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艷
甘肅省白龍江林業(yè)生態(tài)監(jiān)測和調(diào)查規(guī)劃院,甘肅 蘭州 730030
白樺為樺木科樺木屬植物,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是甘肅省林區(qū)優(yōu)良的原料樹種之一[1]。白樺生命力頑強,生長速度快,品質(zhì)優(yōu)良,形態(tài)優(yōu)美,是園林綠化的重要樹種[2-3];白樺干形良好、材質(zhì)堅硬、紋理致密、色澤潔白,是制造膠合板、人造纖維和造紙的良好原材料,處理后可制成精美家具、工藝品等[2]。此外,白樺樹汁可入藥,具有很好的藥用及保健價值[3-5]。
修枝是指人為去除樹冠下部瀕死枝、已死枝及部分無價值枝葉等,以幫助植株健康生長[6]。目前,合理修枝已經(jīng)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在楊樹[7]、福建柏[8]、紅松[9]等人工林經(jīng)營管理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研究表明,適度修枝可提高林間通風透光率,利于林下植被生長;可減少樹體不必要的養(yǎng)分消耗,提高光合效率[10-11]。為探究不同修枝強度對樺樹生長的影響,筆者以白樺幼樹為試驗對象,分析不同修枝強度對白樺生長、生理特性及光合特性的影響,希望能夠為白樺人工林培育提供理論依據(jù)。
試驗地位于甘肅省蘭州市白龍江林區(qū),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區(qū),年平均氣溫為10.3℃,年平均日照時間為2 446 h,無霜期為180 d,年平均降水量為327mm。
試驗林為2017年營造的白樺人工林,栽植密度為2 250株/hm2。2021年3月,選擇苗木規(guī)格一致、長勢基本一致的白樺幼樹進行修枝試驗。此試驗共設置4個處理,分別為CK處理(對照處理,不修枝)、T1處理(輕度修枝,剪去活枝冠層1/4的下層枝條)、T2處理(中度修枝,剪去活枝冠層1/3的下層枝條)、T3處理(重度修枝,剪去活枝冠層1/2的下層枝條),每個處理重復3次。共12個試驗小區(qū),各試驗小區(qū)采取完全區(qū)組設計,每個試驗小區(qū)面積均為400m2。
修枝6個月后,于各個試驗小區(qū)隨機選擇10株代表性植株,測量白樺胸徑、樹高等指標。其中,胸徑采用鋼卷尺測量,樹高采用測高器測量,并按照公式(1)計算單株積材[12]。
式(1)中:f為樹干形數(shù)(取0.5),π為圓周率,h為樹高,D為胸徑。
選擇晴朗天氣,用Li-6800型光合作用測定儀測量不同處理白樺(上述10株代表性植株)成熟葉片凈光合速率(Pn)、蒸騰速率(Tr)、氣孔導度(Gs)、胞間CO2濃度(Ci)等光合指標。其中,白樺水分利用效率(WUE)、瞬時羧化效率(CE)的計算公式分別為
收集不同處理白樺幼樹相同方位葉片各50片,測量各處理白樺的生理指標:采用Solarbio檢測試劑盒測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過氧化物歧化酶(POD)活性、過氧化氫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采用蒽酮比色法測量可溶性糖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測量總?cè)~綠素含量[13]。
采用Excel 2019軟件整理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5.0軟件對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
由表1可知,不同修枝強度對白樺胸徑、樹高及單株積材均存在顯著影響。白樺胸徑以T1處理為最高(3.21 cm),其次為CK處理、T2處理、T3處理,其中CK處理與T1處理的白樺胸徑差異不顯著。隨著修枝強度的增加,白樺樹高呈先升高、后降低趨勢。不同處理白樺單株積材由高到低排序依次為T1處理、CK處理、T2處理、T3處理,其中T1處理、T2處理、T3處理白樺單株積材分別較CK處理增加了23.08%、-7.69%、-23.08%。
表1 不同修枝強度對白樺生長的影響
由表2可知,T1處理白樺凈光合速率Pn最高,達到了7.24μmol/(m2·g),其中T1處理與CK處理、T2處理凈光合速率差異不顯著,T1處理白樺凈光合速率顯著高于T3處理;隨著修枝強度的增加,白樺蒸騰速率Tr呈現(xiàn)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由CK處理的0.32μmol/(m2·g)增長至T1處理的0.45μmol/(m2·g),后降低至T3處理的0.25μmol/(m2·g);T1處理白樺氣孔導度Gs最大[0.57 mol/(m2·g)],顯著高于其余3個處理(CK處理、T2處理、T3處理白樺氣孔導度差異不顯著);隨著修枝強度的增加,白樺胞間CO2濃度Ci整體呈降低趨勢,由CK處理的499.35μmol/(m2·g)降低至T3處理的430.55μmol/(m2·g),其中CK處理與T1處理白樺胞間CO2濃度差異不顯著,T1處理與T2處理白樺胞間CO2濃度差異不顯著;不同處理白樺水分利用效率WUE在16.03~20.08;T1處理白樺瞬時羧化效率CE顯著高于其余3個處理,但CK處理、T2處理、T3處理白樺瞬時羧化效率差異不顯著。
表2 不同修枝強度對白樺光合特性的影響
由表3可知,隨著修枝強度的增加,白樺SOD活性逐漸升高,由CK處理的1 513.24 U/g逐漸升高至T3處理的4 767.65 U/g;T1處理白樺POD活性最高,達到了128.44 U/g(與T2處理差異不顯著),顯著高于T3處理和CK處理;白樺CAT活性變化趨勢與SOD活性變化趨勢基本一致,隨著修枝強度的增加,白樺CAT活性由CK處理的400.02 U/g逐漸增加至T3處理的999.65 U/g;白樺總?cè)~綠素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依次為T1處理、T2處理、T3處理、CK處理,其中T2處理與T3處理白樺總?cè)~綠素含量差異不顯著;CK處理白樺可溶性糖含量最高(20.04mg/g),T1處理、T2處理、T3處理白樺可溶性糖含量差異不顯著;隨著修枝強度的增加,樺樹MDA含量呈降低趨勢,由CK處理的23.98μmol/g降低至T3處理的16.35μmol/g。
表3 不同修枝強度對白樺生理特性的影響
此次研究比較了不同修枝強度對白樺生長的影響,發(fā)現(xiàn)修枝后白樺樹高顯著高于不修枝處理,這與尚富華等[14]的研究結果一致。這可能是因為將活冠層部分下部枝條疏除后,林木樹干基部及根系可獲取足夠的養(yǎng)分,直接影響樹干的生長。光合作用決定著植物的生產(chǎn)力,影響著植物的生長及發(fā)育。此次研究發(fā)現(xiàn),適當修枝可顯著增加白樺葉綠素含量,增強白樺的光合作用。另外,修枝可優(yōu)化林間光照環(huán)境,有助于白樺進行光合作用[15]。
在植物處于正常生長狀態(tài)時,其細胞內(nèi)活性氧的產(chǎn)生和保護酶等的清除作用處于動態(tài)平衡狀態(tài)。在植物遭受外界脅迫后,其細胞內(nèi)會迅速積累大量的活性氧,導致穩(wěn)定狀態(tài)失衡,產(chǎn)生膜脂過氧化物,從而破壞細胞的完整性,同時植物會利用體內(nèi)儲存的非結構性碳轉(zhuǎn)化成抵抗損傷的應急產(chǎn)物[16]。此研究發(fā)現(xiàn),在修枝后,白樺保護性酶活性、總?cè)~綠素含量明顯提升,但是丙二醛、可溶性糖這兩種滲透調(diào)節(jié)物質(zhì)含量有所降低,表明修枝作為一種機械損傷會對白樺產(chǎn)生脅迫效果。為應對脅迫,白樺會迅速提升體內(nèi)保護酶活性,利用這些保護酶清除多余的活性氧以適應環(huán)境脅迫。這樣有助于減少膜脂過氧化產(chǎn)物的積累,同時消耗白樺體內(nèi)所儲存非結構性碳用于細胞組織重建,增加白樺體內(nèi)葉綠素含量以提高光合效率,從而逐步減弱機械損傷對白樺造成的影響[17-18]。
綜上所述,適度修枝有利于白樺的生長,可增加總?cè)~綠素含量,提升白樺光合特性。輕度修枝,即剪去活枝冠層1/4的下層枝條時,白樺生長效果最佳,是最適宜蘭州市的白樺修枝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