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琪
讀書的樂趣,大概是可以進行無窮無盡的想象,直到這精神倉庫充實、安全,因而獲得飽足感。它讓我們跳脫出自己有限的生命,看見楓葉荻花,看見年年江月,看見自己的熱愛與虔誠,看見理想,看見一塵不染的初心。我們終將在人生的歷程中看見與書里似曾相識的部分,那一刻,我們會很平靜地面對。
巴金《我的“倉庫”》
蘇聯(lián)作家愛倫堡在一篇演說中提到這樣一件事情:衛(wèi)國戰(zhàn)爭期間,列寧格勒長期被德軍包圍的時候,一個少女在日記中寫著“某某夜,《安娜·卡列尼娜》”一類的句子。沒有電,沒有燭,整個城市實行燈火管制,她不可能讀書,她是在黑暗里靜靜坐著回想書中的情節(jié)。托爾斯泰的小說幫助她度過了那些恐怖的黑夜。
我最后一次讀完《雙城記》是一九二七年二月中旬在法國郵船“昂熱”上,第二天一早郵船就要在馬賽靠岸,我卻拿著書丟不開,一直讀到深夜。盡管對于一七八九年法國大革命,我和小說作者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幾十年來那個為了別人幸福自愿地獻出生命、從容走上斷頭臺的英國人,一直在我的腦子里“徘徊”,我忘不了他,就像我忘不了一位知己朋友。他還是我的許多老師中的一位。他以身作則,教我懂得一個人怎樣使自己的生命開花。
【高分技法】
巴金用了一組類比,把《安娜·卡列尼娜》和《雙城記》的最有力的靈魂展示出來。人生的大多數(shù)坎坷都有相似之處,我們也都會在困境面前感到害怕、不知所措,還好我們擁有書籍,那些讀過的書里散發(fā)出的光和熱會給我們帶來希冀,支撐我們勇敢走下去。
宗璞《樂書》
多年以前,讀過一首《四時讀書樂》,現(xiàn)在只記得四句:“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薄白x書之樂樂無窮,瑤琴一曲來熏風?!边@是春夏的情景,也是讀書的樂境?!熬G滿窗前草不除”一句,是形容生機盎然的自由自在的情趣?!艾幥僖磺鷣硌L”一句,是形容炎炎夏日中書會給人一個清涼世界。這種樂境只有在讀書時才會有。
作者寫書總是把他這個人最有價值的一面放進書里,他在寫書的時候,對自己已經(jīng)進行了過濾。經(jīng)常讀書,接觸的都是別人的精華。讀書本身就是一件聰明的事,也是一件快樂的事。陶淵明說:“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苯鹗@讀到《西廂記》“不瞅人待怎生”一句,感動得三日臥床不食不語。這都是讀書的至高境界。不只是書本身的力量,也需要讀者的會心。
【高分技法】
宗璞把讀書的快樂寫得很實在、具體。她擅長引用詩句,帶我們身臨其境地進入文字的世界去;她還引用名人名言,告訴我們那些讀之有物的文人們?nèi)绾蜗硎茏x書。看似不起眼的引用,不僅給文章增添了無窮的力量,也讓我們再次感受到書籍的魅力。
莫言《關(guān)于讀書》
我把班主任那幾本書和周圍十幾個村子里的書借讀完后,就反反復(fù)復(fù)地讀我大哥留在家里的那一箱子中學課本。普希金的《漁夫與金魚的故事》是在那上邊讀到的,安徒生的《賣火柴的小女孩》也是在那上邊讀到的。茅盾的《林家鋪子》、老舍的《駱駝祥子》、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郭沫若的《屈原》、曹禺的《日出》也都是在那上邊讀到的。讀了很多遍,過了許多年,書中的情節(jié)都牢記不忘。
我上學時不是個好學生,但讀書幾近成癡的名聲流播很遠。我家門檻上有一道光滑的豁口,就是我們?nèi)值苌贂r踩著門檻,借著掛在門框上那盞油燈的微弱光芒讀書時踩出來的。那時我額前的頭發(fā)永遠是打著卷的,因為夜晚就著燈火讀書,被燎了。
【高分技法】
莫言用平實的語言一一說盡他所讀的書,對于他讀書的“癡”,文章中的細節(jié)刻畫尤為讓人感動,無論是家門檻“光滑的豁口”,還是他讀書時“被燎的頭發(fā)”,都足以可見少年的赤誠之心。細節(jié)著墨雖不多,但最能打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