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寒冬,正是吃本地青菜的好時候。近日,姑蘇區(qū)虎丘街道清塘社區(qū)“十元菜籃子”志愿服務隊的25位志愿者阿姨將幾大鍋咸肉菜飯裝好,分批送到30多戶困難老人及老黨員家中,同他們一起度過蘇州的冬天?!芭踔鵁狎v騰、香噴噴的‘愛心菜飯,我的心里感到暖乎乎的?!?5歲的居民金麗開心地說。
說到這個“十元菜籃子”志愿服務隊,清塘社區(qū)的高齡居民心里都暖洋洋的。別小看這看似禮輕的“十元”,實則背后藏著沉甸甸的暖心故事。
一群“年輕”老人,一種人間大愛
“十元菜籃子”志愿服務隊是清塘社區(qū)居民自發(fā)成立的“送菜小分隊”,由36名阿姨組成。從2019年成立開始,隊伍一直堅持在特殊時期給社區(qū)的困難老人送菜,還幫助老人做保潔、洗衣晾曬、配藥等“民生小事”。
2019年8月,正值臺風“利奇馬”肆虐,蘇城的大雨連續(xù)下了好幾天,不少老人無法出門買菜。清塘社區(qū)老黨員唐榮珍當即召集了社區(qū)三位熱心阿姨,成立了“送菜小分隊”。當時每天采購的菜量不多,基本在10元左右,因為連續(xù)送了好幾天,解了老人的燃眉之急,所以就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十元菜籃子”。
服務隊的愛心獲得了越來越多居民的響應,這幾年,“十元菜籃子”志愿隊從原先的4人發(fā)展到了數(shù)十人,隊伍的平均年齡在60歲左右,大多也是老人?!拔覀兌夹ΨQ自己是‘小老人,服務的對象是‘老老人?!标爢T們笑著說?,F(xiàn)在年輕人都很忙,沒辦法隨時照顧到家里的老人,像她們這樣年紀還不是很大且身體健康的老人,可以為年紀更長的老人做點事情。
“我們現(xiàn)在幫助‘老老人安度晚年,未來肯定也會有人來幫助我們?!标爢T們說。去年,89歲的張老太因搬挪東西閃了腰,在家臥床休養(yǎng)。隊員幫老人做好午飯,陪她吃完后才離開。臨走之前,還會特地查看了貼在墻上的聯(lián)系方式,并將老人的手機擺放在她夠得到的地方,再三叮囑“有事打我電話”,幫助老人渡過難關。
“幫助20幢的王阿婆代買兩天的蔬菜”“16幢的李師傅三個月的用藥配好了”“18幢的張阿姨廚房玻璃窗清潔完畢”……打開隊員的本子,就能看到“十元菜籃子”志愿服務隊為居民服務的“腳印”。
一碗咸肉菜飯,一份貼心溫暖
送咸肉菜飯,正是服務隊阿姨們當天在幫助高齡老人解決硬件問題之外,錦上添花的自發(fā)行為。
“咸肉菜飯,算是蘇州人過冬的標配,作為蘇州人餐桌上經常出現(xiàn)的‘??停瑺I養(yǎng)豐富,味道又好,也是一道非常受老年人歡迎的傳統(tǒng)美食。”“十元菜籃子”志愿服務隊負責人顧瑞英表示,近期志愿者上門走訪中,了解到好幾個結對的老人都有些想念老底子咸肉菜飯的味道,志愿隊就接下了做“菜飯”的任務,想著做點給他們嘗嘗。
一大早,志愿隊的阿姨就著手準備,配齊了原材料,既采購了本地的矮腳青菜、老咸肉、肥瘦相間的鮮肉、香腸,還特地帶來了菜飯中不可缺少的“靈魂”——自家煸的豬油。顧瑞英說,這次做的咸肉菜飯,考慮到是給年紀大的人吃,特地加了些麥片、糯米,這樣口感會更軟糯些。
“剛才回訪,問了幾位嘗過菜飯的老人,都說味道好,感覺一大碗熱騰騰的咸肉菜飯吃下去,能把寒冷都驅走,腸胃也會隨之熨帖?!痹诮邮苡浾卟稍L時,顧瑞英笑著說,“給老人做菜飯就是想讓他們感受下社區(qū)大家庭的關懷,老人開心了,我們也就跟著開心。”
提供情感的連接與溫暖,一直是服務隊的宗旨。如今,除了上門服務,提供愛心幫廚外,隊員們還通過噓寒問暖、聊天拉家常,排解老人心中的孤獨與寂寞。前不久,志愿服務隊迎來了一位心理學專業(yè)畢業(yè)的新成員——年僅22歲的沈慧,為老人們提供心理疏導方面的專業(yè)服務。
一個幸福社區(qū),一處溫暖家園
據(jù)悉,清塘社區(qū)現(xiàn)有常住人口四千人左右,其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占常住人口的41%,而這些老人中不少都是空巢、失獨、獨居等困難老人。遠親不如近鄰,如何讓他們在社區(qū)里找尋鄰里相親、守望相助的幸福感?這是“十元菜籃子”志愿服務隊和社區(qū)共同關心的話題。
為此,清塘社區(qū)工作人員和“十元菜籃子”志愿服務隊共同開辟了“廣場為老服務角”,鏈接了數(shù)支志愿服務隊,定期為困難老人提供血糖監(jiān)測、縫補、家電維修、理發(fā)等服務。隨著服務角的開展,參與的服務人員和服務內容也相應地擴大,服務角受到了老人們的一致好評。
“‘十元菜籃子志愿服務隊是居民互助養(yǎng)老的有益嘗試,為了更好地提升助老效果,社區(qū)也將做出更多的努力?!鄙鐓^(qū)黨委書記朱燁說。2022年下半年,一座涵蓋科技生活、養(yǎng)生保健、精神慰藉等多主題生態(tài)科普館落戶清塘,社區(qū)鏈接日間照料中心,在科普館打造老年電子圖書體驗區(qū),為老年人送上個性化服務,讓他們擁有更多的參與感、獲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