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貓
親愛的孩子們,我們又見面了,以語言的形式,雖然我看不見你們,但我能感受到你們芬芳的內(nèi)心,因為我用童詩的“鼻子”嗅到了你們。也許孩子們會問:童詩有“鼻子”嗎?那么我要告訴你們,童詩不但有“鼻子”,而且還可長可短。
你們還記得《木偶奇遇記》中的匹諾曹嗎?一旦說謊,他的鼻子會拉長。當(dāng)你閱讀童詩或者創(chuàng)作童詩的時候,你要知道,自然而真實的表達尤為重要,如同象鼻噴灑出來的晶瑩水珠:
小 象
(日)窗道雄
小象,小象
你的鼻子真呀真正長
對呀,我的媽媽鼻子也很長
小象,小象
你最喜歡誰呀快說話
告訴你:我最喜歡我的好媽媽
多么簡單可愛的童詩,通過對話的形式,表現(xiàn)了小象和媽媽之間的情感。好的童詩就像小象的鼻子一樣,可以和媽媽的鼻子拉鉤、噴水、摩挲。詩人窗道雄喜歡寫日常生活的事物,他曾說:“目送鳥兒飛過天空時,目送掠過車窗的野草的花朵時,明明對方一無所知,我卻無以克制地對它們懷著憐愛的痛惜之情。” 詩人心里藏著各種事物,認為萬事萬物都是平等的,都是值得憐惜的。下面,我們再看另一個童詩的“鼻子”:
小 象
閆超華
挽著媽媽的鼻子
一朵,兩朵,小噴泉
海豹就睡在里面
緊緊貼著媽媽
即使捂住眼睛
也能安心地走過平原
挽著媽媽的鼻子
可以去任何一個地方
兩只耳朵
拼命地扇動著翅膀
靜靜地,用鼻子拉鉤
心里想著,這樣
媽媽就會永遠呆在身邊
挽著媽媽的鼻子
挽著媽媽的鼻子
就像孩子牽著媽媽的手
星光伸向了宇宙
這首詩除了寫實外,最重要的是想象,比如在大象鼻子里的噴泉中,睡著小海豹,大象的耳朵成了閃動的翅膀,當(dāng)小象用鼻子挽著媽媽的鼻子時,感覺就像一個孩子挽著媽媽的胳膊。這都是親情的美好表達。孩子們,你們的鼻子有時也能變成一首童詩。
孩子們,你們還記得不久之前,云南野象離開自然保護區(qū)的事情嗎?它們從西雙版納出發(fā),跨越大半個云南去“旅行”,沒人知道它們想干什么。對此,九歲的陳芊潤寫了一首《大象進城了》,讓我們看看她是如何寫的吧:
大象進城了
陳芊潤(9 歲)
大象進城了
從西雙版納出發(fā)
一只跟著一只
步態(tài)悠閑
不疾不徐
城市里沒有草坡、溪谷、灌叢
大象卻不在意
它們小山一樣的身體
站在一起就有了溝谷的起伏
長鼻子里噴出的水柱
是山上流淌下來的溪流
溪水汩汩流著
群山緩緩移著
地面微微震著
大象一步一步
進了城
出了城
像個自由的行者
在小詩人的想象中,大象之所以遷徙,是因為它們要去追尋自由。試想一下,還有什么比自由更珍貴呢?大象也許厭倦了原有的生活,它們像移動的小山,開啟屬于自己的心靈奇旅,可愛又神奇。
孩子們,你們心中童詩的“鼻子”在哪里呢?你們能表達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