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吉美 李曉慧 謝榮芳 楊眉 浦軍 倪留雙 錢成明 周金娥
摘 ? ?要:玉米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在我國農業(yè)種植中占據(jù)重要地位。文章介紹了黑糯玉米新品種云黑糯50號的親本來源和選育過程,分析了其產量表現(xiàn)、特征特性,總結了云黑糯50號的栽培與制種要點,以期為玉米育種人員、農技推廣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玉米;云黑糯50號;選育
文章編號:1005-2690(2023)06-0024-03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513 ? ? ? 文獻標志碼:B
云黑糯50號是曲靖市農業(yè)科學院黃吉美研究員于2015年以JB001為母本、JH004為父本雜交組配選育而成的優(yōu)質玉米單交種。2019—2020年參加湖南省糯玉米組品種區(qū)域試驗,2020年參加湖南省糯玉米組品種生產試驗。2021年3月通過湖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湘審玉20210004。2021—2022年引種到云南省,該品種在生產中表現(xiàn)廣適、抗逆、抗病、高產,深受農戶的歡迎[1]。
1 親本來源和選育過程
1.1 親本來源
云黑糯50號母本JB001由2009年以曲靖市常規(guī)白糯玉米JB作基礎材料,經(jīng)4年8代套袋自交選育而成,2013年穩(wěn)定成系,系譜JB(S)-1-2-2-2-1-1-1,定名為JB001。其株型緊湊,生育期93 d,幼苗葉鞘紫色。葉片窄且短,劍型上沖,節(jié)間短粗,株高150 cm,穗位60 cm,雄穗分枝5~6枝,花粉量中,雄穗穎殼綠色,花藥黃色,花絲白色。果穗為筒型,穗長10 cm,穂粗4.3 cm,穗行數(shù)16行,行粒數(shù)30粒左右,千粒重206 g左右,籽粒白色、硬粒型、糯質,穗軸白色。
云黑糯50號父本JH004由2009年用曲靖市常規(guī)黑糯玉米JH作基礎材料,采用系譜法4年8代連續(xù)套袋自交選育而成,2013年穩(wěn)定成系,系譜JH(S)-1-2-2-1-2-2-1,定名為JH004。株型緊湊,生育期90 d,幼苗葉鞘紫色。株高180 cm,穗位70 cm,葉數(shù)22片,葉片深綠色,雄穗分枝8~10枝,花粉量大,雄穗穎殼紫色、花藥紫色,花絲紫紅色。果穗錐型,穗行數(shù)16行,行粒數(shù)25粒,千粒重220 g左右,籽粒黑色、硬粒型,穗軸紫色。
1.2 選育過程
云黑糯50號于2015年組配,當年冬季在云南省巧家縣蒙姑鎮(zhèn)進行鑒定篩選試驗,于2016年、2017年在云南省保山市、曲靖市、宣威市、會澤縣、文山州、德宏州、臨滄市、楚雄州、師宗縣、魯?shù)榭h試點進行多點比較試驗,2019—2020年參加湖南省糯玉米組品種區(qū)域試驗,2020年參加湖南省糯玉米組品種生產試驗。試驗結果表明,該品種在湖南省各試驗點田間表現(xiàn)抗病性好、抗逆性強、適應性廣、品質優(yōu)。2021年3月通過湖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2]。
2 品種特征特性
2.1 農藝性狀
云黑糯50號在湖南省作春玉米種植,從出苗至采收需87.3 d,比對照中糯304早1.7 d。云黑糯50號株高223.7 cm,穗高85.8 cm,穗長17.8 cm,穗粗4.8 cm,禿尖長1.0 cm,穗行數(shù)14.7行,行粒數(shù)35.7粒,鮮百粒重37.5 g,鮮出籽率72.3%。田間表現(xiàn)雙穗率2.6%,空稈率1.1%,倒伏率0.4%,倒折率0.3%,大斑病1.4級,小斑病2.0級,紋枯病1.8級,玉米螟1.5級。
2.2 品質評分
2019年8月11日由湖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辦公室主持,由省內有關專家在湖南農業(yè)大學農學院評價云黑糯50號的外觀、感官和蒸煮品質,鮮果穗品質評分86.0分。2020年9月18日由湖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辦公室主持,由省內有關專家在湖南農業(yè)大學農學院評價云黑糯50號的外觀、感官和蒸煮品質,鮮果穗品質評分87.0分。2年品質平均得分86.5分[3]。
2.3 抗性鑒定
經(jīng)湖南省玉米工程研究中心和湖南省植物病理學會連續(xù)兩年接種鑒定,云黑糯50號抗紋枯病病、小斑病、大斑病、中抗莖腐病。
3 產量表現(xiàn)
3.1 多點比較試驗
云黑糯50號于2016年、2017年在云南省保山市、曲靖市、宣威市、會澤縣、文山州、德宏州、臨滄市、楚雄州、師宗縣、魯?shù)榭h10個試點進行多點比較試驗。試驗地選擇肥力均勻、排灌方便、光照充足的地塊,采用間比法順序排列,不設重復,小區(qū)面積33.6 m2(長8.4 m×寬4 m),等行種植,行距84 cm,塘距40 cm,每小區(qū)10行,每行播種10塘,每個小區(qū)播種植100塘,雙株留苗,折合30 000塘/hm2、60 000株/hm2。四周設2 m以上作保護行。種植時用玉米專用復合肥600 kg/hm2作種肥,7葉期追施尿素225 kg/hm2作提苗肥,14葉期追施尿素525 kg/hm2作穗肥。也可用毒辛24 kg/hm2拌土75 kg/hm2撒入塘內滅殺地下害蟲,播種后及時澆透水。試驗均按統(tǒng)一方案及技術規(guī)程進行。2016年平均產量為18 052.5 kg/hm2,100%試點較對照甜糯888增產,平均增幅6.5%,表現(xiàn)抗病性好、抗逆性強、適應性廣、適口性優(yōu),如表1所示。
2017年平均產量19 542 kg/hm2,100%試點較當?shù)貙φ掌贩N甜糯888增產,平均增幅8.8%,綜合性狀表現(xiàn)優(yōu)良,表現(xiàn)抗病性好、抗逆性強、適應性廣、適口性優(yōu),如表2所示。
3.2 品種區(qū)域試驗
2019年區(qū)試,承試單位為湘西州農科院旱糧所、湖南省棉花科學研究所、湖南繼福種業(yè)(永順)、慈利縣百農旱雜糧種子開發(fā)中心(慈利縣旱科所)、永州市農科所。參試品種為灃甜糯3號、真彩糯2號、蘇香糯1875、甜加糯968、灃甜糯2號、云黑糯50號、甜糯182號、精彩 919、錢江糯4號,以中糯304作為對照。試驗隨機區(qū)組排列,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16.7 m2,包溝長5 m、寬3.33 m,5行區(qū)種植,每行16株,折合48 000株/hm2,試驗地四周均設不少于4行與試驗小區(qū)內相對應的品種作保護行。各小區(qū)收獲計產,用新復極差法進行方差分析。試驗結果表明,云黑糯50號鮮果穗平均11 581.5 kg/hm2,較對照中糯304增產3.2%,居參試品種第6位,增產點次率80%,與對照比較產量結果差異顯著。云黑糯50號株型半緊湊,穗型錐型,株高225.0 cm,平均穗長18.5 cm,穗粗4.8 cm,禿尖長0.9 cm,穗行數(shù)14.4行,行粒數(shù)36.4粒,粒色紫黑色,鮮百粒重39.9 g,鮮出籽率72.4%,雙穗率4.6%,空稈率1.0%,倒伏率0.0%,倒折率0.0%。云黑糯50號出苗至采收天數(shù)為88.2 d,與對照中糯304生育期相同。田間表現(xiàn)大斑病1.0級,小斑病1.4級,紋枯病1.8級,玉米螟1.0級。鮮果穗品質總評分86分。
2020年續(xù)試,承試單位為湘西州農科院旱糧所、湖南省棉花科學研究所、湖南繼福種業(yè)(永順)、慈利縣百農旱雜糧種子開發(fā)中心(慈利縣旱科所)、永州市農科所、邵陽市農科院,參試品種為云黑糯50號、甜糯182號、精彩919、錢江糯4號、湘農白糯3號、華耐黑糯57、海糯208、甜加糯916、浙糯玉16,以中糯304作為對照。試驗采用隨機區(qū)組排列,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16.7 m2,包溝長5 m、寬3.33 m,5行區(qū)種植,每行16株,折合48 000株/hm2,試驗地四周均設不少于4行的與試驗小區(qū)內相對應品種作保護行,各小區(qū)收中間3行計產。試驗結果表明,云黑糯50號鮮果穗平均11 586.9 kg/hm2,較對照中糯304增產3.7%,居參試品種第7位,增產點次率為100%,與對照比較產量結果差異顯著。云黑糯50號株型半緊湊,穗型長錐型,平均株高222.3 cm,平均穗位高89.5 cm,平均穗長17.0 cm,穗粗4.7 cm,禿尖長1.0 cm,穗行數(shù)15.0行,行粒數(shù)34.9粒。粒色黑色,鮮百粒重35.1 g,鮮出籽率72.2%,雙穗率0.6%,空稈率1.1%,倒伏率0.7%,倒折率0.5%。田間表現(xiàn)大斑病1.4級,小斑病2.2級,紋枯病1.3級,玉米螟1.7級。2020年鮮果穗品質總評分87.0分,完成區(qū)試。
兩年平均具體情況如下:云黑糯50號鮮果穗11 584.2 kg/hm2,較對照增產3.5%,增產點次率為90.9%;出苗至采收天數(shù)87.3 d,比對照早1.7 d;株型半緊湊,穗型長錐型,株高223.7 cm;穗位高85.8 cm,單穗長17.8 cm,穗粗4.8 cm,禿尖長1.0 cm,穗行數(shù)14.7行,行粒數(shù)35.7粒,粒色黑色,鮮百粒重37.5 g,鮮出籽率72.3%,雙穗率2.6%,空稈率1.1%,倒伏率0.4%,倒折率0.3%;田間表現(xiàn)大斑病1.4級,小斑病2.0級,紋枯病1.8級,玉米螟1.5級;兩年鮮果穗品質平均總評分86.5分。
3.3 品種生產試驗
2020年生產試驗承試單位為湘西州農科院旱糧所、湖南省棉花科學研究所、湖南繼福種業(yè)(永順)、慈利縣百農旱雜糧種子開發(fā)中心(慈利縣旱科所)、永州市農科所、邵陽市農科院。參試品種為云黑糯50號、甜糯182號、精彩919,以中糯304作為對照。大區(qū)種植,不設重復,參試品種隨機排列,每個品種種植334 m2,四周設置不少于4行的保護行,種植對應品種。種植密度48 000株/hm2,首、末廂面種植對照品種中糯304,全區(qū)收獲計產。試驗結果云黑糯50號鮮棒11 358.3 kg/hm2,比對照增產2.9%,居參試品種的第3位,增產點次率83.3%,與對照比較產量結果差異顯著。出苗至采收86.2 d,比對照早2.5 d。株型半緊湊,株高222.4 cm,穗位高95.3 cm,穗長16.2 cm,禿尖1.0 cm,空稈率為1.1%,倒伏率0.6%,倒折率0.4%。田間表現(xiàn)大斑病1.3級,小斑病1.7級,紋枯病1.7級。
3.4 生產示范
2021年在湖南省、云南省各地示范種植15.3 hm2,平均產量11 529 kg/hm2,比當?shù)貙φ赵霎a3.68%。2022年在湖南省、云南省各地示范種植100.8 hm2,平均產量11 973 kg/hm2,比當?shù)貙φ赵霎a5.36%。云黑糯50號在不同海拔地區(qū)種植表現(xiàn)均十分突出,早熟、抗旱、耐瘠、抗病,深受消費者的歡迎。
4 栽培與制種技術要點
4.1 栽培技術要點
直播、露地栽培、春播可采用地膜覆蓋栽培。春季栽培需確保土壤溫度穩(wěn)定在12 ℃以上,播種深度為3~5 cm,足墑下種。授粉后20~23 d收獲最佳。
4.2 制種技術要點
制種地集中連片,確保光照充足、排灌方便,春播制種。安全隔離需確保制種區(qū)域上風500 m、下風300 m內不種植其他玉米品種。父母本同期播種,田間嚴格除雜,母本及時去雄。
參考文獻:
[1]張世煌,胡瑞法.玉米育種的需求分析與技術發(fā)展方向[J].中國農業(yè)科學,2000,33(Suppl 1):1-8.
[2]陳洪梅,段智利,黃云霄,等.云南省玉米育種現(xiàn)狀及研究方向[J].玉米科學,2003,11(Suppl 2):77-79.
[3]黃吉美.云南省玉米產業(yè)發(fā)展對策研究[J].中國種業(yè),2012(6):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