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良 許棟鵬 趙振川 白雪 王曉山 耿明陽
摘 要:隨著國內汽車行業(yè)及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快速崛起,產品變革周期縮短,汽車轉向系統(tǒng)的研發(fā)周期被大幅度壓縮。但隨著國內主機廠發(fā)布的技術要求各項參數要求的日益嚴苛,甚至超過合資企業(yè),使得轉向系統(tǒng)設計開發(fā)面臨壓力。本文舉例一種電動助力管柱,介紹基于Abaqus有限元仿真軟件,通過對主要的技術性能要求(管柱潰縮、靜態(tài)強度、調節(jié)機構強度和剛度、驅動單元強度及管柱的強度等)快速、準確地計算,數據結果證明該思路可以有效縮短轉向管柱機械結構設計開發(fā)的周期,對于轉向系統(tǒng)的設計開發(fā)周期而言,運用此方法可以整合出更多的資源進行系統(tǒng)匹配。
關鍵詞:轉向管柱 Abaqus 有限元計算 設計開發(fā)周期
1 引言
汽車轉向系統(tǒng)對汽車的行駛安全至關重要,因此汽車轉向系統(tǒng)的零件都稱為保安件,其產品性能及可靠性必須滿足整車設計和法規(guī)[1]。轉向管柱是汽車轉向系統(tǒng)中重要的組成環(huán)節(jié),其基本作用是將方向盤的轉動通過轉向機傳遞到輪轂上,起到控制汽車轉向的作用。
其次,汽車是一個復雜的動態(tài)系統(tǒng),面臨著各種各樣復雜的工況考驗,對于轉向系統(tǒng)而言,所要面對的工況也是極其復雜的。目前,隨著國內主機廠對整車技術要求日益增高,對轉向管柱的一些重要性能,如管柱潰縮曲線、靜態(tài)強度、調節(jié)機構強度和剛度、驅動單元強度及管柱的強度等,會遇到設計完成OTS驗證階段出現達不到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情況,客戶會產生大量抱怨,最終會通過賠償或者簽訂偏差的形式進行彌補。針對轉向管柱這一情況,本文通過舉例一款電動助力管柱設計開發(fā)驗證過程,通過有限元計算驗證各個重要局部小總成性能,最后匯總為轉向管柱總成性能,實現轉向管柱結構計算、驗證及優(yōu)化的目的,有效避免設計過程中缺陷及性能不達標的問題。
2 電動助力轉向管柱的整體布置
2.1 硬點信息
結構的整體布局,首先要明確轉向管柱在整車坐標系下硬點坐標。
根據整車硬點坐標信息可以初步確定轉向管柱空間布置,再根據整車安裝點坐標可以明確管柱主要的空間幾何約束尺寸,從而初步構建整體結構框架。
2.2 主要結構選型
電動助力轉向管柱主要的結構包括:潰縮機構、調節(jié)機構、保持機構、驅動單元等。
其主要選型依據:
(1)潰縮機構,按照輸入技術規(guī)范要求,滿足潰縮曲線的前提下初步選用合適的擴縮型式:內潰式或外潰式。
(2)調節(jié)機構:按照輸入整車周邊件定義手柄造型,按照技術要求選用手柄材質。
(3)保持機構:按照輸入安裝點信息確定安裝位置,再需要與潰縮、調節(jié)機構等進行幾何空間配合。
(4)驅動單元:按照輸入技術規(guī)范要求,選用合適的傳動裝置及參數,如蝸輪蝸桿組合。
3 基于Abaqus的有限元計算驗證
通過以往開發(fā)項目來看,通過主觀經驗設計后的轉向管柱結構,若經過工業(yè)化的快速樣件或手工樣件來進行DV試驗摸底,若性能達不到預期的要求,會在經濟和時間成本上造成較大的浪費,不利于項目周期的完成,也會造成研發(fā)費用成本的提升。因此,可以對預先設計的結構進行快速、準確的有限元仿真計算成為有效的驗證方案[2]。
本文基于Abaqus有限元仿真計算軟件,通過對電動助力轉向管柱的潰縮、調節(jié)、保持及管柱整體剛度性能進行仿真計算,詳細介紹有限元方法基于轉向管柱產品結構設計開發(fā)方法。
3.1 潰縮
管柱潰縮,指的是轉向管柱在收到外界巨大的沖擊力時,管柱通過管管相抱等方式縮短軸向距離,避免沖擊駕駛員,起到安全保護的作用。因此,潰縮是轉向管柱一項重要的安全性能指標。
對管柱潰縮量化的指標:如本案例所示,橫坐標距離,縱坐標力,描述潰縮行程與潰縮力的關系。
在Abaqus中進行建模,前處理:添加零件材料屬性,幾何發(fā)布,添加所有零部件接觸關系。邊界條件設定:固定上下安裝點,在轉向軸頂部沿軸線向下施加600mm/s的移動速度。
潰縮仿真計算邊界條件模型:
潰縮曲線計算結果:
通過轉向管柱潰縮曲線計算結果看來,基本滿足潰縮區(qū)間的技術要求,管柱潰縮結構初步方案是有效的,最終結果制作樣件可以進一步通過DV試驗摸底來驗證。
3.2 管柱靜態(tài)強度
靜態(tài)強度是描述轉向管柱在整車安裝位置固定后,收到外界較大的負載(如駕駛員上下車拉拽方向盤)地方破壞變形的能力,是描述轉向管柱性能的重要指標之一。
邊界條件設定:固定上下安裝點,在方向盤中心的空間位置,沿著垂直于轉向管柱軸線的方向施加800N的載荷。構架模型如下:
轉向管柱經過靜態(tài)潰縮計算后,所有零件均未發(fā)生超過材料,主要結構計算結果云圖如下圖5:
3.3 調節(jié)機構強度
邊界條件設定:鎖止和松開方向施加300N集中力,Y方向施加150N集中力。(圖6)
計算結果:所有邊界條件對應下的工況,均未出現超過材料屈服強度的應力破壞。(圖7)
4 結束語
轉向管柱對應的技術要求繁多且復雜,本文以某電動助力轉向管柱為例,列舉潰縮、靜態(tài)強度、調節(jié)機構強度等重要的性能要求進行仿真計算驗證,通過設計優(yōu)化、有限元計算輔助設計的思路,對外潰式電動助力轉向管柱性能進行快速而準確地進行判斷。該設計驗證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設計開發(fā)周期和研發(fā)費用成本。
除轉向管柱外,汽車行業(yè)其他零部件的設計開發(fā)亦可以應用該思路,以便快速適應汽車行業(yè)快速迭代的趨勢。
參考文獻:
[1]王曉剛.淺談汽車轉向系統(tǒng)原理及故障排除[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08):41.
[2]王登峰,曾迥立.汽車吸能轉向機構與駕駛員碰撞的仿真與試驗[J].汽車工程,2003,25(1):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