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姍
摘要:早期閱讀能力是幼兒成長與發(fā)展需要的重要能力之一。幼兒早期閱讀能力激發(fā)培養(yǎng)的越早,對他們口語的表達、理解能力的提升、溝通交流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我注重對幼兒早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讓他們樂在其中,讀出精彩,為今后的成長服務。
關鍵詞:早期閱讀語言表達培養(yǎng)策略
現在世界各國越來越重視幼兒的早期閱讀。幼兒早期閱讀習慣培養(yǎng)得越早,他們閱讀能力提升得越快,表達意思越清楚,更容易形成健全的人格。對于幼兒的早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我從以下4個方面著手。
一、環(huán)境生動有趣是幼兒早期閱讀興趣培養(yǎng)的前提
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對學生而言很重要。幼兒園是兒童語言發(fā)展的一個非常重要和關鍵的時期。幼兒只有想說、會說,有了閱讀的愿望和興趣,才能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才能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交到更多的朋友。
自由、寬松、溫馨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和主題鮮明、圖文并茂的環(huán)境素材能激發(fā)幼兒閱讀的興趣,使其更愿意與老師、其他小朋友、家長交流。因此,我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讓他們在美好溫馨的氛圍中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為他們入小學做好準備,為他們終身樂于閱讀做準備。
首先,環(huán)境溫馨。教室擺放成圓桌式,相互之間都能看到,便于交流;圖書以繪本為主,圖文并茂,便于孩子們形成表象。教室及園內其他設施上可以張貼醒目的文字標牌,比如草坪邊插上牌子,上面寫“我怕疼,不要拔我”,并用卡通形式展示內容,圖文并茂。這不僅激發(fā)了幼兒閱讀文字的興趣,還培養(yǎng)了他們的環(huán)保意識。幼兒通過圖畫、標牌、物品提示,形成了表象記憶,有利于早期閱讀興趣的激發(fā)。
其次,板塊引人入勝。色彩鮮明、優(yōu)美的圖畫讀物能吸引幼兒閱讀的興趣。如幼兒喜聞樂見的《小貓釣魚》的故事,使用不同圖片配上文字說明來展示(因圖片過多,排版無法全部呈現,故圖片采用文字簡介)。
小貓釣魚全景:貓媽媽帶著小貓到河邊釣魚;一只蜻蜓飛來了,小貓看見了,放下魚竿就去捉蜻蜓;小貓又撲又跳,沒有抓住蜻蜓,空著手回到河邊,一看,媽媽釣著了一條大魚;小貓剛拿起魚竿,這時,飛來了一只蝴蝶,小貓連忙去捉蝴蝶;小貓東追西趕,沒抓住蝴蝶,回到河邊看到媽媽又釣著了一條大魚;小貓垂頭喪氣地說:“真氣人!我怎么一條小魚也沒釣著???”;貓媽媽說:“釣魚就是釣魚,不要三心二意的,一會兒捉蜻蜓,一會兒捉蝴蝶,怎么能釣得上魚呢?”;小貓聽了媽媽的話,就一心一意釣魚;蜻蜓又飛來了,蝴蝶也飛來了,小貓就像沒看見一樣,不一會兒,它也釣著了一條大魚。
圖片配上簡短的詞語總結(釣魚、蜻蜓、蝴蝶、一心一意、三心二意),幼兒不光想讀,而且樂讀。在幼兒讀過之后,先讓他們說說圖文的內容,再提問為什么小貓一開始釣不著魚,后來能釣著呢?孩子們都能說出原因,最后拓展提問“你們平時有這樣的行為嗎?今后該怎樣做呢?”讓他們樹立起今后無論干什么事都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的意識。
最后,各種標志圖文并茂。在學校,把幼兒每天接觸的東西上都寫清名稱,配上色彩鮮明的圖畫,并有意識地引導幼兒注意。門上貼著“門”字,并提醒“注意碰頭”“上課進門前要喊報告”;樓梯旁寫“靠右慢走,不推搡”;滑梯邊標上“安全第一”。幼兒置身在圖文并茂的世界中,長期耳濡目染,不光加大了識字量,還對閱讀產生了更大的興趣。
二、材料形象生動是幼兒早期閱讀興趣培養(yǎng)的基礎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指出:為幼兒提供豐富、適宜的低幼讀物,經常和幼兒一起看圖書、講故事,豐富其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進一步拓展學習經驗。
幼兒早期閱讀內容選擇要以色彩鮮明、形象生動、文字準確優(yōu)美的畫報、兒童連環(huán)畫、卡通畫等材料為主。小班利用實物卡片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香蕉、蘋果、猴子等簡單的圖片孩子一目了然,老師再引導孩子識字;隨后將圖片和具體實物相結合讓孩子對閱讀保持旺盛濃厚的興趣。中班選取《熊出沒》《葫蘆娃》《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等,這些讀本圖文并茂、淺顯易懂。大班則可以不局限于課堂和讀物,社會才是大課堂。路口“紅燈停,綠燈行”既是讀記的積累,更是行動的體現。在醫(yī)院、商場、大街上“戴口罩”,孩子認識到這不是強制要求,而是防止疾病、控制疫情的必要。
另外,選擇適合表演、角色游戲的繪本或圖書的內容。在幼兒理解后再進行角色表演,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如在中班語言活動《月亮的味道》中,我先設置了以下問題:
[低層次問題]認知性問題
圖上都有哪些角色?
它們都在干什么呢?
[中層次問題]理解性、發(fā)散性問題
動物們,比如長頸鹿、烏龜與大象都采取了哪些辦法去夠月亮?
它們夠月亮的時候,月亮在想什么?
[高層次問題]歸納、總結與創(chuàng)造性問題
動物們最后如何夠到月亮的?
小動物們認為月亮的味道如何?
你認為小魚的想法合理嗎?為什么?
因為問題設置具有層次性,他們愿意說,也能大膽說。交流回應時我從幼兒的視角觀察和分析,與幼兒建立情感共鳴,讓他們感受到老師是發(fā)自內心鼓勵他們、關愛他們、欣賞他們的。對表現突出的幼兒在其腦門上畫“月亮”;對一開始表現不好,后來在其他小朋友或老師的幫助引導下能說出“月亮的味道”(哪怕回答得幼稚)的幼兒也給予唱歌點贊;對沒有想起來的幼兒我也兼顧到,鼓勵他們不要氣餒,老師和小朋友期待下面的精彩表現。最后我和中班的小朋友們利用道具,在課堂上演繹了《月亮的味道》。那“月亮的味道”久久回蕩在我和孩子們的心中。
三、形式多樣新穎是幼兒早期閱讀興趣培養(yǎng)的磁石
早期閱讀的形式多樣化,會像磁鐵一樣牢牢把幼兒吸住。因此,我通過多種手段,開展多類早期閱讀活動。
第一,成長展示天地。在活動室里,展示幼兒成長不同時間的照片,讓他們介紹是什么時間照的,容貌變化,喜歡什么等,因為這是他們耳熟能詳的事,所以他們說得頭頭是道;展覽室里可以展示他們的“作品”,繪畫、剪紙、手工制作、寫的字,讓大家參觀,分享孩子的成果;讀書、講故事比賽更是能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老師適當的鼓勵,更加能調動和激發(fā)他們早期閱讀的興趣。
第二,適時點撥引導,誘發(fā)探究。在中班語言活動中,幼兒的回答接近正確答案時,教師應及時予以點撥和追問,促使幼兒深層次思考。在中班語言活動《小兔怕怕》中,我利用謎語“耳朵長長,尾巴短短,三瓣嘴,喜歡吃胡蘿卜,蹦蹦跳跳”來引發(fā)幼兒猜測,激發(fā)幼兒好奇心,隨后引導其自由談論。引入謎底后,再一次發(fā)問:為什么小兔子叫“怕怕”?隨后陸續(xù)播放課件的第一段與第四段,幼兒知道了小兔“怕怕”名字的由來。在媽媽的幫助下,小兔已經變得非常勇敢了,而且有了新名字,并讓孩子交流小兔子的新名字。在感知到幼兒形成了“害怕、勇敢”的意識時,我抓住時機,引導幼兒思考:“在生活中,你害怕哪些場景?”“你以怎樣的方式讓自己變得勇敢呢?”然后交流分享,教師回應總結。原來他們怕打雷,只要家人陪伴就不怕了,且自己也嘗試著克服;他們怕小伙伴不和他們玩了,我們要引導孩子們相互團結關愛;他們回家怕小貓小狗受傷或走丟了,在他們的眼中,小動物是那么的可愛;他們怕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整天只關注手機,只有抖音,原來家人的問候陪玩才是最好的愛……
第三,游戲閱讀。喜歡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在培養(yǎng)幼兒閱讀興趣中我采取了“看圖識字”“認字識人識物”“開火車”等游戲來培養(yǎng)幼兒早期閱讀興趣。在認識“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時,我先采用兒歌的形式來讓孩子識記;然后觀察圖畫加深認識;最后“以字認人”。學動物字詞時,先問孩子的屬相是什么,然后模仿動物的形態(tài)動作讓他們猜,之后利用道具表演,一時課堂成了閱讀、識記、成長的樂園。
四、家園形成合力是幼兒早期閱讀興趣培養(yǎng)的后盾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在孩子早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方面的作用無人能替代。家長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來培養(yǎng)和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
讀物適宜,親情共享?!洞箢^兒子和小頭爸爸》就是很好的閱讀材料,它由多個故事組成。兒子長著一個大腦袋,又頑皮,又討人喜愛;爸爸的頭特別小,總是陪兒子一起瘋玩,又機智百出;媽媽勤勞,特別善解人意。他們家庭溫馨,生活中充滿了歡聲笑語?!洞蠡依恰返墓适伦尯⒆有纬闪苏_的是非觀,認識的人要勇于承認錯誤,并且還要想辦法解決問題。《兩個人的小屋》告訴孩子即使家再小,只要充滿愛,就到處是溫馨、快樂。《會叫的大皮鞋》更是妙趣橫生,激發(fā)孩子豐富的想象力……
這樣有意義、有價值的閱讀材料與形式不僅拉近了親子關系,還培養(yǎng)了孩子良好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
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在早期閱讀活動中,家長的模范帶頭作用很重要。當家長一到家抱著手機不放松,抖音刷個不停,孩子能好好地閱讀嗎;當你在打麻將的時候,手機扔給孩子,你是沒人打擾了,可孩子卻沉迷于游戲中去了;你亂扔垃圾、闖紅燈的行為,都是負面教材……所以家長們多抽時間陪陪孩子。陪孩子參觀紀念館,看到的不光是歷史,激發(fā)的是孩子閱讀興趣,樹立的是孩子的理想志向;玩得快樂的同時,也加強了孩子的識字量,使他們有了一些規(guī)則意識;買再多的玩具,也買不來真正的快樂,買不來歡聲笑語,買不來閱讀興趣的養(yǎng)成。親子閱讀是因,他們將來讀出精彩,樂在其中是果。
家園合力,閱讀樂讀。學校要和幼兒園密切聯(lián)系,為幼兒早期閱讀的養(yǎng)成保駕護航。我把班級的每個幼兒都登記在冊,上面詳細記錄了姓名、性別、出生年月、住址、聯(lián)系方式、身高、喜歡的顏色、愛吃的食物、興趣等。我關愛每個幼兒,尤其是父母在外打工的孩子我更是與他們溝通,要求他們平時多打電話、發(fā)抖音、發(fā)視頻聯(lián)系,了解孩子的看法想法,為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鼓掌加油。我也經常和家長聯(lián)系了解幼兒在家的表現,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為他們在家在外的進步點贊。在一次“自學字詞本領展示課”上,程悠悠小朋友的閱讀識記方式和效果激勵了全班小朋友。程悠悠小朋友奶聲奶氣地在課堂上說她不光認識了好多種西瓜,還會寫“西瓜”兩個字呢。原來她昨天跟隨爸爸到自家的西瓜地里,親眼看到了西瓜,用她的話說,西瓜好多好多,一地呢,大的、小的、圓的、不圓的,皮有黑的、花的、說不上來的,她還用手拍拍這個,拍拍那個,抱一個小的就要爸爸打開吃。睿智的爸爸從口袋里掏出帶有西瓜實物和文字的卡片,聯(lián)系當前的西瓜讓孩子說西瓜的形狀、顏色,后問孩子“以后能不能不看西瓜圖片,就能認識這兩個字”,結果孩子,一邊拿圖片放在地里的西瓜上,一邊嘴里念念有詞,就有了現在課堂上程悠悠神采飛揚的表現,我們仿佛看到了她后來吃西瓜把肚皮撐得滾圓的情形。雖然“西瓜”兩個字歪歪扭扭,但那興趣和方式像播下了種子,我相信將來會結出更多更大的“西瓜”。
家園合力,我們同心協(xié)力,一定會激發(fā)幼兒的早期閱讀興趣。
總之,早期閱讀是幼兒成長的精神食糧和進步的階梯。我們以豐富多彩的早期閱讀活動引路,培養(yǎng)幼兒閱讀的興趣,讓他們讀出精彩,樂在其中。
責任編輯:趙瀟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