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軍
我喜歡逛超市,作為一個主婦,餐具區(qū)總是讓我樂而忘返。在精美的餐具賣場里,自然少不了兒童餐具,它們的顏色、圖案、造型總吸引著我駐足欣賞。
可是我發(fā)現(xiàn),兒童餐具絕大部分采用的都是不易碎材質,五花八門的材質說明里,都標榜“安全”“無毒”。我相信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兒童餐具完全可以做到安全無毒,可是我并不贊同給孩子用摔不壞的餐具。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下手沒有輕重,而把陶瓷、玻璃物品收到孩子碰不到的地方,再把孩子用的碗盤、水杯、湯勺,通通換成不銹鋼、塑料等不易碎的材質。這種擔心我也曾有過,但是當孩子發(fā)現(xiàn)碗、水杯即使掉到地上也不會碎后,會更加漫不經心、粗暴地對待它們,隨意地推來推去,甚至扔過來扔過去。
有一次,我買了一個漂亮的咖啡杯,給自己沖了一杯咖啡慢慢飲。兒子看到了,非要喝不可,我鄭重其事地告訴他:“這個杯子很貴的,掉在地上就碎了,一定要輕拿輕放哦?!?/p>
兒子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只見他端坐在桌子旁,輕輕地用兩只手拿起咖啡杯,“優(yōu)雅”地抿了一口。
我心里一動,忽然之間好像明白了,如果大人總是從方便角度考慮,給孩子使用不易碎物品,孩子很難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行為,更不會想到為自己的失誤和過失而負責。
與其禁止他們碰易碎品,不如教他們用好易碎品,大人可以在一旁用心觀察保護,這不僅能鍛煉孩子的精細動作,還能提高他們的智力水平。
給孩子挑幾件美麗、干凈、適合他們使用的精美瓷器和玻璃制品吧,告訴孩子:“要愛護它們哦!”孩子自然會加以小心。由此,從吃飯到日常生活,孩子一定會慢慢變得細致起來,也能從中獲得真正的價值感,形成“我做到了”“我有能力使用它”的內在信念。
在沒有身體傷害的前提下,給孩子充分的自由和信任,讓孩子在有準備的環(huán)境下去實踐和反復地練習,通過讓孩子操作“真實”的東西,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對事物的敬畏心。
(旺仔糖摘自《科教新報》)(責任編輯 張宇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