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暢
“71573號,鄭州58歲,離婚,有房有車,央企干部……”紅娘徐姐像介紹產(chǎn)品一樣,在直播間里反復朗讀著這幾句話。
晚上九點,這些素不相識的單身人士守在手機前,等候著主播的連線。兩分鐘內(nèi),如有人對條件表示滿意,徐姐就邀請雙方出鏡上麥。若無人應答,她就開始念下一個征婚者的信息。
這類直播間,成與不成,就在三五分鐘之間。
直播間的信息更新得快,鄧良源也跳轉得快。每天晚上,這個75歲的老頭兒都會在自家的小院兒里坐著,將手機界面在徐姐、英姐等紅娘的直播間里來回切換,頭頂一盞泛黃的燈,將他空蕩的腦袋照得反光。有時為了蹲守直播,飯也顧不上吃。他仔細聆聽著每位女嘉賓的個人信息,只為給自己尋一個好的老伴兒。
據(jù)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數(shù)據(jù),我國老齡人口已經(jīng)超過了2.64億?!吨袊夏晟鐣粉櫿{(diào)查》的數(shù)據(jù)顯示,包括喪偶或離異的老人在內(nèi),中國單身老人的數(shù)量占老年人總數(shù)的25%~30%。
擺脫孤獨,是絕大多數(shù)中老年人走進直播間相親的理由。在這里,有著一輪又一輪的篩選,條件是擺在明面上的。如果幸運,他們能在直播間里找到愛情,但在這之前,他們也可能會遭遇“虛情假意”與“騙子”。
“速配”
在直播間里,條件都是擺在明面上的。
“徐姐”徐梅英退休后開始做網(wǎng)絡紅娘。據(jù)她觀察,中老年人再婚,往往要先看對方的家庭條件,只有物質(zhì)條件能保障,才會再去看能不能處得好。
城鎮(zhèn)戶口,體制內(nèi)退休人士,是最吃香的。這類人群一般有房有車,退休金和醫(yī)保也足夠保障晚年生活。兒女已婚已育的最讓人省心,如果孩子還小,那帶著女兒比帶著兒子要好。找喪偶的比離異的省事。
徐姐說,像鄧良源這樣的農(nóng)村男人,是最不好找對象的。他蓋在農(nóng)村的自建房再大,也沒人愿意去。若是沒有退休金、醫(yī)保,就更難了。這意味著沒有保障,如果和這樣的人結婚,將來他生病,或者遇到其他的意外,就得替他承擔一半的風險。
另一位網(wǎng)絡紅娘英姐則發(fā)現(xiàn),中老年人找對象還有一條“潛規(guī)則”,年紀太大的也不能要。在直播間里相親,講究的是“速配”。紅娘不會為誰多停留一秒,所有人心里都清楚,只有條件合適了,雙方才有進行下一步的可能。
“往前走一步”
擺脫孤獨,是絕大多數(shù)中老年人走進直播間相親的原因。
鄧良源如今也算是兒孫滿堂。但是一年到頭,他都獨守著空房。退休之后,他讓孩子給自己報老年旅行團,開始往廣東、福建等南方城市走。
在老年旅行團,很多是夫妻結伴出行。在景點拍照,一個人擺姿勢,另一個人舉著相機拍個不停。鄧良源喜歡打卡拍照,但不好意思打擾別人,只能等到所有人都拍完了,再求人幫忙。
鄧良源不止一次地想有個人陪自己一起旅行。兩年前的某天,短視頻平臺推送了老年人相親的直播。他沒有付過會員費,一直在各家紅娘的直播間里潛伏著,等到合自己眼緣的人出現(xiàn),就立刻免費上播。
“不對勁”
可直播間從來都不是個風平浪靜的地方。
無論是徐姐還是英姐,都聽說過很多相親騙局?!盎橥小笔亲畛R姷囊环N,有的紅娘提前找好假客戶,約好在直播間視頻連麥。假客戶一邊假裝同意繼續(xù)了解,一邊和紅娘一起鼓勵對方刷禮物。付出了金錢,男人們才能拿到“婚托”的聯(lián)系方式??刹痪煤?,“婚托”就會消失。
有的直播間不設審核機制,吸引來不少騙子。這些人通過相親斂財,一“牽手”就去討要彩禮或三金,等東西到手,就拉黑走人。
還有些人,根本不是單身,還偷偷來直播間里尋開心。徐姐曾經(jīng)遇到過一個山東客戶,他自稱喪偶,但在群里視頻聊天時,突然有女人闖進鏡頭,把他罵了一頓。大家這才知道,他隱瞞了家室。
時間久了,紅娘們成了維護相親秩序的把關人。
徐姐入駐直播平臺多年,已經(jīng)積累了52.9萬粉絲,牽線搭橋成了她的一門生意?,F(xiàn)在,她常教女客戶用打電話的方式辨別對方是否單身。如果打電話過去,對方總是先掛斷,然后過會兒再打來,那他就是有老婆。也可以試試晚上打電話,如果對方身邊有人,就不會接。
她還嚴格把控著證件信息。找徐姐幫忙介紹對象,需要先視頻連麥,提供了身份證件、單身證明和相關養(yǎng)老金證明之后,再支付199元會員費,才能進群或者上直播間。
不同于徐姐,英姐的紅娘生意以另一種方式進行,直播間可以隨時免費連線,付費50元成為會員后,她會將資料入庫,幫忙留意合適的人選。
英姐的處理方式更加直接——發(fā)現(xiàn)誰不對勁,就立刻取消連麥。為了防止已婚人士混進她的相親市場,不愿意在她的直播間里正常露臉的人,一律不給連線的機會。
直播間永遠熱鬧
直播間里,阻擋緣分的事情有很多。
比如孩子,是有可能反對父母再婚的。徐姐有個東北客戶,剛過60歲,就進群征婚了。剛一“牽手”成功,就和所有人斷聯(lián)了。幾個月后,這位大姐重新出現(xiàn)。原來,網(wǎng)上相親的事被孩子發(fā)現(xiàn)了,他們不同意她再找新的老伴兒,便給她“斷了網(wǎng)”。那些天,她天天在家和孩子們“斗爭”,最終放話:哪怕絕食、斷絕親子關系,她也要找對象。
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shù)。有孩子因為害怕家產(chǎn)被分,不讓父母再婚。也有孩子覺得寒心,“媽才走了多久,他這么快就開始找新的老伴兒?”
英姐則幾乎不管,在她看來,出來相親的前提,就是把這些事處理好,“連自己的家事都搞不定,還想著和別人成家?”
事實上,即便把一切都處理妥當,相親也未必會順利。
鄧良源的相親之路就沒那么順暢,兩年前,他接觸了第一個妹子。她原本是黑龍江人,跟到山東與他一起生活。妹子愛抽煙,鄧良源怎么勸,她都不聽。沒過多久,這位準老伴兒回家探親,就地病倒。她打來電話,說自己得了肺癌。鄧良源給她轉了六千塊錢,沒過多久,她就去世了。
休整了一段時間之后,鄧良源又開始在各個直播間里找對象。去年,他好不容易又找到一個,卻因疫情,始終見不了面。一天,女方給他發(fā)來微信,說家里要裝修,能不能給她四萬塊錢。鄧良源覺得不對勁,“都沒見過面,她怎么好意思問我要錢呢?”婉拒之后,這段感情也不了了之。
給中老年人牽線搭橋的直播間,也一直在高速運轉。
2月13日清晨七點,英姐就開播了。她一臉素凈,口紅還沒來得及涂。評論區(qū)開始熱絡起來,十分鐘后,直播間人數(shù)漲至170人左右。新一輪征婚者,又在直播間里等待上播。
(黃秋柳薦自《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