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露鋒
古代政治不透明,上層政治特別是宮廷秘密歷來被統(tǒng)治者所遮掩,這為謠言提供了大量空間。各方勢力重視運用輿論力量影響朝政,而極盡造謠之能事。謠言滿足了好奇心,而被人們在茶余飯后津津樂道。上下推波助瀾,謠言的殺傷力驚人。“周公恐懼流言日”,即便是忠誠和智慧的周公,也懼怕謠言。
周公是西周開國功臣,周武王之弟。周武王病危時,周公曾向上天祈禱,請求代替周武王去死。事后,史官將周公所寫的祈禱書裝進金匣子。周武王去世前,委托周公輔助年幼的周成王治國理政。周公在輔政期間,制禮作樂,開疆拓土,建立不朽功業(yè)。然而他的三位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認為周公要將王位據(jù)為己有,便四處散布篡位謠言。不明真相的人盲目附和,一時流言四起,周成王也開始懷疑周公。管叔、蔡叔和霍叔以此為借口,聯(lián)合紂王的兒子武庚,和東夷部落一起反叛。周公領軍東征,成功誅殺管叔,流放霍叔,囚禁蔡叔,平息了叛亂。后來有一次,王室裝檔案的金匣子被風吹開,之前周公請求替周武王去死的祈禱書露了出來,周成王這才相信周公是忠臣。??
周公成為謠言的攻擊對象不難理解。他不僅戰(zhàn)功赫赫,擁有豐富的政治經(jīng)驗,“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相比年少稚嫩的周成王,他顯然更具有讓人信服的執(zhí)政能力。深陷謠言之中,縱是周公,也辯白無力,令人唏噓。
?三國時期,曹魏的曹植寫了一首詠史政治詩《怨歌行》,“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難。忠信事不顯,乃有見疑患。周公佐成王,金縢功不刊。推心輔王室,二叔反流言。待罪居東國,泣涕常流連……素服開金滕,感悟求其端。公旦事既顯,成王乃哀嘆。”其中,金縢即金匣子,曹植通過敘述周公誠心輔佐周成王而被疑這段史實,抒發(fā)了自己也不被理解,忠而被疑的痛苦,并希望魏明帝曹叡也如成王一樣能夠感悟。
這首詩被東晉的桓伊用來勸諫皇帝,為忠臣說話。東晉孝武帝晚年嗜酒好色,親近阿諛奉承之徒。當時,宰相謝安受到奸險小人的攻擊,王國寶是其中之一。王國寶仗勢欺人,謝安對他進行管束。王國寶心生不滿,挑撥君王和宰相的關系。別有用心的人也造謠生事,煽風點火?;敢量吹交实郾灰蝗盒∪税鼑転閲仪巴緫n慮。有一次,孝武帝請桓伊赴宴,謝安陪坐。精通音樂的桓伊就一邊彈箏,一邊歌唱曹植的《怨歌行》,借周公之事為謝安鳴不平。孝武帝聽出了桓伊的用意,想起謝安對皇室一片忠心,自己卻聽信讒言,無端猜疑,不由得面露羞愧之色。
權力是一把雙刃劍,它既能腐蝕忠誠,也能腐蝕信任。權力實在太誘人,臣子大權在握,就有順勢上位的可能。君主心懷疑懼,對大臣的猜忌和殺機如影隨形。如果不是金匣子辟謠,周公恐怕都難以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