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冰燕
史鐵生說:“既得有所放下,又得有所執(zhí)著?!比诉@一輩子,會經歷很多事,有好的,也有壞的。我們只有學會放下對自己成長不利的,追求自己應該追求的,在正確的道路上執(zhí)著前進,才能贏來曙光。
放下他人的看法,執(zhí)著尋找自我。我們在人生路上探索進取,并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是要找到理想的自己。人的一生路漫漫、水迢迢,如果我們太在意他人的看法,就會像陶泥一樣被揉捏成某個特定的樣子。這個樣子,是別人想讓我們成為的“我”,而不是真正的自我。要想走好人生路,我們就要放下他人的看法,以一腔孤勇披荊斬棘,尋找到真正的自我。
放下追逐的結果,執(zhí)著探索過程。很多人認為結果就是一切,一味地想要結果,因此輕視探索過程,這樣就無法體驗到過程的樂趣。這種對于結果的單一認定以及迫切追求,既切斷了我們人生中除了此結果外的其他可能性,也給自己帶來了無盡的情緒內耗。比如讀書,很多時候,我們追求的是功利的結果,而不是體驗學習的樂趣。也因此,很多同學覺得讀書煎熬,迫不及待地想快點完成學業(yè)。如果我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埋頭苦干的過程中盼望著結果,而忽略了最重要的過程體驗,是無法真正地享受到追求所帶來的快樂與幸福的。要走好人生路,我們就要放下對結果的追逐,執(zhí)著于探索過程中的美好。
放下心中的臆想,執(zhí)著于實際行動。少年有夢,不應止于心動,更要付諸行動。夢想如果不付諸行動,就只是一個美好的幻想。青年時期正是追求夢想的好時節(jié),我們既要有“扶搖直上九萬里”的登高望遠,也要有“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的腳踏實地。雖然尋夢的旅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對我們來說,“有夢想,誰都了不起”。從現(xiàn)在做起,不辜負青春年華,才是對待夢想的正確態(tài)度。要把夢想轉化為現(xiàn)實,我們不僅需要毅力、定力,更離不開攻堅克難的勇氣、釋放活力的智慧。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把握遠與近、長與短的時間辯證法,才能真正把握住夢想。要走好人生路,我們就要放下一蹴而就的臆想,執(zhí)著于腳踏實地的行動。
世上的事,該執(zhí)著的執(zhí)著,該放下的放下。而我們要明確該放下什么,該執(zhí)著什么,如此,才能創(chuàng)造美好的未來。
【河南鎮(zhèn)平縣雪楓中學高二(12)班】
◆點評
作文開篇引用史鐵生的話提出論點,然后設置了三個分論點來證明中心論點。前后照應,觀點突出,語句通順,論證充分。所舉例子皆為日常生活中的事件,易于與讀者產生共鳴。
(指導老師:洪克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