備的高品質和特性,或者成熟度合適了,不全程冷鏈,也保證不了大櫻桃高品質地到達消費者口中。
生產更好吃的大櫻桃,讓消費者吃上不同檔次不同特點的美味大櫻桃,需要更進一步改進生產、科學務實精準完善大櫻桃供應鏈。
(1)要務實、因地制宜地引進新品種。新品種推廣者在完全掌握新品種技術體系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地推廣,不夸大。引種者要嚴格按照新品種的技術與生產規(guī)程因地制宜地組織生產,不湊合,結合市場需求,生產出消費者歡迎的大櫻桃,賣出好效益。
(2)尊重科學,要實實在在落實到供應鏈各環(huán)節(jié)。通過各種形式主動學習現(xiàn)代生產技術和管理模式,提高認知和接受度,科學引進種植、分級加工、冷鏈等先進設備和設施,利用好信息化平臺和各種信息渠道,優(yōu)化提高供應鏈效率和質量,降低供應鏈各環(huán)節(jié)主體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