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思洋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maturity of laser engraving technology, designers begin to apply laser engraving technology as a tool for their design creation.This technology can not only offer pertinent design thinking and strategy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atterns, but also has guiding significances to upgrade the abundance and innovativeness of traditional pattern designs.
中國傳統紋樣作為中國傳統美學的產物成為現代中國特色設計的重要元素被運用于現代設計中。隨著激光雕刻技術發(fā)展成熟,設計師開始使用激光雕刻技術輔助設計創(chuàng)作,了解激光雕刻技術的優(yōu)勢及可能實現的設計方向轉變,能幫助中國傳統紋樣的現代化發(fā)展提供針對性的設計思維和策略,對拓展傳統紋樣設計豐富性和創(chuàng)新性有指導意義。
一、激光雕刻技術賦能下的中國傳統紋樣
1.中國傳統紋樣的視覺特征與當代困境
傳統紋樣是指中國古代社會發(fā)展中人為創(chuàng)造的用于裝飾或祭祀用途的各種紋樣形式,這些紋樣大部分來自于出土的文物和民族部落傳承。在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代晚期,云雷紋作為青銅器上主要的銘刻紋樣出現,此后祥云紋、環(huán)帶紋等青銅器紋樣逐步出現,封建社會時期隨著社會發(fā)展進步出現了更為復雜的花鳥魚蟲、飛禽走獸等圖案;中國五十六個民族在其發(fā)展過程中同時出現大量紋樣的變種,依據自身的地理環(huán)境和宗教信仰產生特殊的紋樣,如侗族因崇尚自然的訴求,利用刺繡的手法將大自然的日月星辰與各種動植物紡織在其身著的服飾上,形成如今極其重要的侗繡紋樣。在幾千年的傳承發(fā)展中,中國各地區(qū)形成了十分豐富而復雜的圖案,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傳統紋樣作為一種早期的美術表現形式,通常是不同的民族傳統文化背景下的人們運用他們所能觸及的藝術手法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種具有傳統化特點、重視紋樣所蘊含的宗教性、哲學性、藝術性等性質的藝術表現產物。傳統紋樣強調人對事物主觀上的表現,不在意外在形狀的高度吻合,重本質的神似,甚至通過幾何形體以夸張、變形的方式呈現自然事物。此外,“日月同輝”“福從天降”等代表性的紋樣代表古時候從人的角度出發(fā),賦予自然事物以人的解釋,表達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自然的追求。傳統紋樣現今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寶貴財富,其審美特征、歷史意義和文化內涵凝聚鮮明的中國特色,如何以現代化的方式運用成為中國當代設計的一大思考點。
在西方理論話語所主導的當代設計藝術學研究中,無論是從文化自信的目標來看,還是從學術理論發(fā)展的需要來看,學習研究中國傳統紋樣,探索運用中國傳統紋樣的表現之道,對中國文化自信的樹立,對本土設計是具有積極意義的。法國的讓·克萊爾提出“每個民族都存在一種藝術精神,正如同每個民族都存在一種語言一樣?!敝袊鴤鹘y紋樣正是中國傳統藝術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產物,其視覺特征是幾千年流傳下來的精華,更為重要的是中國民族文化內涵沉淀于其中,作為中國民族文化的載體,使其出現在中國當代設計中,確立本國特色的設計理念,才能在全球化的設計發(fā)展中形成本土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以中國文化自信在世界上屹立。
2.激光雕刻技術應用于中國傳統紋樣領域的前景
激光雕刻是利用高功率密度激光束照射被雕刻材料,使材料加熱至汽化溫度從而雕刻物體或切割物體的技術。激光雕刻的使用步驟簡單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運用制圖軟件例如AI或CAD繪制圖像。第二部分是將圖像導入產生雕刻路徑的軟件:如Laser。將文件導入后生成切割路徑并調整尺寸,但軟件內不可以直接畫圖,對圖案的修改依然需要回到制圖軟件內完成。調整完畢后,我們需要根據材料調整切割時所用到的基礎激光功率以及雕刻速度,確認材料后需要根據材料厚度來調整精確的數值。
激光雕刻技術原為工業(yè)高精度高硬度切割為目的研發(fā),隨著技術發(fā)展完善,成本降低,激光雕刻被運用于廣告裝飾、印刷包裝、皮革服飾等更多領域。激光雕刻的學習十分簡單,對于設計師此類本身就能熟練使用制圖軟件的人群,只需要簡單了解雕刻軟件即可上手操作。傳統紋樣的圖形化構成十分貼近激光雕刻的雕刻方式,設計師只需要重新進行數字化繪制即可形成設計素材,運用于設計作品中,因此吸引大量設計師開始使用激光雕刻技術進行傳統紋樣的現代創(chuàng)作。
二、激光雕刻技術對中國傳統紋樣的活化表現
1.載體變革
在藝術創(chuàng)作活動中,無論是進行傳統繪畫或是雕塑創(chuàng)作,亦或是當代藝術實踐,材料選擇都是藝術家用來表現作品觀念與思想的重要部分。不同材料的色彩、肌理、質地、光澤等特性都有其獨一無二的特點與藝術美感,如木質材料能給人素雅溫和的感受,木質紋理承載著歲月的變化;而不銹鋼材料則給人一種冰冷工業(yè)化的感覺,此外表面強烈反光給人一種神秘感。傳統紋樣誕生于手工藝時代,因人手工勞動的局限性使藝術作品的材質受到限制,激光雕刻技術擴大了可選擇的材料范圍。激光雕刻技術使用高密度激光使材料加溫氣化,達到切割材料的目的,這種技術使高硬度金屬、有機物、木材的切割得以實現,設計師不再受困于如何進行材料加工的問題中,能夠將傳統紋樣從其本來的傳統表現形式中剝離,通過現代綜合材料的新載體,實現更多的可能性。
2.效率拓展
傳統紋樣造型復雜,紋樣精度高,雖然一部分優(yōu)秀的手工藝者通過手工制作能達到較好的效果,也需要一周至一個月以上的時間進行手工制作。同時學習紋樣和使用紋樣需要經過數年或數十年的傳承學習,導致初學者難以上手,用手工無法加工或即使能加工但很難保證質量。數字雕刻技術以精確的激光制導進行加工,可以最小在毫米層級進行調整,激光高強度切割避免切割輪廓的不規(guī)則和毛糙。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時可以更大地發(fā)揮想象力,無須為自身手工能力而苦惱;高效制作也使藝術家更快地明確創(chuàng)作方向,使用更多精力在如何將傳統紋樣以現代化形式進行表現的思考中。
激光雕刻技術制作A4紙大小的雕刻切割只需要10分鐘至15分鐘,使得產品大批量生產成為可能。設計師完成設計后,只需要提供激光雕刻的具體參數即可完成復制,數字化生產降低成本并避免人工錯誤,使擁有傳統紋樣的現代工藝品大量產出,這種產出會引發(fā)諸多問題,但也使附著傳統文化的產物能夠廣泛地在市場上流通,提升文化傳播度。
3.范式轉變
傳統紋樣從古至今的主要使用方法是通過手工藝者繪制或雕刻于物體表面。在傳統紋樣的載體變化與制作效率提升之后,紋樣的使用形式能夠實現轉變,三維藝術作品得以創(chuàng)新。這里的三維并非僅僅是通過雕刻形成的起伏變化,而是將紋樣進行解構,提取出紋樣的不同層次,單獨制作后拉長作品的Z軸或轉變方向。打破傳統的思維方式,在平面轉向立體的過程中,實現視覺層面的升緯。
圖中所展示的正是基于侗族刺繡紋樣中的花朵紋樣創(chuàng)作的激光雕刻+木藝作品。將花朵紋樣的不同層級解構簡化,形成更為規(guī)整的幾何形狀,再將每一層級單獨進行Z軸維度拉長,使用激光雕刻軟件調整大小,打印出梯度變化,最后將所有層級重新組合。作品實現平面向三維的過渡,也使觀賞者的目光從二維的注視轉變?yōu)槿S的環(huán)視,觀賞者不同視角看到的作品樣貌各不相同,更加具有層級感和趣味性。紋樣解構和重構提供給傳統紋樣的現代使用全新的范式。
三、激光雕刻技術下的中國傳統紋樣活化策略
1.新時代的傳統紋樣文創(chuàng)
激光雕刻技術為著力點,通過激光雕刻技術對傳統紋樣的“活化”,將傳統紋樣進行現代化處理,提供更加豐富的藝術語言,推動傳統紋樣在現代藝術設計中,在產品生產上更大的活力和價值。例如“故宮建筑尺”采集故宮建筑群的建筑外觀,通過設計師簡化繪制,利用激光雕刻技術切割形成木制、竹制、金屬制等材質文創(chuàng)產品,將故宮建筑美學和歷史意義以現代技術快速形成符合現代生活且實用的文創(chuàng)產品。傳統紋樣本身就富有傳統美感和圖案化表現,只需稍加構思即可成為設計元素。制作出的現代文創(chuàng)產品能夠打破對傳統紋樣的固有印象,使附有傳統紋樣元素的物件進入現代生活,落實“讓傳統保護見人見物見生活”的理念。
2.新時代的傳統紋樣設計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考察時指出:“美術、藝術、科學、技術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隨后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指出:“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用跟上時代的精品力作開拓文藝新境界?!闭缈倳浰?,中國傳統文化的設計不應僅僅是對傳統藝術的傳承和手工制作,傳統藝術蘊含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底蘊,但不包含新中國的現代思維,藝術工作者要跟上時代的步伐,融合時代背景才能造就符合現代的新設計。
激光雕刻技術作為現代科學技術的重要成果,以其技術手段取中國傳統紋樣形狀構成,延續(xù)其傳統意義,賦予中國傳統紋樣現代含義。為中國設計師打開新時代中國特色設計的思路、為普通百姓普及傳統文化產品、竭盡全力將傳統藝術以現代手法繼承傳播,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以此實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技術賦能傳統文化的設計模式打開了一條可以實踐的去西方設計元素的中國特色設計道路,可以預見這是一個有未來有前途的賦能模式,我相信未來定能開拓藝術新境界。
四、結語
傳統紋樣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因中國發(fā)展而具有特殊性,激光雕刻技術為傳統紋樣的現代發(fā)展提供技術支持,它提供一種現代化,技術化的設計策略,使傳統紋樣的使用方式拓展,簡化傳統紋樣設計步驟。同時,其簡便靈巧的操作模式和現代化背景為中國特色設計的培養(yǎng)提供一定方向,引導更多藝術工作者能夠接觸傳統,推陳出新。
參考文獻:
[1]趙阿心.基于中國傳統圖案紋樣表現形式的類型分析[J].大眾文藝,2022(1):41-43.
[2]胡思敏.綜合材料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發(fā)展趨勢研究[J].美術大觀,2018(6):100-101.
[3]克萊爾.論美術的現狀[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