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鄒娟娟
從前,人們的衣物上用幾枚紐扣便可連接。第一次與拉鏈接觸,是小學(xué)三年級。那時流行滑雪衫,一種可以兩面穿、面料絲滑、內(nèi)夾薄棉的棉襖。一根長長的拉鏈貫穿上下,在陽光下閃耀。起初,我不會拉,摸著凹凸的硬條,生怕夾手。母親笑著蹲下身,將拉鏈頭直接退到下面,再對準(zhǔn)我鼻頭,往上一提,它們就如同進(jìn)入軌道的火車似的,直溜溜向前。嘿,拉鏈真好呀!
后來,拉鏈散入生活中各個地方,除了衣服,包啊,被套啊,蚊帳啊,都用拉鏈來做閉合。牛仔褲興起時,拉鏈更是風(fēng)靡一時,閃著金屬特有的光彩和質(zhì)感,既酷又帥。拉鏈也變得多姿多彩,不再只是直來直往的笨拙模樣,細(xì)如線的隱形拉鏈、彎曲妖嬈的拐角拉鏈、旅行箱上的拉鏈,九曲十八彎,任里面塞得多滿,只要拉鏈能拉上,保準(zhǔn)安全上路。
拉鏈的起點(diǎn)很重要,單頭的,雙開的,像人生的軌跡——“人之初,性本善”,一開始就要定好性,免得中間卡頓,走彎路。中途和終點(diǎn)或許充斥變數(shù),自鎖的、無鎖的、半自動鎖的,但只要鏈條牢牢按捺、咬合,就能達(dá)成一路良好閉合。不同的拉鏈,可以象征不同的人生。尼龍的,成本低,有韌性;樹脂的,耐用;金屬的,堅固,但易生銹變色。
不管什么樣的拉鏈,若頂端對不齊,齒不對縫,必會卡頓。此時愈是慌急,愈會忙亂。如果硬拽,毀壞的是整件衣物。這時,需要的是心平氣和,可以試著先后退,再試著前進(jìn)。我覺得這就像人生經(jīng)歷中的挫折困苦,讓人上下兩難,這時不妨停下來,回過頭來反思,反省,哪怕重來,只有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一步步地,才能找到出路。
婚姻也如拉鏈。隨著時間的推移,拉鏈總有力不從心的時候,拉鏈頭顏色掉了,齒有缺口了,拉頭斷了,等等。當(dāng)發(fā)現(xiàn)拉不動的時候,需停下來檢查,揪出問題,還原本身的順滑。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有著順暢拉鏈?zhǔn)切腋5模ㄖ湹纳畈攀浅B(tài)。
拉鏈被卡的時候,我們是逞一時之快地把衣服剪破,還是耐心地尋求脫困良策?快刀斬亂麻固然麻利,卻簡單粗暴,損失良多。坦然面對“卡頓”,積極尋找良策,才能順暢地拾級而上,走完人生。
(聞言摘自《廣州日報》2023年3月16日 圖/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