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曉珊
雨大概是自然界中形態(tài)最豐富的精靈:點點滴滴,絲絲縷縷,傾盆瓢潑;雨也可能是自然之中最多面孔的演員:時而溫柔體貼,時而可愛頑皮,時而深情款款。雨有著萬種風情,而因了這雨的滋潤,世間景、世間人更顯多姿、多彩、多情。
季羨林《聽雨》
按常理說,我坐在那里,同一種死文字拼命,本來應該需要極靜極靜的環(huán)境,極靜極靜的心情,才能安下心來,進入角色,來解讀這天書般的玩意兒。這種雨敲鐵皮的聲音應該是極為討厭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
然而,事實卻正相反。我靜靜地坐在那里,聽到頭頂上的雨滴聲,此時有聲勝無聲,我心里感到無量的喜悅,仿佛飲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飄飄欲仙之感了。這聲音時慢時急,時高時低,時響時沉,時斷時續(xù),有時如金聲玉振,有時如黃鐘大呂,有時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有時如紅珊白瑚沉海里,有時如彈素琴,有時如舞霹靂,有時如百鳥爭鳴,有時如兔落鶻起,我浮想聯(lián)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風生筆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來,我也仿佛又溢滿了青春活力。
【高分技法】
以聽覺的感官角度,對雨打鐵皮的聲音進行細致入微的描寫,巧妙運用比喻、聯(lián)想等手法,道出作者聽雨時心中的喜悅和對春雨的喜愛之情,確實高明。選取一個恰當?shù)母泄俳嵌葘κ挛镞M行細膩深入的描寫,往往能使文字更飽滿。
汪曾祺《昆明的雨》
雨,有時是會引起人一點淡淡的鄉(xiāng)愁的。李商隱的《夜雨寄北》是為許多久客的游子而寫的。我有一天在積雨少住的早晨和德熙從聯(lián)大新校舍到蓮花池去??戳顺乩锏臐M池清水,看了作比丘尼裝的陳圓圓的石像(傳說陳圓圓隨吳三桂到云南后出家,暮年投蓮花池而死),雨又下起來了。蓮花池邊有一條小街,有一個小酒店,我們走進去,要了一碟豬頭肉,半市斤酒(裝在上了綠釉的土磁杯里),坐了下來,雨下大了。酒店有幾只雞,都把腦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腳著地,一動也不動地在檐下站著。酒店院子里有一架大木香花,昆明木香花很多。有的小河沿岸都是木香,但是這樣大的木香卻不多見。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嚴嚴的。密匝匝的細碎的綠葉,數(shù)不清的半開的白花和飽漲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濕透了。我們走不了,就這樣一直坐到午后。四十年后,我還忘不了那天的情味。
【高分技法】
汪曾祺先生由昆明的雨想到了寫下《夜雨寄北》的李商隱,想到了自己的昔日同窗,甚至想到了歷史上客死他鄉(xiāng)的陳圓圓……由眼前的雨聯(lián)想到的背井離鄉(xiāng)的人,這些都無一例外地激起了作者心中濃濃的鄉(xiāng)愁。作者表面寫雨,其實是借寫雨中景、雨中人來表達對故鄉(xiāng)的深沉思念,以及對時代和命運的感慨。這種借景抒情的手法很值得一學。
劉湛秋《雨的四季》
也許,到冬天來臨,人們會討厭雨吧!但這時候,雨已經化了妝,它經常變成美麗的雪花,飄然蒞臨人間。但在南國,雨仍然偶爾造訪大地,但它變得更吝嗇了。它既不傾盆瓢潑,又不綿綿如絲,或淅淅瀝瀝,它顯出一種自然、平靜。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變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幾乎不像春、夏、秋那樣富有色彩。但是,人們受夠了冷冽的風的刺激,討厭那干澀而苦的氣息。當雨在頭頂上飄落的時候,似乎又降臨了一種特殊的溫暖,仿佛從那濕潤中又漾出花和樹葉的氣息。那種清冷是柔和的,沒有北風那樣咄咄逼人。遠遠地望過去,收割過的田野變得很亮,沒有葉的枝干,淋著雨的草垛,對著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凈利落的木刻畫。而近處池畦里的油菜,經這冬雨一洗,甚至忘記了嚴冬。
【高分技法】
作者能在對比中敏銳地感受到冬雨的可愛之處并將它凸顯出來:與暴躁的夏雨、連綿的春雨相比,冬雨顯得平靜;冬雨不如其他季節(jié)的雨那樣斑斕,卻有一種特殊的溫暖;冬雨沒有北風的凌厲,而是多了一份柔和的清冷??梢姡瑢Ρ仁址ǖ某晒\用可以讓事物魅力盡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