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遙
我認識的廣州有一個特殊之地,那是一個小村子,叫獵德村。這個村子臨江而居,據(jù)說從宋朝開始就已經(jīng)建村了,是廣州商貿(mào)干線上的一個小小節(jié)點。獵德村保留了很多老建筑,比如龍母廟。這個建筑只有兩進的空間,并沒有東西展開的廂房,看起來很是樸實。一塊上書繁體“龍母廟”的匾額、一片嶺南風格的磚畫、一副刻在白色石材上的金色對聯(lián)、三級青石鋪就的簡潔臺階,這就是龍母廟的入口了。對聯(lián)的文字是“源溯悅城龍德著,恩流獵水母儀彰”,表達了村民對龍母守護一方的敬意,也巧妙地嵌入了“獵德”二字。龍母廟的兩邊是像半個圓耳朵一樣的高墻,就是所謂的“鑊耳屋”,取獨占鰲頭的寓意。屋頂則用了灰綠色的圓瓦,在高處的裝飾板上有很多花鳥浮雕,院子里也有并不精美的磚雕。
如果您的視線越過龍母廟的“鑊耳”,就可以發(fā)現(xiàn)不遠處的小蠻腰尖;如果您從廟門步行十五分鐘,就可以見到廣州國際金融中心立在面前。這時候回看這濃縮了嶺南痕跡和一方水土韻味的小廟,你也許會問,為什么這小廟還存在于廣州城市寸土寸金的中心區(qū)?
是的,這個小村子和小院子就在城市最中心的地方,千百年來它們自如而溫和地坐望珠水,一直到當下,與400米、500米的高層建筑們站在一起,氣定神閑、不卑不亢。
這就是廣州的偉大。我們可以“摩登”得比肩全球的任何一座大都會,也會留住傳統(tǒng)文化的邊邊角角。這些存在可以是“夢里最美鄉(xiāng)愁”,但并不僅僅如此——它們是一座偉大城市的深邃、氣度和勇氣。
我的紅領巾密語
我們可以“摩登”得比肩全球的任何一座大都會,也會留住傳統(tǒng)文化的邊邊角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