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黎
上課了,我讓學(xué)生把批改過的卷子拿出來,準備邊講邊讓他們糾錯。這時,桐桐坐著一動不動。我問:“桐桐,你為什么不打開卷子呀?”他明顯帶著情緒說:“不想打開?!蔽医又鴨枺骸澳悄阌谢鹧劢鹁??不打開你能看到里邊的內(nèi)容?”他說:“能?!蔽艺f:“好,你來給大家讀一下第一道題吧!”“不想讀?!彼f?!澳悄阆敫缮堆剑俊薄澳愎苣?!”……這孩子今天反常的表現(xiàn),真讓我有點兒生氣。不過,我準備采用冷處理,課還是要講的,不能耽誤其他學(xué)生。
我邊講課邊默默觀察他:他兩手放在腿上,握著拳頭,卷子也一直“躺”在桌子上。我知道,現(xiàn)在這種情況只能冷處理。大約10分鐘后,他可能覺得沒什么意思,默默打開了卷子,拿起筆開始跟著糾錯。
講完卷子,我趁孩子們糾錯的空隙,好好反思了一下自己:近兩天有沒有什么不恰當?shù)男袨榛蛘Z言給這個孩子帶來了不好的影響?腦子像放電影一樣過了一遍,確定:并沒有!以我對這個孩子的了解,這只是他情緒化的一種表現(xiàn),只不過今天比以往更甚。我要想個辦法好好幫他改改這個毛病了。
孩子們改完錯題,陸續(xù)來找我進行二次批改。桐桐也拿著卷子站在我面前。我想讓他感受一下不被別人尊重的滋味,就沒有理會他。他站了片刻,又拿著卷子回到了座位上。此時,他已經(jīng)從我的態(tài)度里明白了些什么。我并沒有和孩子真生氣,只是覺得他的行為是對課堂的不尊重,需要我?guī)退C正。我想讓他反思自己的行為,找到問題,進而去解決問題。他已經(jīng)感覺到了自己那樣和老師說話不妥當,但接下來應(yīng)該怎么做他好像還沒有想好。
下課后,我向班里其他學(xué)生了解了情況。原來,課間他和同學(xué)發(fā)生了一點兒小矛盾,就把情緒一股腦兒轉(zhuǎn)移到了課堂上。恰巧這兩天剛學(xué)過《論語》里的“不遷怒,不貳過”,正好利用這件事,讓他們學(xué)以致用。說實話,本來我對孩子就沒有真生氣,只是想用冷處理讓他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不過凡事都講究一個“度”,冷處理時間長了,可能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所以,當我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了解清楚后,覺得時機差不多了。
三年級的孩子,即使認識到自己錯了,可能也不知道應(yīng)該怎么做。那沒事兒,我就引導(dǎo)。第二天上午上課時,我用“不遷怒,不貳過”這句話做引子,問怎么理解這句話。這個難不倒他們。孩子們一個個說著自己的理解。我話鋒一轉(zhuǎn),提到了昨天的事情。我說:“桐桐當時的行為算不算遷怒于老師了呢?”孩子們紛紛點頭,說:“是桐桐錯了。”此時,桐桐低下了頭。我接著說:“那他應(yīng)該怎么辦呢?”同學(xué)們齊聲說:“應(yīng)該向老師道歉!”引導(dǎo)成功!接下來,就是考驗桐桐悟性的時刻了。正好下課鈴聲響起,我拿起書本走出了教室。
幾分鐘后,一個小小的身影進了辦公室,來到我身邊,小聲說:“老師,對不起,我錯了!”我回頭,看到了自己一直以來都很喜歡的桐桐,雙眼盛滿了小豆豆,像斷了線的珍珠一樣往下滴。我心里暗笑,還不忘追問:“那你錯在哪兒呀?”“老師,我不應(yīng)該把跟同學(xué)鬧矛盾的情緒帶到課堂上。這是不尊重老師、不尊重課堂的表現(xiàn)。”此時,我能感覺到他從心底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不過“不遷怒”后面還有“不貳過”。我接著問:“那你以后還會犯這樣的錯誤嗎?”他抽泣著說:“老師,這次我接受教訓(xùn),以后絕對不會再犯了。因為我徹底理解了‘不遷怒,不貳過?!蔽覟樗粮裳蹨I,輕輕拍拍他的肩膀,告訴他:“老師接受你的道歉。以后我們依然像以前一樣,好嗎?”他鄭重地點了點頭。
這次突發(fā)事件的處理讓孩子們知道了要尊重課堂、尊重老師,遇事不能情緒化,也讓孩子們懂得了“不遷怒,不貳過”的真正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