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底,全世界有2870萬人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艾滋病毒耐藥性可能影響抗逆轉錄病毒藥物在降低艾滋病毒發(fā)病率以及與艾滋病毒相關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方面的有效性。
在向世衛(wèi)組織報告的30項調查中,有21項調查數據顯示,在開始接受一線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的人群中,對奈韋拉平或依法韋倫的治療前艾滋病毒耐藥性達到了10%以上。
在先前使用過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的人群中,對非核苷逆轉錄酶抑制劑類藥物的治療前艾滋病毒耐藥性通常高達3倍。
在感染了艾滋病毒的母親所生的嬰兒中,有近一半的嬰兒對一種或多種非核苷逆轉錄酶抑制劑具有艾滋病毒耐藥性。
對非核苷逆轉錄酶抑制劑類藥物耐藥性的全球流行率,強調了快速過渡到基于多替拉韋的更新治療方案的必要性。
為了阻止艾滋病毒耐藥性的傳播,所有全球利益攸關方都應促進艾滋病毒感染最佳治療藥物的可得性,支持堅持護理和最佳堅持治療,增加獲得和使用病毒載量檢測的機會,以了解艾滋病毒治療是否有效,并在確認治療失敗的情況下迅速更換治療方案。
在過去十年里,世界見證了在使用抗逆轉錄病毒療法方面的空前增加,這種療法挽救了數千萬艾滋病毒感染者的生命。到2021年底,全球約有3840萬艾滋病毒感染者,其中2870萬人正在接受抗逆轉錄病毒療法治療。
隨著艾滋病毒藥物使用的增加,出現了艾滋病毒耐藥性,近年來,其水平一直在穩(wěn)步提高。
艾滋病毒耐藥性是由艾滋病毒基因結構變化引起的,這種變化影響到藥物阻止病毒復制的能力。由于耐藥病毒的出現,所有抗逆轉錄病毒藥物,包括較新藥物類別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都有部分或完全失效的風險。如果不加以預防,艾滋病毒耐藥性可能危及用于治療艾滋病毒的藥物的療效,導致艾滋病毒感染人數增加以及艾滋病毒相關發(fā)病率和死亡率的提高。
對艾滋病毒耐藥性的監(jiān)測為各國提供了可用于優(yōu)化患者和人群層面治療結果的證據。世衛(wèi)組織建議各國定期對包括成人、兒童和青少年在內的不同人群進行具有全國代表性的艾滋病毒耐藥性調查。
世衛(wèi)組織《2021年艾滋病毒耐藥性報告》介紹了在制定有關預防、監(jiān)測和應對艾滋病毒耐藥性的國家行動計劃以及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開展具有全國代表性的調查方面取得的實質性進展。截至2021年,有64010的艾滋病毒高負擔國家制定了國家行動計劃。在2004至2021年期間,有66個國家采用世衛(wèi)組織推薦的標準方法開展了艾滋病毒耐藥性調查,有34個國家打算在今后兩年內開展艾滋病毒耐藥性調查。
有些人在開始治療之前就發(fā)現具有耐藥性。這種耐藥性可能是在感染時傳播的,也可能是在以前的治療過程中獲得的,例如婦女在服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以預防艾滋病毒母嬰傳播的過程中獲得的。
世衛(wèi)組織建議對開始或重新開始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的成人和開始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的初治嬰兒進行艾滋病毒耐藥性監(jiān)測,以供在選擇一線最佳治療方案時進行參考。
有高達10%的開始艾滋病毒治療的成年人可能對非核苷逆轉錄酶抑制劑類藥物具有耐藥性。在先前使用過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的人群中,對非核苷逆轉錄酶抑制劑類藥物的治療前艾滋病毒耐藥性通常高達3倍。18個月以下兒童和新診斷的艾滋病毒感染者中艾滋病毒耐藥性的流行率很高。根據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十個國家(2012~2020年)開展的調查,近一半新診斷感染艾滋病毒的嬰兒在開始治療之前對非核苷逆轉錄酶抑制劑具有耐藥性。
成人和嬰兒中非核苷逆轉錄酶抑制劑耐藥性的全球流行率強調了快速過渡到世衛(wèi)組織推薦的基于多替拉韋的治療方案的必要性。
病毒載量抑制(艾滋病毒治療的目標)是為了預防艾滋病毒耐藥性。當病毒載量得到抑制并得到保持時,艾滋病毒耐藥性就不太可能出現。在2015至2020年期間開展的14項具有全國代表性的調查中,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的成年人的病毒載量抑制水平普遍較高。在非洲,接受一線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的成年人的病毒載量抑制匯總結果為94%(95%置信區(qū)間92%~96%),接受二線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的成年人為84%(95%置信區(qū)間79%~88%)。在美洲,接受一線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的成人的病毒載量抑制匯總結果為81%(95%置信區(qū)間75%~87%),接受二線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的成人為70%(95%置信區(qū)間67%~72%)。
盡管使用強效藥物進行治療,甚至在堅持治療時得到支持,預計仍然會出現一些艾滋病毒耐藥性。在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的人群中,對獲得性艾滋病毒耐藥性進行監(jiān)測為抗逆轉錄病毒治療方案的最優(yōu)選擇和管理提供了有價值的信息。在接受基于非核苷逆轉錄酶抑制劑的抗逆轉錄病毒治療方法失敗的人群中,對常用非核苷逆轉錄酶抑制劑的耐藥性水平在50%~97%。
在治療失敗的人群中,艾滋病毒對非核苷逆轉錄酶抑制劑的高水平耐藥性強調了推廣病毒載量檢測和加強堅持就診并及時更換失敗治療方案的必要性。
幸運的是,各國正在迅速向成人和兒童使用含多替拉韋的治療方案過渡?;诙嗵胬f的抗逆轉錄病毒治療方法已被證明與極高水平的病毒載量抑制相關,并且不會導致在治療失敗的人群中產生同樣多的獲得性耐藥性。目前,關于出現對多替拉韋的艾滋病毒耐藥性的全球數據仍然有限。
世衛(wèi)組織建議各國對采用基于病毒載量實驗室方法或基于抗逆轉錄病毒治療診所方法接受抗逆轉錄病毒療法治療的成人、兒童和青少年進行獲得性艾滋病毒耐藥性的常規(guī)監(jiān)測。采用哪種方法取決于國家病毒載量檢測覆蓋率和個人數據去識別化人口統(tǒng)計信息的可用性。
很多生活在被認為艾滋病毒暴露風險高的環(huán)境中的人,每天都在為減少感染這種疾病的機會而服用藥物。世衛(wèi)組織建議將服用口服暴露前預防藥物作為預防艾滋病毒的一種補充選擇。
在服用暴露前預防藥物的人員中,尤其是那些堅持服用藥物的人員中,發(fā)生艾滋病毒感染的情況很少。不過,在盡管使用了暴露前預防但仍然感染了艾滋病毒的人員中,出現耐藥性是常見現象。由于用于暴露前預防和治療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之間出現耐藥性重疊,這可能會減少艾滋病毒治療方案。
為了監(jiān)測用于治療和預防的艾滋病毒藥物的持續(xù)有效性,世衛(wèi)組織建議各國開展具有全國代表性的調查,以監(jiān)測開始治療的人員、接受治療的人員以及使用了暴露前預防藥物并感染了艾滋病毒的人員之間的艾滋病毒耐藥性水平。
最大限度地減少艾滋病毒耐藥性的出現和傳播是更廣泛的全球應對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的一個關鍵方面,需要在政府所有部門和所有社會階層采取協調一致的行動。
世衛(wèi)組織《2017—2021年艾滋病毒耐藥性全球行動計劃》與《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全球行動計劃》和2021年最新版艾滋病毒耐藥性戰(zhàn)略是一致的,概述了國家和全球利益攸關方為預防、監(jiān)測和應對艾滋病毒耐藥性以及為保持在到2030年前實現艾滋病毒流行病控制全球目標方面持續(xù)取得的進展而應采取的關鍵行動。這些關鍵行動包括如下方面。
預防和應對 采取影響大的干預措施,以預防和應對艾滋病毒耐藥性,包括強調基于多替拉韋的抗逆轉錄病毒治療方案、監(jiān)測艾滋病毒護理服務的提供以及確保不間斷供應藥物的戰(zhàn)略。
監(jiān)測和監(jiān)督 從定期調查中獲得有關艾滋病毒耐藥性和艾滋病毒服務提供的高質量數據,同時擴大常規(guī)病毒載量和艾滋病毒耐藥性檢測。
研究和創(chuàng)新 鼓勵開展將在最大限度減少艾滋病毒耐藥性方面發(fā)揮最大公共衛(wèi)生影響的相關創(chuàng)新研究。
實驗室能力 支持和擴大使用病毒載量檢測,并建設監(jiān)測艾滋病毒耐藥性的能力。
治理和支持性機制 確保擁有國家自主權,采取協調一致的行動,開展宣傳和建立可持續(xù)的供資機制,以支持針對艾滋病毒耐藥性的行動。
(來源:世界衛(wèi)生組織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