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飲/整理
浙江大學張曦負責的項目。先是編纂《宋畫全集》,后來又擴展到‘中國歷代繪畫大系。不僅在浙江當?shù)?,還和海內外廣泛合作。
“四方風”是知名度極高的一件甲骨文文物。其曾系民國著名甲骨、青銅器收藏家、藏書家劉體智舊藏,1953年夏,售歸當時的中央文化部文物局,1958年,又由該局撥交給國家圖書館前身北京圖書館。
著名甲骨學學者胡厚宣先生曾對它進行考證、考釋,認為其“字體遒整,文氣古奧,文理通達,與杜撰不同,應屬武丁時期刻辭”,并在1944年發(fā)表了《甲骨文四方風名考》一文。
《棠湖詩稿》局部
宋刻本《棠湖詩稿》為岳飛孫子岳珂撰,為珍貴的宋刻本,為海內孤帙,被明代著名藏書家毛晉定為宋本甲等,書后有錢儀吉、錢駿祥、傅增湘等眾多名人的題跋。
《棠湖詩稿》收宮詞百首,旨在追思北宋東京文物典章之繁盛及圣君賢相之懿范;面對當時南宋偏安的半壁江山,寄托喪國哀思,以此來規(guī)勸當朝統(tǒng)治者效法北宋的文治武功,以振興國家。
《西樓蘇帖》局部
西樓蘇帖, 吳尚熹繪東坡居士像
宋拓西樓蘇帖冊是北宋文學家、書法家蘇軾的帖石拓本的集帖。內容為蘇軾29—66歲之間的行書、草書、楷書詩文、信札60余篇,其中有些可補《蘇東坡全集》之失遺,文獻及書法價值都很高。西樓是成都名跡,其刻石在明代已佚。此帖是宋人書,宋人刻、宋人拓,堪稱“下真跡一等”,歷經多位名家鑒藏,流傳有序,極珍稀。
西安博物院藏唐《妙法蓮華經》局部
這份敦煌藏經洞流傳下來的初唐經本,紙張細膩平滑,宛然如新。尤為難得的是,它的卷末能夠看到相當于現(xiàn)代“版權頁”的題記。由此一窺初唐時期制經的“四審三校”制度,每道程序,都需署名。
最早記述釣魚島屬于中國而非琉球的著作。在明嘉靖十三年,也就是1534年,第十一任冊封使陳侃奉命出使琉球王,回國之后在福建完成了這部著作。
《使琉球錄》表明,中國最晚在明代嘉靖年間就已發(fā)現(xiàn)釣魚島,并將其作為附屬島嶼進行管轄。這是一件發(fā)揮著重要政治功用的古籍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