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
站點:武夷山
種類: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chǎn)
位置:福建省北部武夷山市西南
關鍵詞:丹霞地貌、三十六峰、九曲溪、大紅袍
徐霞客先后五次到此考察,評其峰為“此峰固應第一”;理學泰斗朱熹在此講學,傳播“朱子理學”;而陸游在此流連忘返,留下諸多名詩。迷人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讓武夷山獨步華夏東南。
武夷山座落于福建省北部武夷山市西南,是閩北名山中獨特的碧水丹山。
典型的丹霞地貌、縈回環(huán)繞的九曲溪,再加上神秘的古閩越文化,使其成為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遺產(chǎn)保護地,每年吸引著大批游客前來觀光旅游。
碧水丹霞
武夷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地殼經(jīng)過抬升產(chǎn)生斷裂,形成無數(shù)的裂隙。流水、風化和重力在漫長的時間里成為偉大的雕刻家,逐步塑造了武夷山脈中千姿百態(tài)的丹霞地貌。
現(xiàn)在,讓我們乘一葉竹筏,沿著九曲溪順流而下,在清風拂面、溪水潺潺中,感受這幅自然天成的山水畫卷。
武夷有山
武夷山的美在于山。丹霞地貌的武夷山巧布著“六六奇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巖”,每一峰,每一洞,每一巖,都將靈秀、奇詭、俏麗演繹得精彩紛呈。
大王峰
大王峰又名沙帽巖、天柱峰,遠遠望去,整個山體就像是古代官員戴的烏紗帽,有著王者般的威儀,因而得名。
大王峰屹然高聳,氣勢磅礴,遠觀如擎天巨柱,有著“仙壑王”之稱。峰頂有升真觀、通天臺、禮斗壇、投龍洞、張仙巖、徐仙巖等古代遺址。
站在山頂俯瞰,可將武夷山的千巖萬壑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
天游峰
天游峰被稱為“武夷第一峰”,是看日出的首選地。天游峰日出的特色便是“云?!?。
早晨陽光剛剛出現(xiàn)之時,白茫茫的煙云,彌山漫谷,風吹云蕩,起伏不定,猶如大海的波濤,洶涌澎湃。
天游峰上有座一覽亭,瀕臨萬丈懸崖,抬頭似能觸天,俯首又將武夷山水盡收眼底,是一處絕好的觀景臺。倘若選在雨后初晴或者晨光熹微的時候登臨此處,便可見云海茫茫、氣象萬千,仿佛置身于蓬萊仙境一般,天游峰之名便是由此而來的。
玉女峰
玉女峰是武夷山最秀麗的山峰,因山體酷似亭亭玉立的少女而得名,是武夷山的象征。玉女峰峰頂花團錦簇,就好像美麗的少女戴著五彩繽紛的花環(huán)一樣。玉女峰周圍主要景點有仙榜巖、仙館巖、大王峰、鐵板峰、鏡臺、水光石等。
武夷有水
武夷山的秀在于水。武夷山麓中有眾多的清泉、飛瀑、溪流等,山環(huán)水轉,水繞山行,流水潺潺,如詩如畫,別有一番風情。
九曲溪
若說武夷山之靈性所在,不能不提九曲溪。九曲溪發(fā)源于武夷山主峰,曲折于武夷山的三十六峰、九十九巖的幽谷峰巖之間,蜿蜒十公里,三彎九曲,山環(huán)水繞,故得其名。
乘一葉竹筏穿梭于山水之中,如融入仙境,仰觀群峰巖崖,可謂“曲曲山回轉,峰峰水抱流”。
青龍大瀑布
青龍大瀑布是一處全長兩百多米的瀑布,氣勢很是雄偉壯觀,周邊植被茂盛,樹木蔥郁。
水簾洞
水簾洞為武夷山七十二洞之ー。在水簾洞的洞口,兩股飛泉從一百多米的山巔傾瀉而下,宛若兩條游龍噴射龍涎,又像兩道珠簾從長空垂向人間,故又稱珠簾洞。水簾洞不僅是風景勝地,而且是道教勝地,有“洞天仙府”之稱。
武夷有人文
白云禪寺
白云禪寺又名白云庵,位于白云巖的峰腰。寺廟傍崖臨溪而建,形態(tài)猶如一座懸空廟。
武夷宮
武夷宮又名會仙觀、沖佑觀、萬年宮,座落在大王峰南麓,是歷代帝王祭祀武夷神君的地方,也是宋代全國六大名觀之一,至今有一千多年歷史,是山中最古老的宮觀。
武夷宮里面有博物館、柳永紀念館、萬春園、止止庵。
武夷有茗
品大紅袍
到武夷山,不品一杯大紅袍,豈不是枉來一次!
武夷山大紅袍是武夷山最負盛名的茶,被譽為“茶中之王”。它生長在九龍窠內(nèi)的一座陡峭的巖壁上,名聞海內(nèi)外,是武夷巖茶中品質(zhì)最優(yōu)異者。
《印象大紅袍》
《印象大紅袍》是以武夷山為地域背景、以武夷山茶文化為表現(xiàn)主題的大型實景演出,帶大家全方位欣賞秀美山水與武夷山茶文化的故事。如果你來到武夷山,第一個晚上一定要把時間留給《印象大紅袍》,它將把這青山綠水的無限魅力向你娓娓道來。
漢代閩越王城遺址
閩越王城又名古漢城,位于武夷山南麓。
始建于公元前202 年,是西漢初年閩越王無諸受封于漢高祖劉邦時營建的一座王城。閩越王城是武夷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chǎn)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南方保存完整的重要考古遺址之一。
如果你看膩了城市里的風景,那就來武夷山一游吧,一覽山水之美,盡享自然之趣,豈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