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條“男朋友28 歲了還是離不開安撫巾”的微博內(nèi)容引發(fā)熱議,有人稱這是不成熟的表現(xiàn),應(yīng)該戒掉安撫巾。也有人認為可以理解,每個成年人內(nèi)心深處都住著一個寶寶。恰好六一兒童節(jié)快到了,我們也來談?wù)勁c童心有關(guān)的話題吧。
想必看過《史努比》的小伙伴對“萊納斯”這個角色不會陌生,他走哪里都帶著一條毯子,當遇到困難時,他會咬住毯子的一角或是把自己蜷縮在毯子里面。面對他人的疑惑,萊納斯回答:“當生活變得不舒服時,它能讓你緊緊依偎。”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人也有這樣一條難以割舍的“毯子”。
對于某些人來說,這塊“毯子”可能是他們在童年時代就習(xí)慣的物品,比如安撫奶嘴、圍嘴等;同時,有些人會把某種特定的氣味或者感覺當作“毯子”,比如樓下餐廳烤肉的味道、柔軟暖和的觸感、家人的擁抱等;此外,常聽到的歌謠、一句話也可以充當“安撫毯”的角色。
英國著名兒童心理學(xué)家溫尼科特就曾對“安撫物”作出明確的定義:孩子的安撫物是孩子接觸世界的一個良好過渡,可以幫助孩子從全身心地依賴媽媽,順利地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人。來自2011 年一項調(diào)查也顯示,有安撫物的孩子,比沒有安撫物的寶寶,更加不會害羞也會更加專注。這些尋常的物品能滿足孩子情感和生理的雙重需求,其作用不可忽視,所以對于孩子執(zhí)著甚至依戀某個物品的情況,大人多是理解的??墒牵赡耆藳]能丟掉“戀物情結(jié)”就是件不正常的事嗎?
自然不是。因為成年人也需要安慰,也會有情感依賴。雖說每個人的安撫物不同,但不論是安撫巾還是毯子,它們都在恰當?shù)臅r刻,起到了安撫作用。正是這些物品給我們帶來了熟悉感、舒適感和安全感,尤其是在面對焦慮、緊張或失落等情緒時,這些物品讓我們更加安心和放松,繼而成為最強的精神支柱。成年人對安撫物的依賴,依賴的是那段感情聯(lián)系、是能給人帶來慰藉的感受。而在壓力大的現(xiàn)代社會,人們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因此,對于成年人來說,繼續(xù)依賴安撫物并不丟人,但切不可過度依戀而影響到自己的社交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