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程斌
國家博物館在近期文物整理中發(fā)現(xiàn)了一批北平軍事管制委員會(以下簡稱北平軍管會)接管北平師范大學(以下簡稱北師大)的文獻資料,均為當時北師大發(fā)給國文系教授黎錦熙的文件資料,保存較為完好,時間連續(xù),事件連貫。目前,學界有很多關于北平學校接管方面的研究,但多數(shù)關注清華和北大等高校的接管,論及接管北師大的研究尚少。通過研究這批文獻資料,可完整還原北平軍管會接管北師大這一重要歷史事件。
1948年底,隨著平津戰(zhàn)役迅速推進,國民黨軍隊殘余被分割包圍在北平、天津等幾個孤立據(jù)點。北平是當時中國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是歷史文化古城,為完成對北平的順利接管,中共中央決定成立中共北平市委和北平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所謂“軍管會”即由軍事人員組成的管理地方事務的機構(gòu),是被接管城市的最高權力機關,負責肅清一切反革命武裝及散兵游勇。其下設的文化接管委員會負責“接管一切屬于國家的公共文化教育機關及一切文物古跡”[1],接管北平所有大學的工作即屬文化接管委員會負責。12月底,文化接管委員會開始籌備北平城外大學的接管工作。1949年1月1日,北平軍管會正式成立,葉劍英任主任,同時兼任北平市市長。
北平軍管會接管大學首先要實地調(diào)查研究,“各校都經(jīng)過三個步驟,通過地下黨獲得各校的真實情況,工作人員與各校進步教授、學生個別訪問及舉行座談會,從側(cè)面調(diào)查,三種材料分別對照,并得出初步推斷”,然后“擬定接管方案”。接管大學的原則是:“實際接管而形式上是維持原狀,同時宣布必要而且可能的改革”,實施原則是:“依靠地下黨,團結(jié)進步分子,爭取中間分子,孤立落后分子,必要時給反動分子以必要的鎮(zhèn)壓。”[2]由此可見,北平軍管會在接管大學的過程中較為注重方式、方法,依靠地下黨和進步人士開展具體接收工作。這些北平軍管會在北平解放初期經(jīng)過實地調(diào)查和實踐得出的工作經(jīng)驗,直接應用在了對北師大的接管上。
肅清國民黨特務,既是接管大學的前提條件,也是接管中的重要任務,北平軍管會十分重視對特務分子的清理。1948年12月17日,葉劍英在中共北平市委第一次會議上提到,接管初期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迅速消滅混亂現(xiàn)象,肅清反革命殘余。[3]《北平市軍管會接管工作概況》詳細記述了當時軍管會在北平抓捕特務的情況:“和平接管使敵特事先能用各種方式潛伏起來,……敵黨團特務分子則由公安局負責,到3月上旬止,……登記黨團特務重要分子XXX人,并破獲中國新社會革命黨、傅作義偵察總隊王風崗的糾查總指揮部……及冒充中國共產(chǎn)黨社會部等各特務系統(tǒng)”。[4]于此可見,軍管會接管北平時,特務活動較為猖獗。
北平的大學是特務分子重點滲透的地方。接收清華大學時,張奚若教授等人要求北平軍管會宣布方針時要“強調(diào)取締國民黨和三青團的活動,收繳特務槍支等”[5]??梢姡敃r清華校內(nèi)的特務是有槍支的。和清華大學一樣,北師大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進步學校,其進步學生曾參加過五四運動、一二·九運動等歷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北平學生運動,是北平學生運動的重要陣地之一。北師大還是北平較早設立黨支部的大學,黨組織發(fā)展較快,黨員人數(shù)很多。正因如此,北師大成為國民黨的眼中釘肉中刺,他們想方設法派出頑固特務潛伏在學校附近,妄想歪曲學生思想,掌控進步學生動向。1947年底,學校新詩社在排演進步詩劇時,有“特務學生前去挑釁”,打傷進步學生,破壞學生自治會。[6]1948年北師大“四九”血案中,國民黨大批特務闖入學校抓走了學生。[7]當年4月11日,特務又在校園鎮(zhèn)壓罷課學生并破壞校舍。國民黨還將一些學生也發(fā)展成了特務,擾亂進步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這些特務在1949年初中國共產(chǎn)黨接管北師大時,仍藏匿于學校中,這是北平軍管會在接管學校前要肅清特務分子的原因。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2月17日,北平軍管會正式接管北師大,而實際上,在未正式接管的2月15日,北平軍管會就要求北師大肅清特務分子。2月15日,北平軍管會給北師大發(fā)函:“據(jù)報,貴校至今尚有國民黨特務分子在?;顒?,有礙教學與治安,有背新民主主義教育的基本精神,即希查明停止。并將特務分子所藏一切武器彈藥于文到兩日內(nèi)收送公安局,一面將收繳情形函告本會文化接管委員會為盼?!睋?jù)此函件可知,北平軍管會曾對北師大特務情況進行過調(diào)查,北師大確實有國民黨特務分子。北師大在2月16日收到此函后,于17日給學校教師發(fā)通知,要求“有此項活動應即停止,倘或藏有武器彈藥等件并應即時繳出”,并且上級要為下級進行擔保,保證書寫:“絕無國民黨特務活動,亦未藏有武器彈藥等件,如有不實,愿受懲辦?!备鶕?jù)這些檔案可知,當時的北平軍管會對北師大校內(nèi)特務分子極為重視,親自開展過調(diào)查,在清理完校內(nèi)特務分子后才對學校正式接收。而當時的北師大也極為重視軍管會查找特務分子的要求。通過北平軍管會、北師大的相關來往函文可知,雖是抓捕特務分子這種緊要事情,但在實施過程中還是非常注重開展工作的方式、方法。
肅清特務分子后的首要工作就是全面建立接管學校的領導機構(gòu)。1949年3月1日,北師大發(fā)給時任國文系主任黎錦熙的《通知》記:“北平軍事管制委員會代表郝人初、葉丁易二先生奉令到校督導本校一切行政、教學工作之進行,并派……五先生為聯(lián)絡員,常川駐校了解情況進行聯(lián)系,自即日起開始辦公,……”郝人初、葉丁易是“軍代表”,他們“代表軍管會,負責接管對象的人事、業(yè)務、生活諸方面的管理;聯(lián)絡員負責了解情況向上反映,幫助軍管代表執(zhí)行具體的工作”[8]。郝人初早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畢業(yè)于北師大,積極參加學生運動,后到延安參加革命工作,是接管北師大的合適人選。葉丁易也畢業(yè)于北師大,曾參加進步運動。選擇他們接管北師大應該是北平軍管會精心選擇的結(jié)果。
軍代表和聯(lián)絡員只是軍管會接管學校的臨時人員,為保證學校平穩(wěn)接管和各項教學工作的穩(wěn)步開展,北平軍管會在軍代表和聯(lián)絡員后又設立了“校務委員會”(以下簡稱校委會)?!坝山淌?、講師、助教和學生代表組織校務委員會維持校務,……吸收1/3左右數(shù)量有學問、有威信的中間分子教授乃至個別右翼教授參加,……”[9]繼“軍代表”后,校委會成為接管時期最高權力機構(gòu)。接管清華大學時,“張奚若……堅決不肯出任清華校務委員會主席或校長之職,……這是急須解決的”[10]。于此可見,校委會成立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到學校的接管工作,而選擇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擔任校委會主席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
北平軍管會發(fā)給北師大的校委會委狀抄件記:“黎錦熙為常委兼主席,湯璪真、陳兆蘅、傅種孫、郝人初為常委?!甭淇钍潜逼杰姽軙魅稳~劍英,副主任譚政。常委共計5人,其中郝人初曾是接管北師大的軍代表,現(xiàn)時是校委會委員,證明軍代表的權力逐漸移交給了校委會。另一件黎錦熙被任命校委會主席的委任狀,蓋有葉劍英和譚政的印章,左上方還蓋有一方尺寸較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北平市軍事管制委員會之關防”印章。委任狀落款有明確時間:1949年5月13日,證明黎錦熙于此時正式被任命為北師大校委會主席,全面負責當時北師大工作。至1950年3月黎錦熙離任校委會主席,北師大校委會這一“軍管”時期的臨時特別機構(gòu)存在了大約10個月的時間。
那么,北平軍管會為什么任命黎錦熙為校委會主席呢?黎錦熙是何許人也?黎錦熙是湖南湘潭人,清末秀才,家學深厚、學識淵博,曾為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教員,后北上任職教育部,任教北師大。黎錦熙是立場堅定的進步學者,1925年的“女師大風潮”和1948年北師大“四九”血案中都堅定地站在進步學生一邊,這些是黎錦熙擔任北師大校委會主席的思想前提。此外,黎錦熙自1920年起,一直在北師大任教,期間擔任國文系教授、主任及文學院院長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1948年前后出任學校教務長并代理校長,對學校教務工作十分了解,這是任命他為校委會主席的原因之一。
肅清完特務分子并重建學校領導機構(gòu)后,北平軍管會開始領導學校逐步推進各項工作,他們廣開言路,歡迎所有師生對學校行政、教學、課程等討論、提議,推進教育改革,規(guī)范薪水發(fā)放、食糧領取……北師大,這座中國最早的師范學校、中國教育的一面旗幟,伴隨著新中國的成立迎來了重生。
*本文為中國國家博物館2021年重點科研項目“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黎錦熙捐贈文獻整理研究”(項目編號:GBKX2021Z04)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圖片均為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注釋及參考文獻:
[1]北平市軍事管制委員會組織條例(草案)[M]//范碩.新北平首任市長葉劍英.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1999:136.
[2][10]北平市軍管會文管會關于接管清華、北大維持燕大的專題報告[M]//北京市檔案館.北平解放(上).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2009:468-469,469.
[3]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中共黨史人物傳:第40卷[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9:62.
[4]北平市軍管會接管工作概況[M]//中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北京市檔案館.北平的和平接管.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213.
[5] [8]北平市軍管會文管會接管工作總結(jié)報告[M]//中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北京市檔案館.北平的和平接管.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435,426.
[6]徐康.“怒向刀叢覓小詩”——記北師大在解放前夕的新詩活動[M]//政協(xié)北京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文史資料:第35輯.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236-237.
[7]徐康.嚴詞正對千夫指抗暴全憑赤子心——憶黎錦熙先生在北師大“四·九”血案中[M]//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湖南省湘潭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湘潭文史:第5輯,1986:120.
[9]中共北平市委關于大學的處理方案向中央并華北局、總前委的請示[M]//陳大白.北京高等教育文獻資料選編1949-1976.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8.
作者單位:中國國家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