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翱翔于中國詩學(xué)星空的大鵬

      2023-05-06 08:53:00謝莉
      文史雜志 2023年3期
      關(guān)鍵詞:李白

      謝莉

      摘 要:大鵬,作為一個古典詩歌意象,源于莊子《逍遙游》,后世詩人多化用大鵬意象,或抒個人懷抱,或賦時代新色,如李白自擬大鵬,書寫個性特征,展現(xiàn)盛唐精神。義山先生承傳太白風(fēng)神豪情,又借大鵬意象描繪時代風(fēng)貌,寄寓個人壯懷。在李白與義山先生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大鵬意象不斷超越固有客體意義,具有更為深廣的文化象征意味,從而于中國詩歌長河中歷久彌新。

      關(guān)鍵詞:大鵬意象;李白;《大鵬賦》;趙義山;《大鵬歌》

      “大鵬”這一詩歌意象,是太白瀟灑個性氣質(zhì)與至高理想追求的豪邁書寫,也是義山先生寄寓太白情懷、抒發(fā)高情遠(yuǎn)韻的象征,更是后代學(xué)者情感意志的浪漫表達(dá)。它承載著一代又一代知識分子的精神品格與至高理想,是我們永恒的詩學(xué)追求。

      一、李白詩中大鵬意象的個人特寫

      作為天才型詩人李太白,其詩文多選取宏大雄豪的意象。如他最為人稱道的《大鵬賦》《上李邕》,皆是以大鵬為表現(xiàn)對象?!洞簌i賦》屬駢體古賦,《上李邕》屬七古,這兩類體裁恰與太白豪放不羈的個性相合,故他皆能嫻熟駕馭。賦中“南華老仙,發(fā)天機于漆園。吐崢嶸之高論,開浩蕩之奇言……”與詩中“大鵬一日同風(fēng)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皆點明受莊子《逍遙游》影響,借大鵬形象抒個人懷抱。此外太白還有諸多寫到大鵬的詩作,散見于《臨路歌》《天臺曉望》《古風(fēng)》其三十三《北溟有巨魚》等,其中大鵬已非單純的客體意義,還承載著深沉而強烈的個體生命意識。

      如果說莊子筆下的大鵬形象粗具輪廓,其貢獻(xiàn)在于提供了一個氣勢磅礴的意象范本,那么太白無疑使這個形象更加豐滿、更加鮮活,且更具時代特征與個性色彩。太白以他非凡的想象力,將鯤化鵬及圖南的全過程宏偉地展示出來?;i伊始,鯤如混沌胚胎,需蛻去魚鰭,生發(fā)羽毛;一旦身形為鵬,便有沖天之勢,“激三千以崛起,向九萬而速征”,即詩所云“大鵬一日同風(fēng)起,扶搖直上九萬里”。鵬的蛻變過程或許恰合太白的生命歷程。太白將大鵬作為凝神聚氣、熔鑄個人意志的對象來寫,故能寫得細(xì)致入微、寫得出神入化。大鵬一出現(xiàn),斗轉(zhuǎn)天動,山搖海傾。雖已如此夸張,但太白覺得還不足以展現(xiàn)大鵬的磅礴氣象。他想象大鵬憑風(fēng)而起,御風(fēng)而飛,要是風(fēng)停了,其廣數(shù)千里的長大身軀落下來,定會使得海水也會被顛簸掉的,故詩云“假令風(fēng)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太白還以其大手筆繼續(xù)寫大鵬“噴氣則六合生云,灑毛則千里飛雪”,極言鵬的動作之微而引起天地間的物態(tài)變化之大。其圖南途中,燭龍銜光,列缺施鞭,任公不釣,有窮不射,盤古直視,羲和旁嘆,各路神怪對大鵬助之避之,不加阻攔,亦可看出青年時的太白一身豪氣,氣骨傲岸,有著高度的自信,也希冀得賢者相助。再如其《古風(fēng)》其三十三《北溟有巨魚》:“憑凌隨海運,煊赫因風(fēng)起。吾觀摩天飛,九萬方未已”,以大鵬高飛九萬里豪情不減喻己志存高遠(yuǎn),前程遠(yuǎn)大,極具樂觀浪漫精神,也折射出盛唐國運的隆興和當(dāng)時知識分子積極向上的風(fēng)貌。

      太白除高度的自信與個性張揚外,還有拒絕平庸、不甘等閑的傲氣。雖然蓬萊黃鵠、蒼梧鳳凰有金衣錦章,但并不在大鵬艷羨之列。同時,對于自由空間與個體生命的束縛,太白也是極力排斥的,像銜木的精衛(wèi)、薦觴的海鳥、警曉的天雞、限于日中的金烏,都不及大鵬來去自如,無拘無束。太白性情豪放不羈,自然只鐘愛肆意戲陽谷、馮炎洲的大鵬。大鵬出自《莊子》,是道家逍遙自在的物象,這十分契合太白豪放不羈的人格特征。太白認(rèn)可大鵬“參玄根以比壽,飲元氣以充腸”,同時也認(rèn)為大鵬“不矜大而暴猛,每順時而行藏”,這顯然是儒家“用之則行,舍之則藏”[1]的處世主張。可見太白也非“竟平淡”。他一生追求“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2],其執(zhí)著于“事”功的積極用世的浪漫情懷始終處于上風(fēng)。于《上李邕》詩末,太白也同樣疾呼“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他順勢拈出孔子語“后生可畏”為自己代言,可見儒家文化理念深藏其心底?!洞簌i賦》與《上李邕》皆太白青壯年時期所作。其年少時一身傲骨自信,一心以“安社稷,濟(jì)蒼生”為己任,渴望有所作為的進(jìn)取銳氣于此可見。

      大鵬不慕黃鵠、鳳凰、金烏等神鳥,獨希有鳥能與之同游。希有鳥的形象出自《神異經(jīng)·中荒經(jīng)》,文中謂昆侖之山“有大鳥,名曰‘稀有’,南向,張左翼覆東王公,右翼覆西王母。背上小處無羽,一萬九千里。西王母歲登翼上,會東王公也”。希有鳥顯然是莊子大鵬意象的翻版,所謂嚶鳴其友,二者同道,故可欣然相伴。賦末“此二禽已登于寥廓,而斥之輩,空見笑于藩籬”。太白此語大致源于憤世嫉俗的個性人格和標(biāo)榜自我的精神需要,也有對世俗成見的不滿,“世人見我恒殊調(diào),聞余大言皆冷笑”,在詩仙看來,冷笑我之人又何異于斥之輩呢?

      可以說太白一生都在追求大鵬之境,乃至臨終時仍以大鵬自況,其所作《臨路歌》有“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jì)”句。大鵬遨游四海的壯舉已成過往,如今中天不濟(jì)了,這又何嘗不是太白畢生的經(jīng)歷呢?他本想功成身退,而最高也只做過翰林待詔,大志難伸,今臨危病重,焉能不悲?但他并未沉淪,反是慷慨悲歌“馀風(fēng)激兮萬世,游扶桑兮掛石袂”,在他看來,高至萬里的大鵬哪怕垂翼隕落,余風(fēng)也足以激蕩萬世,且大鵬身死心不滅,志在扶桑!這是大鵬的追求,也是太白的志向,更是太白與大鵬渾融一體的理想寄托。只是稍感遺憾,“后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鬃釉鼇y世獲麟,那誰會為孔子、為中天摧折的大鵬、為不得志的太白垂淚痛惜呢?一曲《臨路歌》嘆英雄末路,但其深沉執(zhí)著的理想追求與九死未悔的頑強意志卻代代相傳。

      太白其他刻畫大鵬意象的詩作皆筆力雄健,如《贈宣城趙太守悅》“溟海不振蕩,何由縱鵬鯤”,《經(jīng)亂后將避地剡中留贈崔宣城》“我垂北溟翼,且學(xué)南山豹”,《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公墩》“哲匠感頹運,云鵬忽飛翻”等。太白乃開元天寶時人,所能想到的、希望實現(xiàn)的也不脫離其盛世繁華,強大的時代背景及非凡的個性才氣使得他馳騁想象,故能于諸作中塑造更加豐富的大鵬形象。太白筆下的大鵬升天入地,無所不能,這是太白的理想,亦是追求。對大鵬的歌頌并不止于太白,對《大鵬賦》的欣賞也世代有之。如蘇軾《水龍吟》“待垂天賦就,騎鯨路穩(wěn),約相將去”與《南歌子》“早知身世兩聱牙,好伴騎鯨公子、賦雄夸”,頗具隱遁色彩。再如劉克莊《賀新郎·六用韻,敘謫仙為宮教兄壽》“《鵬賦》年猶少。晚飄蓬、夜郎秋浦,漁歌猿嘯”,畢數(shù)太白與《大鵬賦》詳事,可見其是忠實讀者。后世學(xué)者涉及太白《大鵬賦》《上李邕》的作品還有許多,此處不一一列舉。

      二、趙義山先生《大鵬歌》中大鵬意象之新創(chuàng)

      至于當(dāng)代,太白的大鵬氣力依然傳承發(fā)展著。當(dāng)今學(xué)者趙義山先生的《大鵬歌》同樣值得細(xì)究。先生此作的精神品格與個性氣質(zhì)承太白而來,又增加了別具一格的時代特寫,故不同于古人之作。

      義山先生的《大鵬歌》主要借用了莊子《逍遙游》中的大鵬形象,而詩中遣詞造句、行文特點及氣勢風(fēng)格又多學(xué)太白。不獨此詩,義山先生《斜出齋韻語》集中還有許多作品皆關(guān)太白其人其詩。如《唐詩之路太白歌》《甲午秋登太白山至潑墨巖遇雨口占》《鷓鴣天·太白故里憶太白》等作。義山先生諸作中,竊以為此處要論述的古風(fēng)《大鵬歌》與太白的《大鵬賦》《上李邕》豪氣相接、且最具太白氣勢。王兆鵬教授認(rèn)為義山先生“學(xué)李白,大得太白風(fēng)神”,并舉《大鵬歌》為例,又謂“學(xué)李白,多得其雄豪”[3];熊篤教授亦謂《大鵬歌》等篇秉承“風(fēng)騷傳統(tǒng)”“得風(fēng)騷要旨,弘揚士柬精神”[4]。先引《大鵬歌》于下:

      大鵬西蜀同風(fēng)起,大唐好風(fēng)憑借力。

      世人驚駭恒殊調(diào),扶搖直上九萬里。

      東西南北任逍遙,曾經(jīng)簸卻滄溟水。

      天山浩月照眼明,軒轅臺雪覆羽翼。

      天姥連天不可阻,峨眉劍閣何足畏。

      高飛四萬八千年,捫參歷井俯人間。

      才嘆云師變蒼狗,又驚麻姑種桑田。

      雖有波音超音速,更有衛(wèi)星訪昊天。

      何如大鵬通神冥,氣息五洲四海連。

      君不見,人世曾經(jīng)多殺戮,

      鬼哭狼嚎驚塵霧。

      又不見,指鹿為馬彈冠慶,

      神龍臥淺遭蝦困。

      二月抬頭見大鵬,奮身一躍入蒼穹。

      銀漢流波洗俗垢,大鵬飛龍舞長空。

      鵬龍從此相頡頏,萬里長空化彩虹。[5]

      此詩開篇寫大鵬從西蜀沖天而起,有著明顯的地域限定,同時還承載大唐風(fēng)力而飛,這就很難不令人由此聯(lián)想到詩仙太白。而且由義山先生另一首《唐詩之路太白歌》中“詩仙西蜀夢吳越,大鵬天姥吟留別”[6]兩句,也可知大鵬即指詩仙太白。太白乃蜀地人,又生當(dāng)大唐盛世,自與大鵬意象的特質(zhì)相匹?!笆廊梭@駭恒殊調(diào),扶搖直上九萬里”,大鵬出場不凡,自然惹世人驚異。恰如太白一入長安,引賀知章金龜換酒以邀,并驚呼“謫仙人”,使得四方轟動,名震當(dāng)朝。太白有詩可以為證:“四明有狂客,風(fēng)流賀季真。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盵7]“扶搖直上九萬里”句移用太白成句,置于“世人驚駭”句之后,可見世俗對詩人的“殊調(diào)”或褒或貶,但詩人不在意,依舊氣勢不減從前。如果再進(jìn)一步聯(lián)想到義山先生的太白情懷和異代知音之賞,說大鵬意象也是作者高情遠(yuǎn)致的象征,似乎也并無不可。義山先生詩中的大鵬承太白筆意,將大鵬人格化,既以之?dāng)M寫太白,又寄寓自身豪情勝概?!笆廊恕本涓淖蕴拙?,改“見我”為“驚駭”二字。前四句中,大致因果關(guān)系為:“大鵬西蜀同風(fēng)起,大唐好風(fēng)憑借力”為我“恒殊調(diào)”的原因,“恒殊調(diào)”是“世人驚駭”的原因,“世人驚駭”導(dǎo)致的結(jié)果是大鵬依然“扶搖直上九萬里”。這四句或改一二字或用原句,將太白詩句進(jìn)行重組,又極其自然地借用《紅樓夢》詩句“好風(fēng)憑借力,送我上青云”,與太白詩句相互勾連又互為因果,極大地激發(fā)了漢語的生命活力,也可見先生對太白推崇備至,對名著名篇記誦廣博,故運用其句才能如此得心應(yīng)手且流美婉轉(zhuǎn)。

      下云“東西南北任逍遙,曾經(jīng)簸卻滄溟水”,大鵬鳥達(dá)到至高境界,便無所阻礙,時而遨游太空,時而低飛、任由廣翼激起滄溟之水,亦如我們止于至善時,也才能夠“隨心所欲,不逾矩”[8]。換言之,大鵬這一形象不拘于太白,也不拘于義山先生,它是基于我們的現(xiàn)實觀照,是極致生命力與偉大神力的象征。正因大鵬境界之高,無所不到,乃得以欣賞“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9]的壯闊,也才能領(lǐng)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10]的盛況。最雄偉最奇麗的景致都盡收眼底了,縱使天姥連天,即便峨眉奇崛,哪怕劍閣崢嶸而崔嵬,又豈會畏懼呢?大鵬于云氣青天間翱翔四萬八千年,如同歷史的見證者,閱盡人世滄桑。

      透過大鵬之眼所看到的變化是什么呢?詩人并沒有明說,只是以“才嘆云師變蒼狗,又驚麻姑種桑田”兩句總結(jié)人世變化之大,由變化大帶來的情感變化是又驚又嘆?!安艊@”句是化用老杜詩“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須改變?nèi)缟n狗”[11],因天上的白云行跡不定、可任意改變形狀以喻世事的變化迅速?!坝煮@”句典用晉葛洪《神仙傳》麻姑自云“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此兩句用“白衣蒼狗”“滄海桑田”事言人間巨變??傃匀碎g巨變后,詩人還是挑選了極富現(xiàn)代化特征的“波音”“衛(wèi)星”意象,這是令全人類贊嘆的發(fā)明,詩人以充滿現(xiàn)代科技感的詞匯植入古體,的確很具勇氣與智慧。這不僅與大鵬太空翱翔的神話意象自然勾連,又使其具有了現(xiàn)實的色彩,而且為凸顯和夸飾大鵬的神明,有了對比和參照。盡管波音與衛(wèi)星如此非凡,但在大鵬眼中,又或于詩人眼中,相比能凝神聚氣而充滿偉力的大鵬,恐怕還是要大打折扣的。詩人將大鵬的生命力無限放大和神化,其實質(zhì)即是對至高境界和無限自由力量的極致追求與歌頌。讀至此處可以想見,這又何嘗不是一位熱愛古典文學(xué)的現(xiàn)代文人極具浪漫情懷的寫真呢?當(dāng)然也是對太白大膽奇思的直接繼承。

      “君不見”以下四句,似乎并不直接指向大鵬,更像詩人的自我抒懷:人間有文明器具的改進(jìn),但也有丑惡殘暴的殺戮,還有驚動塵寰的千家野哭。宵小之輩不辨是非、得利相賀,致使真正的神龍身處淺灘?!吧颀埮P淺遭蝦困”似太白《遠(yuǎn)別離》中“君失臣兮龍為魚,權(quán)歸臣兮鼠變虎”之境遇,以致神龍與蝦二者權(quán)勢地位顛倒。從歌頌熔鑄自然神力的大鵬到痛斥不公世道,其遣詞造語、旨?xì)w用意皆酷肖太白。

      再往下似以神龍的眼光看待大鵬:“二月抬頭見大鵬,奮身一躍入蒼穹”。神龍擺脫淺灘蝦困之際,抬頭見大鵬依然翱翔天宇,這于神龍有強大的感召力。它奮身躍入長空,與大鵬一道接受星漢流波的洗禮。最終“鵬龍從此相頡頏,萬里長空化彩虹”,更寄托了詩人美好的遐想!此詩最后由大鵬引出神龍的寫法頗似《大鵬賦》末大鵬與希有鳥并登寥廓之境。鵬、龍這類龐大的意象本身自帶祥瑞,義山先生將二者結(jié)合,倍增其宏偉榮光。先生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力一直至是詩結(jié)尾,依然散發(fā)著昂揚向上的精神力量。

      從太白《大鵬賦》《上李邕》到義山先生《大鵬歌》,大鵬騰飛千年,大鵬這一形象也不斷豐滿,內(nèi)涵逐次加深:從太白筆下自然神力的凝聚、自我壯懷的抒寫再到義山先生詩中現(xiàn)代文明、人世滄桑的見證,并引申出鵬龍共游天宇的浪漫遐想。莊子筆下的大鵬是最原始的、最本真的形象。太白以鵬自比,是生性不羈、充滿奇思妙想和高度自信自負(fù)的體現(xiàn)。義山先生的大鵬,有對太白高度自信的直接繼承,也有對無邊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贊揚。在對大鵬形象重新塑造方面,義山先生又打破了太白已有的形象定義,塑造了更具現(xiàn)實意義的時代新我形象,并且還更進(jìn)一層,使得大鵬更具生命張力,成為無窮偉力的象征。故此詩也成為詩人抒發(fā)自我文化情懷與張揚奮發(fā)進(jìn)取精神的載體。

      《大鵬歌》一詩所言對象為大鵬,以大鵬的視角生發(fā)人世的感慨與寄托,又寄寓自我情懷,可謂不沾不脫。在義山先生筆下,大鵬這一形象最為深刻飽滿,歌行體這一詩歌體式也更具包容性。此詩的優(yōu)秀之處在于將古之意象“鵬”與時下新詞“波音”“衛(wèi)星”完美結(jié)合以論時事,且鵬龍頡頏的暢想是前所未有的,真正實現(xiàn)了辭美、意新并臻于優(yōu)美的詩歌創(chuàng)作追求。這也是時代感召下,我們每一位創(chuàng)作者都應(yīng)具備的藝術(shù)才情與非凡創(chuàng)造偉力。

      注釋:

      [1][8]楊伯峻:《論語譯注》,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68頁,第12頁。

      [2][7][9][10]安旗主編《李白全集編年箋注》,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142頁,第775頁,第489頁,第945頁。

      [3]王兆鵬:《斜出齋韻語的特質(zhì)》,見趙義山:《斜出齋韻語集及匯評·序四》,世界漢學(xué)書局2022年版,第21頁。

      [4]熊篤:《斜出齋韻語賞評》,見趙義山:《斜出齋韻語集及匯評·序一》,第2頁、3頁。

      [5][6]趙義山:《斜出齋韻語集》卷二“古體、歌行”,世界漢學(xué)書局2022年版,第21頁,第23頁。

      [11](清)仇兆鰲注《杜詩詳注》,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2216頁。

      作者:四川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研究生

      猜你喜歡
      李白
      走近李白
      李白擱筆
      文苑(2020年8期)2020-09-09 09:31:12
      熟讀李白三首詩,看透人生三件事
      文苑(2020年8期)2020-09-09 09:31:10
      李白:在兼濟(jì)天下與獨善其身之間
      文苑(2020年8期)2020-09-09 09:31:08
      紙上的李白(三)
      文苑(2018年22期)2018-11-19 02:54:38
      紙上的李白(二)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4
      紙上的李白(一)
      文苑(2018年18期)2018-11-08 11:12:44
      詩仙李白的歸宿
      李白,二十歲那年
      中國三峽(2017年9期)2017-12-19 13:27:21
      李白書法
      中國商界(2016年10期)2016-12-28 01:40:21
      沈阳市| 霍山县| 新建县| 衡南县| 西昌市| 朝阳区| 鹿泉市| 张家川| 大悟县| 武强县| 额敏县| 张家口市| 寿宁县| 织金县| 辽中县| 宜城市| 威海市| 谷城县| 永和县| 福泉市| 靖远县| 上杭县| 会宁县| 开江县| 通化县| 余姚市| 汝南县| 西乌珠穆沁旗| 崇州市| 宁南县| 定陶县| 镇赉县| 南召县| 新和县| 神池县| 家居| 景宁| 留坝县| 平湖市| 涞水县| 正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