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貴
電視 劇《 長 安 十 二 時辰》曾為廣大觀眾所追捧,“神仙宰相”李泌也被大家熟知。坐落于南岳衡山風景名勝區(qū)煙霞峰腰的鄴侯書院為紀念歷仕四朝“神仙宰相”李泌而建,是中國最古老的民間書院。
《三字經》云:“泌七歲,能賦棋。彼穎悟,人稱奇。”“泌”乃唐朝李泌,時稱“天下第一神童”。他集儒、釋、道于一身,歷仕唐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官至宰相,封鄴縣侯,世稱李鄴侯,被譽為“神仙宰相”。李泌聰穎機智,淡泊名利,“四隱四起” “絕粒無家”,北宋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稱“此其大節(jié)可重者也”。
肅宗至德二年(公元 757 年),李泌遠離朝堂,來南岳衡山煙霞峰下結廬隱居,長達十二年。李泌隱居期間,避開政治旋渦,遠離權力中心,潛心研究《中庸》等儒家經典。端居室是李泌在此隱居時,肅宗下詔為其建造的讀書藏書之所。端居室亦稱明道山房,乃鄴侯書院的別稱。李泌身處斗室,心懷天下,參詳《周易》,研究《老子》,“用比興之文,行易簡之道,贊事盛圣,辨章品物,疏通以盡理,閎麗而合雅。”
“端居室”是李泌刻的中國最早的齋館印。家中藏書充棟,人送外號“書城”。所藏圖書均蓋“端居室”藏書印章。著名文學家韓愈,仰慕他藏書之富,曾作《送諸葛覺往隨州讀書》詩:“鄴候家多書,插架三萬軸。一一皆牙簽,新若手未觸?!绷粝隆班捄罴堋钡牡涔省?/p>
李泌在南岳衡山隱居期間與高僧高道交往密切,留下了“食芋得相”等傳奇故事。唐代明瓚禪師天寶年間在衡岳寺做雜役僧達二十余年,因生性灑脫不羈又撿食殘飯,綽號“懶殘”。當時李泌在寺中讀書,聽“懶殘”半夜誦經的聲音響徹山林,深覺此僧不凡,便去拜見?!皯袣垺庇至R又唾,李泌愈加恭敬。“懶殘”將吃剩的半塊煨芋給李泌,李泌連忙接過吃掉?!皯袣垺边@才說:“你謹慎少言,去做十年宰相吧。”得到點化的李泌,不久被召出山,后于貞元三年 ( 公元 787 年 )正式拜相。
李泌在南岳沐天地之精華,吸名山之靈氣,學道、學佛、學儒,儒、釋、道在他身上得到了融會貫通、和諧統(tǒng)一,淬煉了一位天才,造就了一位唐朝中興名相。李泌聰穎機智,淡泊名利?!熬邮碂o求飽,居無求安?!薄安涣x富且貴,于我如浮云?!鄙裣稍紫嗬蠲谔幹畯R堂,隱之名山,皆以蒼生社稷為重,舍小家為天下之大家,始終不貪官、不貪名、不貪錢、不貪色、不貪口腹之欲,真正做到了“絕粒無家”。
據(jù)《新唐書》記載,唐德宗要授予李泌集賢殿、崇文館大學士的頭銜,他只肯接受“學士”頭銜,堅決要求去掉“大”字。又據(jù)《資治通鑒》記載,社稷危難之時,李泌挺身而出,待叛亂平定,京師收復,他拒絕肅宗挽留,來到衡山煙霞峰下隱居,粗茶淡飯,著隱士服,過著普通僧人道士的日子。 “絕粒無家”是李泌終生淡泊清廉的真實寫照,對后世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李泌逝世后,其子隨州刺史李繁在南岳大廟左側建南岳書院以紀念。這是南岳最早的書院,也是中國最古老的民間書院。宋寶慶時,該書院遷至集賢峰下,改稱鄴侯書院。后多有變遷和重修。鄴侯書院開創(chuàng)了中國書院文化,南宋理學家胡安國、胡宏、朱熹、張栻等曾到此講學,講讀之風,盛極一時,湖湘學派由此發(fā)軔。清代曾國藩在《重修胡文定公書院記》中寫道:“天下之書院,楚為盛;楚之書院,衡為盛,以隸岳故也?!?938 年,周恩來等人來南岳參觀鄴侯書院,隨行的郭沫若留下了“猶有鄴侯遺址在,寇平重上讀書堂”的詩句。
鄴侯書院是中國第一家民間書院,幾經興替,越千年而書香不減,至今仍煥發(fā)光彩,為中國書院文化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如今的鄴侯書院已是南岳衡山風景名勝區(qū)內的廉潔文化基地之一,“神仙宰相”李泌一生清廉的美譽廣為流傳,眾多游人懷著對他的敬仰之情前來參觀學習。
(作者單位系南岳區(qū)紀委監(jiān)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