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麗珊
一天下課后,班里的女生小游來到我面前,雙手合攏成圓形,一副神秘的樣子,讓我猜她手中有什么東西。我猜了好幾次,小游都說不是,我笑著搖搖頭,實在猜不出。
小游慢慢張開合攏的雙手,笑容燦爛地說:“老師,我種的角花開花啦!我摘了一朵最漂亮的送給你!”我看著平躺在小游小小的雙手中,那朵玫紅色的三角梅(本地話叫“角花”),想著小游這個可愛的孩子是如何小心翼翼地把這朵花帶到學校來,心里有點感動。我拿起那朵三角梅,對小游說:“你種的花真漂亮!謝謝你!老師能把它當成書簽嗎?”小游欣喜地“嗯”了一聲,拼命點頭。我摸了摸小游的頭,把這朵鮮艷的三角梅夾進書本。
接下來,我一如既往地忙碌,完全沒有注意到,那朵三角梅在某個瞬間已經(jīng)從我的書本中悄然掉落。
之后幾天,我注意到小游的學習狀態(tài)不太好,以往上語文課,她總是坐得端端正正,非常認真,而且喜歡舉手發(fā)言。但這幾天,她總是心不在焉,也不再舉手發(fā)言。課間也不是以往活潑開朗的樣子了。
那天下課后,我喊小游來辦公室,親切地問她:“這幾天你好像有什么心事,可不可以告訴老師呀?”
小游抿著嘴,不說話。以前她總是很喜歡課后來找我聊天,跟我分享生活中發(fā)生的趣事,比如她學著大人的樣子在家里種了一棵“角花”。但這個孩子現(xiàn)在好像跟我疏遠了,而我還不知道為什么。
我繼續(xù)耐心地問她:“怎么了?”
她還是不回答。
我把一支筆和一個本子推到她面前:“如果說不出口,寫在本子上也是可以的,畫畫也可以?!?/p>
小游神情復雜地看了看她面前的筆和本子,搖了搖頭。
我很納悶,沒見她在班里跟同學們有什么矛盾,難道是在家里有什么不開心的事嗎?
我繼續(xù)問她,小游依舊搖頭,但我卻看到,她的眼圈慢慢地紅了,淚水慢慢地在眼睛里凝聚。我還是第一次見到小游這個樣子,我一邊耐心地繼續(xù)詢問,一邊遞紙巾給她擦眼淚。
小游不接我遞給她的紙巾,突然大聲地說:“你為什么要扔掉我送的角花?”然后號啕大哭。
我一開始沒有反應過來,小游的質問讓我有點“懵”,完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的大腦里迅速搜索著跟“角花”有關的事情,等我回過神,心里深深地震動了。小游不提起“角花”的話,我早已把它忘得一干二凈。這時,我才想起來,確實是再也沒有在書本里看到過那朵三角梅,我也完全想不起它是什么時候不見的,是怎么不見的。
了解清楚情況后,懷著愧疚的心情,我跟小游進行了一次長談。在與她的對話中,我才知道,在給我送三角梅的那天傍晚,小游在教學樓通往教師辦公室的那條走廊上撿到了那朵三角梅。因為學校里沒有種這種花,這條走廊又是我每天從教學樓到辦公室的必經(jīng)之路,小游一下便知道,這朵三角梅正是她送給我的那朵。她很難過,很傷心,不明白老師為什么會把她特意送的花扔掉?不知道老師是不是討厭她?
這個孩子鉆進了痛苦的“牛角尖”,一連幾天都想著這件事,因此在學校的表現(xiàn)不如以往。我明白,這完全不是她的錯,而是我的無心之失,對一個孩子的童心造成了傷害。表面上,那只是一朵普通的三角梅,實際上那是一顆赤誠的童心。這個孩子自己種了一棵“角花”,花開的時候,她懷著滿腔的熱情,摘下最漂亮的那朵送給老師,而我卻在不知不覺中把它遺失了。童心是很簡單、很純粹的,當在地上撿到那朵三角梅時,她想到的是老師討厭她,把她親手種出來的漂亮的花當成垃圾一樣隨手丟棄。當時,她是多么難過啊!
我誠摯地向小游道歉,說明是我的不小心,請她原諒。小游遲疑地點了點頭,到教室取來她的文具盒,然后打開了文具盒,里面正躺著那朵三角梅。過了好幾天,它已經(jīng)褪色了,沒有之前那樣鮮艷,玫紅的花瓣接近透明,但形狀還是那樣完好……看到這朵三角梅,我的心再一次被深深地震動了。
從那以后,小游又恢復了以往的活潑開朗,課堂上認認真真聽講,積極舉手發(fā)言,課后跑來告訴我一些生活中的小趣事。
我把這朵“角花”過塑后貼在我的書桌上,它時時提醒我,要小心翼翼地對待每一顆童心,保護好每一顆童心,因為它是那么美好而又那么脆弱。
本欄責任編輯 王思靜
實習編輯 李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