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義文
那是個平平常常的早晨,我和許多人一樣在車站等車。薄薄的晨霧讓我感到有一絲壓抑,人們睡眼惺忪,好像都在回味昨夜的好夢。車終于來了,正如料想的那樣,人擠得像罐頭里的沙丁魚。硬著頭皮上吧,我跟在一位中年男子的身后,擠上了車。
這個男子很魁梧,左手提著袋水果,右手拎著個包,兩臂伸展著保護前面一個戴網(wǎng)球帽的小男孩。他的動作好像老鷹捉小雞游戲中的雞媽媽,張開雙臂努力保護著自己的孩子。
剛上車,就有人給他和孩子讓了座,我順勢站到了他的旁邊。“爸爸……” 只聽見一種沙啞、模糊的聲音。
“爸爸……”孩子一聲接一聲地喊。我忍不住側(cè)過頭去,看著孩子吃力的樣子,確定他是個發(fā)聲器官有問題的孩子。他用盡全力使勁地振動聲帶發(fā)出既不準(zhǔn)確又不動聽的“爸爸”,口水不停地從嘴角流出來。爸爸微笑著看著孩子,手里拿著毛巾,不停地在孩子的下巴上抹著。
“爸爸,你吃——”孩子拿著一個梨一定要爸爸吃。
“乖孩子,爸爸不吃,你吃吧。”說著給孩子擦擦嘴,用手摸摸他的頭。
他們就這樣旁若無人地說著話,絲毫不在意其他人投來的異樣目光。
“爸爸,車——”孩子又說話了,他興奮地用手指著窗外那花花綠綠的車。
“那是轎車,那是摩—托—車,那是大—貨—車”。爸爸慢慢地告訴兒子。
“大—車?!焙⒆訉W(xué)著說。
“大——貨——車?!卑职钟址怕苏Z速。
“大——貨——車?!焙⒆痈?,認(rèn)真而又吃力地重復(fù)了三五遍。旁邊的我很不是滋味,或許是為命運的殘忍而感到憤恨,或許是被這位爸爸的愛心與耐心所感動。一路上,孩子不停地發(fā)出那種奇怪的聲音,幾乎所有字都吐不清楚,唯有“爸爸”的喊聲充滿了力量。
燦爛的陽光透過車窗照進來,照在這對大聲交談的父子身上。陽光給他們的臉染上了光暈,成了那個早晨最絢麗的風(fēng)景。
我在他們下車前下了車,回頭再看一眼孩子充滿靈氣的大眼睛——快樂而單純;再看一眼爸爸寬寬的大手握著兒子的小手——平靜而幸福。
一下車,陽光溫暖得讓人心醉。回想起那沙啞的聲音,淡淡的笑意不覺掛上嘴角——在這個平常的清晨,在人來人往的匆忙中,我確定自己聽到了愛的聲音。
(指導(dǎo)教師? 陽小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