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燕
生命之路歷經(jīng)萬水千山,又因環(huán)境的不同而形態(tài)各異。有時我們痛恨周遭荊棘,因他人的否定而自我厭棄;有時我們被似錦繁花迷了眼,過分自負卻行有不得。我們不同,卻又相同地趨行在人生這條亙古的旅途中,茫然地尋求著生命的謎底,虔誠祈盼上天能給我們一個答案,卻忘了自己掌心里的兩件利器:自信和自省。
“你栽出千萬花的一生,四季中徑直盛放也凋零,”張懸這樣昂揚又默默地唱著,贊頌著那些真正因自信而從容執(zhí)著的勇者。他們不因他人的注視而膽怯,不因外界的否定而自我懷疑,不因世界的譏笑而自我厭棄,只是不疾不徐地揮舞著自己手中的旗幟,深窺內(nèi)心,而后堅定地行進。
在寫下“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樣的詞句時,蘇東坡剛剛完成了一次生命的突圍。一群宵小因嫉妒他的才華而圍罵誣陷,一時間鋪天蓋地的嘲諷摻著幸災(zāi)樂禍般的附和接踵而至,眾口鑠金竟也讓莫須有的罪名成了現(xiàn)實。朋友躲避,親人遠離,生活困頓,曾經(jīng)引以為傲的才華此刻變成了刺向自己心臟的利器。對常人來說的山窮水盡,對他來講卻似柳暗花明?!拔醿婋m老且窮,而道理貫心肝,忠義填骨髓,直須談笑于死生之際?!贝箅y之后,他這樣淡淡地描述自己的處境。他沒有為了可笑的自保就此掐滅或隱匿了自己的才華,他知道那只是流俗,而流俗不會真正肯定智者。我想這源于一種強大的自信,源于一種對自我的認可和對自身追求的肯定,這種肯定造就了從容,造就了大氣,造就了對周遭哄鬧的不理會,造就了更加成熟的自己。
然而東坡并非全無改變,他在寧靜中反省過去,發(fā)覺自己過分張揚自負的弊病,而后學會了內(nèi)斂與沉淀。他的自省,“不是一種走向乖巧的心理調(diào)整,而是一種極其誠懇的自我剖析”。
這種自我省察,是一種力量強大的自我突破。
孟子曾言:“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痹鴩壬踔翆ⅰ笆 敝蛔謱戇M家書代代流傳??梢娤热嗽谇昵氨阋延X察自省的魅力。通過自我省察,我們了解到自身的缺陷與不足,糾正自己行為的謬誤,而后臻于完美,止于至善。自省讓我們清醒,讓我們冷靜,幫助我們學會真正深刻地認知自己在海下藏匿的巨大冰山。通過自省,我們從自負中跳脫,從空中降落,從井底躍出,看到更廣大的世界,而后真正達到魯迅先生筆下“于浩歌狂熱之際中寒,于天上看見深淵,于一切眼中看見無所有,與無所希望中得救”的境界。
“我在山河間找路,用我短暫的生命貼一貼這顆星球的嶙峋一角?!币驗樽孕艓淼膹娜?,所以即使踏著荊棘,也不覺悲苦;因為自省帶來的突破,所以即使有淚可落,亦不覺悲涼。
(指導(dǎo)教師:丁智會/編輯:王冠婷)
評點
二元關(guān)系型作文該怎么寫,這篇文章提供了一種范式。作者由蕓蕓眾生的人生困惑自然引入行文關(guān)鍵詞“自信與自省”,接著從自信的勇者聚焦到蘇東坡身上,著眼于其在困境中以自信突圍,走向更加成熟與通達的自我。與此同時,作者還看到了蘇軾身上的自省意識,并以此過渡到對自省重要性的論述。行文過渡自然,清晰論證了“自信”與“自省”的聯(lián)系。行文語言豐富從容,富有表現(xiàn)力。長短句的交替使用,古詩文和名言的巧妙融入,給人以率性行文,圓潤無斧之感,彰顯了作者不凡的語言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