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麗
讀名人傳記,能激發(fā)人志氣。本期好書薦讀以“是傳記,也是傳奇”為主題,推薦人物傳記類書籍,于歷史的浩瀚煙海中,與偉大靈魂對話,感悟他們的傳奇人生,從中汲取汩汩智慧和前行的勇氣。以生命照亮生命,以力量傳遞力量。
雨絲清靈的夏夜,于微涼的寧謐中,讀罷吳運鐸同志的《把一切獻給黨》,五感交雜,心潮澎湃不已。把一切獻給黨,多么懇摯動人的誓言!作為新中國兵器工業(yè)的開拓者,新四軍兵工事業(yè)的創(chuàng)建者,吳運鐸將畢生豐沛的熱情和精力都奉獻給了他鐘愛的兵工事業(yè)。而這本嘔心瀝血式的自傳《把一切獻給黨》正是吳運鐸奇崛人生的生動詮釋和真實寫照。
《把一切獻給黨》共分為十五個篇章,風雨浮沉,動情以敘,回顧了作者命途多舛而又振奮雄奇的一生。作者的敘述腔調波瀾不驚,褪去了流麗的技巧,筆法簡明暢達,文風樸實磊落、自然恣肆、不蔓不枝。他的故事是以深情和血淚織就,但呈現(xiàn)在語言上卻是脫然恬淡而又清邃深摯,讓人仿佛能從那些文字里觸到溫熱的血與淚,而那種直抵生命本真的表達,又將作者的性情風貌與精神光輝流露盡凈。
全書彰顯了堅定不朽的共產(chǎn)主義信仰。共產(chǎn)主義信仰是指引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燈塔,是支撐他們浴血奮戰(zhàn)戰(zhàn)勝艱難險阻的偉大力量。吳運鐸參加新四軍時,本想上陣殺敵,因為當過工人懂機器,軍工部派他去修槍支造彈藥,并告訴他在后方生產(chǎn)槍炮彈藥一樣是革命。吳運鐸懷揣著堅定的理想信念,隨兵工廠從皖南到蘇北,再到淮南,然后轉戰(zhàn)淮陰、沂蒙山,后又渡海到東北的大連,他始終全身心投入研制生產(chǎn),焚膏繼晷,從未懈怠,為革命事業(yè)燃燒了自己的一生。
生命不息,奮斗不止。吳運鐸用他的一生踐行著一個共產(chǎn)黨人對信仰的堅守和執(zhí)著。他為試制各種彈藥,先后數(shù)次嚴重負傷,砸壞了左腿,炸斷四根手指,炸瞎了左眼,身上留下了無數(shù)大大小小的傷疤。戰(zhàn)爭的殘酷、生活的蹇窘、身體的殘缺,并沒有銷蝕和泯滅他對革命的熱望。他一面頑強地與傷殘作斗爭,一面如饑似渴地學習,傷未痊愈,就又重返戰(zhàn)斗崗位。因為對共產(chǎn)主義的信仰,共產(chǎn)黨人挺立起了不屈的脊梁,他們前仆后繼,舍生忘死,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化危難為安寧,化瘡痍為欣榮,以絢爛堅貞的一生詮釋著把一切獻給黨的真諦,以超然忘我的生命范式綻放出了信仰的光芒。
昭昭紅心永向黨,甘將熱血沃中華。吳運鐸始終保持著對黨的無限熱愛和忠誠。他在書中說道“只要我活著一天,我一定為黨,為人民工作一天?!弊肿譂L燙,袒露出一顆熾烈澄澈的赤子之心。讓我憶起自己入黨的那天,莊嚴的宣誓儀式、鏗鏘的入黨誓詞,使我內心的波濤久久激蕩。那一天,皎潔的信仰之花在心間悄然綻放;那一天,年輕的胸膛裝下了黨、裝下了人民!
歷史長河滾滾向前,那個戰(zhàn)火紛飛、風雨如晦的時代遠去了,此刻,我卻在這本熱血之書中與它相遇,在那些激揚誠摯的文字里與它對望,我感到時代的偉大和自我的渺小,感到一代代革命先輩如大江大河般奔騰不息的強大生命力,他們與命運抗爭的崇高勇氣及擔荷人民苦難的偉大情懷深深震顫著我的心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