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張靈 圖/上海市虹口區(qū)涼城第三小學提供
▲教室中安裝了智能調控燈光
▲2021年“全國愛眼日”主題宣傳活動
要做好防控近視這件事,學校首先要分析造成學生近視的原因。學生的近視率高,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遺傳和環(huán)境因素引起的近視,例如先天遺傳、課桌椅、光線等;二是忽視對眼健康的關注。
學校在校園設施方面做足了保障工作,用科學方法讓學生的學習、運動環(huán)境更完善。教室燈光的標準近年來有所更新,所以去年學校主動邀請區(qū)衛(wèi)健委到校對教室的環(huán)境作了測試,測試后發(fā)現(xiàn)燈光確實存在問題。于是,涼城三小在區(qū)教育局的支持下,投入了部分資金,將學校所有的燈改造成智能燈,根據(jù)環(huán)境變化,燈光會自動增減亮度。衛(wèi)生室的陸春燕老師說,在教室的燈光調控界面上,有多種可選模式,例如老師需要播放課件時,就可以把燈光調為投影模式,在這個模式下,小朋友看投影眼睛就會比較舒適,此外還有考試模式、課后模式等等。在保障學生視力方面,學校從不含糊。
值得一提的是,學生每個學期身高的變化都很大,為了能讓課桌椅跟上學生成長的速度,學校的每張課桌都可以根據(jù)學生身高調節(jié)高度。每學期開學第一周,老師就會登記好每個學生報上來的身高變化,提前讓校工調整好課桌椅;由于教室比較小,每個班的學生數(shù)量多,坐在教室兩邊前排的學生有時候看黑板會比較吃力,老師就通過每周輪換座位的方式,在有限的條件下最大化保護學生的視力。
除了先天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很多家長和學生忽略了對眼睛健康的關注:缺乏視力定期檢查,不注意用眼衛(wèi)生,從而造成了近視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對于部分家長來說,只有當孩子的近視問題很嚴重時,才會帶孩子去醫(yī)院檢查,這往往錯過了干預近視的最佳時機。為此,學校利用全國愛眼日、開學周等重要時刻開展近視講座,定期對學生和家長進行愛眼宣傳,在愛眼日還成立了由校長、專家、衛(wèi)生老師、家長、社區(qū)志愿者和學生等組成的志愿隊,一同為宣傳愛眼、護眼作進一步努力。
除了大型愛眼活動,學校會有每日兩次的眼保健操,學生在大課間來到操場做操放松眼睛;老師也會利用活動課和午休時間,經(jīng)常開展科普講座和主題活動。在這些近視防控課程中,老師會教給學生一些預防近視的小妙招,提升學生自我防范意識;部分科普課程還會發(fā)布在學校的公眾號中,以提醒學生家長重視孩子的眼健康;寒暑假里,每個班級還會開展近視防控主題的小報設計活動,讓學生在寓教于樂中學會愛眼護眼。
有時,近視防控的宣教還會走出學校到達社區(qū),通過發(fā)放宣傳單,讓學生自覺參與社區(qū)近視防控科普宣教,進而很好地實現(xiàn)“學?!鐓^(qū)—家庭”的聯(lián)動。
除了環(huán)境改善和知識宣教,對于學生視力保護最重要的還是行動引導。學校有一條管理條例就是保證學生每天校內運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和校外運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鼓勵學生多到戶外運動,眺望遠方、沐浴陽光。學校要求老師下課不拖堂,盡量讓學生有時間走出教室,通過戶外活動,讓眼睛得到放松和調節(jié);除了大課間的體育鍛煉和每周體育課,每天下午4:30 開始,操場上總能看到學生們運動的身影,因為這時是各類體育社團開始活動的時間,學校有各種體育社團,如羽毛球、足球、籃球等;學校每月主題活動還有武術操、跑步、空跳繩等。雖然活動場地有限,但是一有空閑學校就會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確保孩子們能有充足的活動時間。
涼城三小校長袁曼麗認為,學生視力保護是一項關乎整個社會的系統(tǒng)工程,學校要為學生的視力盡心盡責,但也離不開學生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以及家長、社會的重視。學校每年會給學生安排兩次視力檢測,醫(yī)生在給孩子視力檢查后,會根據(jù)孩子的狀況開一些檢查單,根據(jù)檢查結果,醫(yī)生會建議部分學生去三甲綜合醫(yī)院眼科或??漆t(yī)院作進一步檢查。
在“以人為本”的價值觀熏陶下,家長們對孩子的眼健康也更加重視,會在課后和孩子一起運動,也會調整家中的光線和桌椅等,但是對學生的用眼衛(wèi)生、營養(yǎng)健康等方面,家長們還有很多細節(jié)要注意,學校也在積極引導家長給孩子們做保護眼睛的飲食;社會層面也開展了許多防控近視的宣教活動,來引導家長和學生正確防控近視。相信在家、校、社三方共同努力下,未來學生的視力一定會越來越好。
愛眼日活動中,學生們到“護眼飲食館”進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