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盈璇
講寫法
散文是常見的體裁之一,有著“形散神不散”的文體特征?!靶紊ⅰ笔侵干⑽念}材無所不包、結(jié)構(gòu)形式靈活多變;“神不散”是指散文思想情感集中,有線索貫穿全文。對應(yīng)到寫景抒情散文中,散文的“形”就是景物,是寄寓情感的載體,是作者有意選擇的結(jié)果。因此,寫景抒情散文對“形”有諸多要求。如何將寫景與抒情結(jié)合起來也是有講究的。寫景抒情散文無論采用何種謀篇布局的形式,都是為了適配內(nèi)部的情感,選用的題材內(nèi)容也要與內(nèi)部情感交融貫通,也就是要做到“形為意表,表里交融”。寫景抒情散文的語言也有自己的特色,只有飽含情感、細膩生動的筆墨,才能把景物寫得分外美麗,才能將情感抒發(fā)得真摯感人。
一、寫景要有角度
寫景抒情散文中的景物不同于一般散文中的景物,它不僅僅是抒情的媒介,本身也是文章的重要部分。對于作者來說,寫景的目的是抒情,是在詩情畫意的景物描寫中表達真摯的情感。景物描寫的層次直接影響文章的寓意以及作者最終抒發(fā)的情感的內(nèi)涵。因此,在寫景抒情散文的景物描寫中,要盡可能突出景物的層次性、豐富性,寫出景物畫面的意蘊。在具體寫作中,可以從時間、空間、方位等角度描寫景物,還可以運用各種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景物的情態(tài),賦予景物深層次的寓意。如《故都的秋》中景物的特點是“清、靜、悲涼”,作者從不同的角度入手,寫了庭院靜觀、槐樹落蕊、秋蟬殘鳴、清秋佳果等幾處不同的景色,讓整篇文章的景物內(nèi)容變得豐富,又能圍繞一個中心凝聚。
二、抒情要有寄寓
抒情是寫景抒情散文的核心,也是寫景的最終目的。也就說,寫景抒情散文中所抒發(fā)的情感不能是作者一時一地的情感,也不能是短暫地穿插在文中的情感,而應(yīng)該是作者見到景物后,參照本人的人生閱歷而直接生發(fā)出的人生感悟,是具有深刻內(nèi)涵的情感,是作者獨特思想的產(chǎn)物。因此,寫景抒情散文中的情感往往真摯而自然,是作者有感而發(fā)的體驗與思考,字里行間寄寓著思想。在具體寫作中,可以運用象征、擬人、比喻、對比等手法來寄寓人生感悟,讓景物更加鮮活,讓抒情更加動人。如《荷塘月色》中,“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shù)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么也沒有。”朱自清將蟬聲與蛙聲的熱鬧與自己的心境形成對比,從荷塘月色的暫得寧靜轉(zhuǎn)向了不寧靜,抒發(fā)了自己心中深深的郁結(jié)。
三、寫景要適配抒情
一般散文中的寫景是為了引出下文,是作為情感的陪襯,而寫景抒情散文中的景物是情感的合作者,是情感抒發(fā)的載體。因此,在寫景抒情散文中,寫景必須與抒情適配。在具體寫作中,要選取合適的景物來寫,與抒發(fā)的情感風(fēng)格一致,還要選取景物合適的特點來寫,與抒發(fā)的情感的色彩一致。只有這樣才能將散文的“神”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意蘊雋永。如《故都的秋》中,郁達夫?qū)⒆约旱闹饔^感情、審美取向、文學(xué)氣質(zhì)和人生態(tài)度都融進了景物描寫中,“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chǎn);因為北平處處全長著樹,屋子又低,所以無論在什么地方,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這落寞的秋天是悲涼的,是作者郁達夫當時心境的寫照,是對國運衰微的喟嘆。
四、語言要突出哲理
寫景抒情散文的語言往往富含一定的哲理,一般會通過不同的句式、精練的語句、特定的修辭,將人生哲理寄寓在景物描寫和情感抒發(fā)中。在具體寫作中,要注意兩種傾向:一是刻意放大的傾向。寫景抒情散文中的哲理是自然流露的,而不應(yīng)該刻意提升??桃恻c明和刻意提升的情感不但不能使文章蘊藉,反而會顯得空洞無物。二是虛化造作的傾向。寫景抒情散文中的抒情也好、哲理也好,都應(yīng)該和現(xiàn)實生活緊密相關(guān),而不應(yīng)該虛情假意,更不能為了富含哲理而故弄玄虛。只有凝練的、含蓄的語言才能將寫景抒情散文中的情感與哲理抒發(fā)得更為深刻、透徹,讓讀者感同身受,得到啟迪。
亮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雨夜是美妙的,落在屋檐的雨滴串成珍珠,將老屋裝飾得更加動人。雨夜也是神秘的,落在地面的雨水濺起水霧,將夜晚裝扮得更加朦朧。
根據(jù)上述材料,以“雨夜”為題,寫一篇寫景抒情散文。
要求:結(jié)合材料,自選角度,確定立意;切合身份,貼合背景;符合文體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示例文
雨 夜
◎范芷晴
雨是突然而至的。刻板印象里,雨總是孤寂的、沉悶的,會擾了人的心情??山褚沟挠?,卻別有一番滋味。
剎時而下的瓢潑大雨,使人們加快了步伐。我倚在禮堂側(cè)邊的柱子旁,聽著急吼吼的暴雨襯托著不緊不慢的戲腔,悠遠綿長。這是村子里唯一的禮堂,門板上褪淡的朱紅,木欄上暗沉的裂縫,墻壁上剝蝕的白漿,無一不在訴說著歲月的流逝。但這里今夜燈火通明、熠熠生輝。
雨勢漸小,門外小攤販的吆喝聲漸漸清晰起來?!疤呛J……賣糖葫蘆!”帶著甜味的聲音仿佛是在敦促人群中的孩童們加快速度。冰冷的雨滴沿著花花綠綠的傘背,掉落在孩童因興奮而通紅的兩頰上,掉落在水洼里,濺起了泥黃的“傘”。這雨夜,這雨聲,因為有甜蜜沁入了心間,使得每個人心里都覺得這雨是溫暖的、純凈的。
熟悉的鄉(xiāng)音在空氣中此起彼伏,稀稀落落的雨滴從天上滑進人間的熱鬧里。我抬頭看了看天,也擠進了人群。從村東走到村西,細細品嘗著帶有幾顆水珠的糖葫蘆。不知是雨的緣故,還是糖的甜味,讓我覺得遠處禮堂里傳來的唱腔特別優(yōu)美。
雨暫停,人們又在街上聚集。此時黑暗幾乎吞沒了整個村莊。突然,“砰——”一個碩大的煙花于天際綻放,夜色中,閃爍的星火匯聚又消散,片刻的滯留后緊接著就是點點煙花直沖蒼穹。此時,調(diào)皮的雨又下了起來。雨滴落下來,仿佛想要澆滅人們的熱情和期盼。水與火就這樣奇跡般碰撞、交織,讓黑夜瞬間成為了白晝。
我披著紅色的雨衣站在雨幕中,久久無言。漸漸溫柔的雨滴輕撫著積滿水洼的路面,街邊,樹枝的縫隙間漏出幾點昏黃的燈光。禮堂安靜下來,煙花不再綻放。殘存的煙火氣還留在空氣中,仿佛是在眷戀著剛才優(yōu)美的舞姿??諝庵袕浡臒熿F也為這雨夜增添了一種朦朧美??諝鉂駶櫇櫟摹?/p>
這場雨,落在池塘里,激起層層漣漪;落在鋪滿紅紙屑的地上,淌出一灣寧靜;落在融化了又凝固的蠟油上,濺起小小的水花……田間地頭,坊間小巷,雨夜的美,是充滿歡聲笑語的萬家燈火。
【浙江蘭溪市第一中學(xué)】
◆點評
作者緊扣題目,以“雨”為主要描寫景物,細致入微地刻畫了雨的變化,從雨勢的大小轉(zhuǎn)變的角度,渲染了村莊中的雨夜景色,體現(xiàn)了雨夜柔美、朦朧、甜蜜的特點。同時,對雨中人們的活動進行了描寫,將自己對家鄉(xiāng)的喜愛與眷戀之情與寫景相融合。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使用,讓整篇散文的語言變得更有味道,也加深了句子的含義。尤其結(jié)尾段落的語言表達,讓散文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