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穎
寧寧是一名高三學生,正處在緊張的復習階段。一個周六的晚上,不用上晚自習,同學約他一起去看電影。寧寧本來打算用晚上的時間整理一周的錯題,他想著:“電影看完才8點多,可以回家再整理,學習這么緊張,也需要放松放松了?!?/p>
他和同學去看了電影,看完電影后又去吃了燒烤,回到家已經(jīng)10點多了,寧寧感覺很困,心想:“周日再整理錯題吧,先好好睡一覺,難得放松一次?!庇谑蔷蜕洗菜X了。
到了周日上午,班主任突然通知所有同學到學校參加一個安全教育講座。周日下午,寧寧洗洗澡、洗洗衣服,時間很快就過去了。等到了周日晚自習,老師又發(fā)了兩套卷子給大家做,寧寧根本沒有時間整理錯題了。
想著因為看電影而沒有及時整理錯題,寧寧很懊惱,也很委屈:“難道高三就應該整天學習,就不能有一點娛樂了嗎?”
同樣是高三黨的你,有沒有這樣的困惑呢?怎樣管理時間,才能讓寧寧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呢?
時間是寶貴的,也是有限的,如果能有效地管理時間,時間就是你的朋友,帶你實現(xiàn)你的理想。和時間做朋友,需要做到三步:先了解你的時間用到哪里去了,然后找到你真正愿意花時間做的事情,最后制定一個時間清單使想法變成現(xiàn)實。
分析你的一周時間分配
學校的課程是以周為最小單位進行安排的,從習慣養(yǎng)成的角度看,頭7天是最艱難、最容易放棄的時期。所以在了解時間去哪里時,我們要對自己一周的時間進行分析。
我們每天要從事各種各樣的活動,從刷牙洗臉到聽課做作業(yè),再到和朋友聊天,這些活動消耗的時間可分別歸納為三種類型,即固定時間、日常時間和自由時間。
固定時間是指已經(jīng)被指定用途的時間,在時間表中是固定的;日常時間是指每天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時間,在時間表中是較為固定的;自由時間是指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在時間表中是最為靈活的。
你可以按照三種時間類型,如下表所示,統(tǒng)計自己一周的時間去向。
寧寧把自己上周的時間歸類了一下,發(fā)現(xiàn)總時長是182個小時,這個數(shù)字會告訴寧寧什么信息呢?
一周總共有168個小時,如果你上表中所有的時間加起來超過了168個小時,那你的時間安排就過于緊張了,你會忙得喘不過氣來;如果你上表中所有的時間加起來少于168個小時,那你就讓時間白白溜走了。
182-168=14
看出來了吧?寧寧完成一周活動需要的時間比一周總時長整整多了14個小時,怪不得寧寧會覺得自己一點都不能放松,有些喘不過氣來呢。那怎么樣才能調(diào)整好時間安排,做到張弛有度呢?
對照自己的時間表,如果超過168個小時,說明你可供支配的時間很少,這時就需要對時間進行有效的管理和規(guī)劃了,否則容易耗費過多精力,得不償失;如果少于168個小時,說明你可供支配的時間很充裕,那么就需要給自己多做些計劃和安排了。
寧寧的活動時間為什么會超出既定時間這么多呢?原來,寧寧還養(yǎng)了一只倉鼠,每天給它喂食、洗澡、清理籠子,要花去至少1個小時。有一天晚上倉鼠“越獄”了,他找了足足1個小時,嚴重影響睡眠,導致第2天上課精神不振、學習效果很差。寧寧把這件事歸為不重要的事,決定把倉鼠交由小表妹照顧,這多出來的時間,就能用于整理錯題或者看電影了。
這些發(fā)現(xiàn)讓寧寧很興奮,他覺得有那么多重要的事情等待他去完成,簡直有些迫不及待了。但是怎么樣才能做到忙而不亂呢?
我們應先去掉或壓縮那些不必要的時間,把總時間控制在168個小時以內(nèi),然后再分別計算出每種類別一共花費的時間,把每一項除以168,最后算出每個類別所花費的時間在總時長中所占的份額。
全部固定時間: 小時/占每周總時長的百分比:
全部日常時間: 小時/占每周總時長的百分比:
全部自由時間: 小時/占每周總時長的百分比:
根據(jù)上面計算出的百分比,畫出一個時間餅圖,并在餅圖上注明不同的時間類型。
圖1? 一周時間分配
通過餅圖,你能夠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時間都去哪兒了。你對自己的時間安排還滿意嗎?是不是覺得自己浪費了很多時間呢?如果是,那就用“20/80時間管理法”去管理你的時間吧。
“20/80時間管理法”是由意大利經(jīng)濟學家巴萊多發(fā)明的,因此也叫“巴萊多定律”,它的主要內(nèi)容是:用80%的時間和精力照顧好能給你帶來80%的銷售額的20%的優(yōu)質(zhì)客戶,用80%的時間和精力學習能給你產(chǎn)生80%的效果的20%的最基本的理論和方法,從你要做的一大堆事中選出最重要的事優(yōu)先做。
寧寧計算了一下,畫出了自己的時間餅圖,發(fā)現(xiàn)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太少了,想做的事情沒時間做,所以總是感到緊張壓抑。寧寧知道,自己必須學會取舍,分清輕重緩急了。
給你的事情排序
時間是有限的,所以你必須把時間花在有利于你實現(xiàn)目標的事情上。對高三黨來說,就是要把時間更多地花在“能夠讓高考考出好成績”的事情上。
你要把事情按重要性和緊迫性來進行分類。有些事情需要完成,這件事就是緊迫的,但不一定重要。所謂重要,就是這件事和你的目標關系密切,能夠幫助你實現(xiàn)目標。
比如期末考試,就屬于重要的事,但是離期末還有幾個月,所以它不緊迫;比如拿快遞,就屬于緊迫但不重要的事;又比如聽講座,如果你錯過了某場講座,以后就再也沒機會聽了,而你也覺得這場講座對你提高學習成績很有幫助,那就是緊迫而重要的事。
你的大多數(shù)時間需要花在重要且緊迫的事情上。你可以做一個如表2的簡單表格,把你一周計劃要完成的事情都寫在里面。
完成之后,你可以對照表1看看哪些事情對你來說并不重要,可以減少時間,哪些事情則需要增加時間。注意增加和減少的時間要基本相等。
你還可以觀察一下,還有哪些固定時間的活動其實是不重要但緊迫的,可以嘗試和重要的事一起做。
很多同學在高三會一心學習,其他活動全部放棄。盡管現(xiàn)階段最重要的事情是做對高考有利的事,但我們也不應僅僅只是埋頭學習。
要提醒你的是,不能因為時間緊迫就完全不安排休閑、社交和鍛煉的時間,更不能過分縮短睡眠時間。在緊張的高三生活中,朋友的支持和鼓勵,還有獨處的放松都能讓你更好地從學習的疲勞中恢復過來。過分縮短睡眠時間,你的注意力、記憶力和思辨力都容易受到嚴重影響,得不償失。一般來說,高三學生每天的睡眠時間至少要保證有7個小時,在你還沒有覺得特別困時,選擇睡覺,會更容易恢復精力。另外,鍛煉也是一種非常好的減壓方式,還能幫助你提高睡眠質(zhì)量。
列出你的事件清單
前兩步讓你知道時間值得花在什么樣的事情上,現(xiàn)在你需要對時間做一個總體規(guī)劃——列出一個事件清單。
既然我們的時間統(tǒng)計是以周為單位的,那么我們同樣需要列出一周的事件清單。像表3一樣,列出下周必須完成的所有事情,省略那些日常事情,比如吃飯、個人衛(wèi)生和睡眠,等等。
列出一周的事件清單后,再根據(jù)它列出一日清單,并且用艾維利時間管理法進行排序。艾維利時間管理法是效率管理大師艾維利發(fā)明的,在世界五百強公司里被廣泛運用,它的要點包括5個:
1.寫下你明天要做的6件最重要的事;
2.用數(shù)字標明每件事的重要性次序;
3.明天早上首先要做的是第1項,直至完成或達到要求;
4.然后再開始完成第2項、第3項……
5.堅持這樣做,養(yǎng)成習慣。
寧寧參考艾維利時間管理法,列出了6件可在自由時間里完成的事情,把它們按重要性排序依次是:完成數(shù)學三角函數(shù)部分知識整理,完成數(shù)學三角函數(shù)綜合試卷1張,完成文言文閱讀專題訓練1份,給表妹打電話談關于倉鼠的事,背英語單詞100個。他還特別注明,打電話放在中午吃飯的時間,背單詞放在上學放學坐公交車的時間。
注意,你作為學生,所擁有的大部分都是固定時間,所以在使用艾維利時間管理法時,需要適當變通。你需要找到你的黃金時間,也就是學習效率最高的時間,然后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那個時間段完成。
做到以上三步,你將學會如何分析時間,確定優(yōu)先事件,并且列出具體的事件清單,逐步做到高效管理自己的時間。和時間做朋友,管理好你的時間,時間才會帶你去到你想去的地方。
黃金時間測試表
1.你喜歡每天早起(即使周末也如此)嗎?
2.你偏愛上午學習嗎?
3.你剛起床時反應遲鈍嗎?
4.你希望晚點上課,這樣就可以晚點起床嗎?
5.你覺得熬夜不困難嗎?
6.你會在下午5點左右開始覺得疲勞,但晚上8點后又開始有精神嗎?
7.如果晚上10點后上床,你是否會睡不著?
8.你在早上8點或9點處于最佳狀態(tài)嗎?
9.你在早上醒來時,是不是覺得頭腦清醒?
如果3、4、5、6答“是”,那么你的黃金時間就在晚上。如果1、2、7、8、9答“是”,那么你的黃金時間就在上午。如果你兩部分都回答“是”,那么你可能需要再仔細測一遍了,因為它們是相反的選項,不會同時發(fā)生在你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