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璽凡 孔玉平 歐晗
“能夠讓戲曲進入課堂,我覺得比獲獎更有意義、更值得驕傲?!?月26日,記者在株洲八達小學見到了音樂老師賓妹,這已是她參與傳統(tǒng)戲曲進校園推廣工作的第六年。她帶出的一群“小戲骨”,讓傳統(tǒng)戲曲“燃”動校園。
2017年3月21日,八達小學正式成為湖南省戲曲傳承教育基地校,也是這一年,步入行政崗的音樂老師賓妹承擔起“戲曲教育基地校”的建設重任。
學生零基礎,師資跟不上,作為地方戲曲劇種的花鼓戲又鮮有系統(tǒng)的教學素材,擺在賓妹面前的難題每一道都很棘手。“多次與家長溝通后,我在自己授課的一年級挑選了15名學生作為種子選手組建戲曲社團,帶著他們從零開始學習花鼓戲。”賓妹的源動力,正是這群乖巧上進的孩子。
為了讓孩子們快速進入表演狀態(tài),賓妹最開始選取的都是朗朗上口的花鼓戲經(jīng)典唱段,先自學再教學?!懊總€人都能唱幾句,但他們年紀尚小,無法完全理解劇目的故事背景和人物設定,想要再深入學習,就遇到了瓶頸?!睍r逢2019年湖南省戲曲小梅花選拔展演活動,賓妹決定改編出一臺適合孩子們的戲劇,帶領(lǐng)他們登上大舞臺。
工作之余,賓妹全身心投入到了改編創(chuàng)作中。長達80分鐘的花鼓戲劇目《打銅鑼》,她反復推敲并寫出故事大綱,為社團里的每個孩子量身定制角色,進行集中訓練。帶著8分鐘的半原創(chuàng)作品《打銅鑼》,八達小學一舉斬獲展演金獎,15個小戲迷也終得蛻變,成長為名副其實的“小戲骨”。
從省級舞臺上回到校園后,賓妹看到了越來越多的學生對學習戲曲的渴望,“社團繼續(xù)帶,但推廣不能停?!彼c音樂教研組的老師們溝通后決定,在三年級推廣戲曲進課堂,并由劉光輝老師主編校本教材,全面進行花鼓戲教學。
如今在八達小學,孩子們愛唱花鼓戲的同時,更多了解到戲中的忠、孝、節(jié)、義,對學校傳遞德育文化起到了重要的推進作用。
“素質(zhì)教育應該是百花齊放而非一枝獨秀,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得到個性成長的機會,才是我們的初衷?!辟e妹始終堅信,悄悄播下的種子不但會結(jié)果,更會開滿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