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秀坡
貫休,唐朝婺州蘭溪(今浙江金華蘭溪市)人,七歲出家,誦讀經(jīng)書,過目不忘,能詩善畫。
話說唐朝末年,四海鼎沸,群雄并起。以販賣私鹽為生的錢镠,棄鹽從軍,經(jīng)過數(shù)年的疆場廝殺,終于到達人生巔峰—開平元年(907年),錢镠被封吳越王,坐擁江東十四州。錢镠信奉佛教,以“信佛順天”為國策,并廣納名僧,弘揚佛法。
貫休云游到杭州靈隱寺,慕名拜謁錢镠,揮毫寫下《獻錢尚父》:“貴逼人來不自由,龍驤鳳翥勢難收。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鼓角揭天嘉氣冷,風濤動地海山秋。東南永作金天柱,誰羨當時萬戶侯。”詩中,貫休對錢镠的功業(yè)進行了贊頌,表達了對錢镠的敬仰之情,不卑不亢。特別是“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這兩句詩,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寫出了錢镠的意氣風發(fā),霸氣豪放。
錢镠讀了這首詩,頗為高興,贊不絕口;不過,他認為“一劍霜寒十四州”太過于寫實,如果把“十四州”改為“四十州”,更顯得氣勢恢宏。于是,錢镠就派人給貫休捎話,“十四州”改為“四十州”,方能相見。
僅僅是調換一下字的順序而已,換作別人,甭說“四十州”,就是改為“四百州”,又有何妨?這樣,就能成為吳越王的座上賓,擁有享不完的榮華富貴。來人信心滿滿地睥睨著貫休,可面前這個其貌不揚的和尚最終讓他失望了,貫休毅然回絕道:“州亦難添,詩亦難改。然閑云孤鶴,何天而不可飛!”“閑云野鶴”這個成語就是由此而來,比喻超凡脫俗、來去自由的人。一瞬間,錢镠高大偉岸的形象在貫休心中崩塌,為了表明自己不懼權貴的態(tài)度,貫休又憤然吟詩“回敬”錢镠:“不羨榮華不懼威,添州改字總難依。閑云野鶴無常住,何處江天不可飛?”來人沒料到貫休竟然不給錢镠面子,驚詫之余,只好悻悻而去。
當天,貫休便卷了衣缽,離開杭州,飄然入蜀。錢镠聽說后,為未能留住貫休這樣的高僧后悔不已。后人據(jù)此事作詩一首,以譏誚錢镠:“文人自古傲王侯,滄海何曾擇細流?詩僧一言成九鼎,錢王難霸四十州。”
豪放狂逸傳禪心,一身傲骨走天涯。貫休,以清高的人格和高超的詩作在文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一條直氣,海內(nèi)無雙。”這是《唐才子傳》中對貫休的評價,恰如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