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恩村
“慢著火,少著水,柴火罨焰煙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時它自美?!泵棵柯牭竭@首《蘇軾請你吃東坡肉》,總有淡淡暖意浮上心頭。
我喜歡吃肉,更喜歡看奶奶燉肉的樣子,左手執(zhí)扇,右手執(zhí)筷,扇幾下火,攪拌一下罐中食材。漫長的時光里,守著一個瓦罐,一直重復(fù)這個動作,熱騰騰的氣息散發(fā)出說不上來的味道:茴香、八角帶著肉香,還夾雜著些許藥味,彌漫在空氣中久久不散。
浮光掠影間,依稀又看到了這幅溫情的畫面,聞到了記憶里獨特的肉香。我看到雞窩旁的那口老舊的井,石頭壘起的井沿漫上了苔蘚,井水拍打著井壁,若有若無的水聲蔓延開來,那是奶奶教我打水的地方,我們經(jīng)常坐在井邊的石凳上聊天。有時,她用清涼的井水洗豬肉,我經(jīng)常搗亂,把水灑得一地都是。院子里的狗朝著雞窩狂吠不止,新生的小羊崽“咩咩咩”地要奶喝。日子過得鬧鬧騰騰,但也盎然優(yōu)雅。
我在老家的時候,大部分時間是與奶奶一同度過。她長圓的臉蛋兒,眼眶凹陷下去,眼睛略有些渾濁,身材矮小。平日里,她和藹可親,話雖不多,但對人十分熱情。同她在一起的日子,我總是非常健談,調(diào)動著渾身上下的幽默細胞,口若懸河,機關(guān)槍掃射般的語句,妙語連珠,再配上夸張的表情和肢體動作,惹得奶奶捧腹大笑。無聊且煩瑣的燉肉時光,在歡聲笑語中,一晃就過去了。
燉完肉,從瓦罐中撈出來,起火下油鍋炒幾下。端出來的時候,肉塊兒鮮紅鮮紅,又亮又潤滑,方方正正的,還冒著熱氣。聞一聞,香氣四溢,隔著幾個院子都能聞到;咬上一口,味道鮮美,嫩嫩的,滑滑的,軟軟的,一點也不粘牙。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大概就是這樣。
品嘗著美味的燉肉,我又想起了那首燉肉歌,不禁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指導(dǎo)教師:龔于崴)
喝彩:小作者從一件小事入手,形象地描繪了“我”和奶奶共同生活過的一段時光,字里行間充滿幸福的感覺。全文層次清晰,語句流暢,畫面生動。小作者善于觀察生活,并能敏銳捕捉到生活中有意義的畫面,值得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