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靜,評論家,作家,現(xiàn)就職于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出版專著《韓少功論》、評論集《肚腹中的旅行者》,《我們這個時代的表情》《在結束的地方開始》《徽章與證詞》,小說集《集散地》《清歌》。
青年作家三三近年來的創(chuàng)作,從之前的多變、鬼魅、實驗,走向平實和深入,當然這些都難掩其小說中飛揚和靈動?!缎亲蛞褂謻|風》寫的是過氣明星喬喬的故事,其跌宕起伏的過往以及層層疊疊的心靈世界,讓我們想起文學中眾多熠熠生輝的“個人”形象。針對這篇小說,賀嘉鈺在《喬喬的七次轉身》一文中梳理出時間長河中的多面喬喬,明亮、黯淡、油滑、清爽、失意而一直堅持,散發(fā)著復雜的氣息,在真誠與偽飾之間擺蕩,在油膩與不凡之間徘徊,在窘迫與自尊之間游走。岳雯在《凝視夢境》一文中,讀出了一個類似的喬喬的形象,在狷介與真誠之間來回擺蕩,永遠都在對自己進行精神剖析、慣于對他人表白自己。但岳雯指出了喬喬及其同一家族人物形象的癥結,喬喬們的剖析有時候可能僅僅是一種姿態(tài),停留在一個層面上,絲毫沒有深入的可能,他們沒有能力與他人、時代建立更深入的實質性的精神聯(lián)結。除此之外,岳雯更看重三三由《小樓昨夜又東風》所展示出的小說模型:在生活的一眾混沌性細節(jié)中挑選出某一個,施加敘事的魔法,充盈象征的汁液。小說的細節(jié)指向抽象,引導我們進入小說人物的內在世界和對生活核心真相的把握與揭示。賀嘉鈺同樣對三三小說的基本架構贊賞有加,她認為這部小說是從細小動作和細微神情里伸向精神、存在、終極意義的叩問。
閱讀小說是一次縮略的過程,有時候也是一次讀者占有和自我創(chuàng)造的旅程。賀嘉鈺在小說本體之外,看到了有關命運、尊嚴、欲念和時間的命題,人之為人的根本都在喬喬的身上被展示出來。而岳雯關注的則是小說中“我”與喬喬的鏡像關系。大大小小的宴飲中,在對喬喬故事的敘述中,隱現(xiàn)的是“我”的逃逸與夢想,“我”與喬喬的每一次宴飲,都是給自己造的一場夢。“我”對于喬喬的持續(xù)的充滿熱情的關注,是對夢的凝視與渴望,“夢”才是小說層層涂抹的底色,“我”與喬喬都是夢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