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蕾
路遙先生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直到今天,依然是社會小說暢銷榜的第一名。有人說這是塊“大骨頭”,一百多萬字很難讀完。路遙先生當年創(chuàng)作這部小說的時候,燃燒了生命中最為寶貴的六年多時間,到了創(chuàng)作中后期,他幾乎每一天都在熬夜寫作。
我對《平凡的世界》的記憶,是從小時候聽收音機開始的。中午回家吃飯的時候,爸爸不允許大家說話,端著碗,拿著筷子,一起聽收音機里播放的《平凡的世界》,據(jù)說當年收聽這部小說的有三億人之多。
多年以后,有無數(shù)個《平凡的世界》里那樣的主人公,從大山里、從小鎮(zhèn)上來到大城市,去闖蕩、去北漂,這樣的年輕人紛紛表述《平凡的世界》對他們?nèi)松挠绊憽?/p>
馬云說:“這部小說改變了我,否則我現(xiàn)在還在蹬三輪車。”導演賈樟柯說:“每次讀路遙的書,都是用眼淚來結(jié)束的,他傾訴的是一整片人群的心聲?!弊罱芑鸬亩钶x老師說:“每一次讀《平凡的世界》,都會不一樣,每一次讀都熱淚盈眶?!?/p>
《平凡的世界》的魅力到底在哪里呢?路遙先生在書里其實有表達,他說:“人們寧愿去關(guān)心一個蹩腳的電影演員的吃喝拉撒和雞毛蒜皮,也不愿意了解一個普通人波濤洶涌的內(nèi)心?!边@句話至今都會讓人非常有同感,因為一個平凡而普通的人常常會被生活的巨浪所埋沒,所以他們不被看見、不被關(guān)注??墒沁@樣的人難道就沒有價值嗎?想讓千千萬萬個普通人被“看見”,是路遙當時創(chuàng)作小說的原動力。
在他的筆下,“平凡的世界”是苦難的世界,也是一代一代年輕的人跟命運抗爭的世界。站在“平凡的世界”里不平凡地活著,還能充滿熱情地贊美世界,能夠帶著希望和勇氣堅持下去,這種思想和動力在哪個時代都是閃閃發(fā)光的,所以《平凡的世界》永遠不會過時。
故事發(fā)生在西北黃土高坡一個叫雙水村的地方,孫少平、孫少安兄弟是路遙筆下的靈魂人物。孫家家徒四壁,一貧如洗,老祖母年近八十,半癱瘓在炕上;上了年紀的父母親非常辛苦,土地里刨食,掙不了幾個錢,還要養(yǎng)活窮到骨頭縫里的一大家子。
書里有一句話:“黃河水總有清的一天,人也不可能窮一輩子?!边@叫心勁,孫少安就是個有心勁的能人。他的“能”來自于腳踏實地地勞作,不放過任何一次機會,因為他太想改變命運了。
有一部小制作的文藝片叫《隱入塵煙》,大家討論里面的男主角怎么什么都會干,小到養(yǎng)牲口,大到蓋房子,都自己動手,這就叫“能人”。這是生活的苦難帶給一個人的能力,所有的事,不等、不靠,也不抱幻想,全部都在自己的雙手上,行動力非常強,這樣苦難但能干的人不在少數(shù)。
路遙筆下的人物,都有這樣相似的命運。他們奮斗,最后又回到了起點,在歷史的大潮前,有時人好像顯得非常無力、脆弱和渺小。那生存的目標是什么呢?就是像孫少平和孫少安這樣,不斷地奔跑,讓自己適應時代的變化。
我喜歡路遙在《平凡的世界》里面說的一句話:“你應該在短暫的歲月里,真正活得不負眾愛。”
讓我們認真地來讀這本書,做一個在平凡的世界里不服氣、不愿意平庸地生活下去、不肯裝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