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天出了趟遠門,彼地卻是早春。南美的城市有著多種文化沖突與融合,也有著古老與現(xiàn)代的混搭與互襯,從城市景觀到人們的生活狀態(tài)都為街頭攝影帶來豐富的拍攝素材。本期我們結(jié)合照片聊聊這次旅行中如何運用鏡像在街頭拍攝。
1《注視》 布宜諾斯艾利斯 2023年10月
櫥窗里張貼著海報,海報畫面有著醒目的大特寫和高反差的明暗區(qū)域。這便是街頭鏡像拍攝最常見的框取畫面之一。剩下的便是等待經(jīng)過的路人處在合適位置時按下快門。
2 《在機場》 阿姆斯特丹 2023年10月
歸途中的一張照片,阿姆斯特丹機場登機口的一位候機乘客:黝黑的膚色、深色的衣帽還有隱沒在暗區(qū)的眼鏡。按鏡架的高光區(qū)選擇曝光參數(shù),身后墻面形成的亮區(qū)襯出乘客的輪廓,而一尊剪影中眼鏡鏡片上的鏡像:呈輻射狀的候機大廳照明燈具成為畫面亮點。
3《早高峰》 利馬 2023年10月
每次坐在車后排時,我習(xí)慣通過車窗拍攝道路前方的景象,而這次在早高峰的車流中停車等待時,我選擇了經(jīng)由中控臺上方的后視鏡將司機的神情作為拍攝主體,同時將車前擁堵的道路狀況構(gòu)為背景,記錄下早高峰的一刻。
4《窗外》 布宜諾斯艾利斯 2023年10月
黃昏的車流中,一輛公交車的車窗即景:坐在窗邊的女子出神地望向窗外,車窗上是天空與云朵的剪影。天空與車廂里的光比和夕陽在女子面部形成的光比是形成清晰鏡像的條件。
5《啟航前》 布宜諾斯艾利斯 2023年10月
泊在碼頭準(zhǔn)備啟航的游輪,通往二樓船艙的樓梯上拍下啟航前船艙里的情形。二樓玻璃欄桿提供了鏡像形成的條件,鏡像中向陽一面的船窗前,已坐下的乘客和剛上船尋座的乘客形成剪影,和背陰一面的船窗前的兩位乘客構(gòu)成同一畫面。
6《塑像與鴿》 利馬 2023年10月
清晨的驟雨在圣馬丁廣場上留下幾處積水,這為獲得鏡像提供了條件。找到合適的角度即可拍到呈剪影的解放者馬上英姿,待附近的廣場鴿步入畫面即可完成拍攝。
7《四面鏡子》 布宜諾斯艾利斯 2023年10月
酒店門口弧形墻面上裝飾著四面鏡子,看到的瞬間就知道有戲,人行道上的行人匆匆走過,拍下的一瞬在四個鏡面上形成有趣的連動效果,實際上拍攝的是同一個動作,但由于鏡面的角度各不相同,鏡像中的街景各異,于是達成有趣的視覺效果。
8《球星》 布宜諾斯艾利斯 2023年10月
在博卡俱樂部主球場外,整個街區(qū)隨處可見各種涂鴉,內(nèi)容也多以足球為主。通過汽車后視鏡中的鏡像來拍攝涂鴉畫面,確定主體、調(diào)整距離、選擇焦段是三個要素。
本篇小結(jié)
1. 城市中不乏形成鏡像的物體:各類鏡子、櫥窗玻璃、靜止水面以及表面光潔的金屬材料和瓷磚等。不妨多觀察多拍攝多總結(jié)。
2. 鏡像與實像的有機結(jié)合能帶來奇異的空間組合、豐富的畫面內(nèi)容,讓拍攝畫面更耐讀。
3. 框取鏡像之鏡后伺機捕捉鏡像中的動態(tài)主體亦是成片關(guān)鍵,這也是在不斷的拍攝及總結(jié)中可以獲得的“嗅覺”經(jīng)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