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記憶的危機:天涯社區(qū)消亡以后

      2023-07-26 03:42:42趙佳佳
      南風窗 2023年15期
      關鍵詞:天涯

      趙佳佳

      現(xiàn)年24歲的天涯社區(qū)顯然已經(jīng)老了。

      曾在新世紀頭十年輝煌鼎盛的“全球華人網(wǎng)上家園”,如今因無力支付拖欠電信公司的機房費用,已關閉服務器兩月有余。

      它攜帶著接近200TB的數(shù)據(jù),像泰坦尼克號那樣驟然沉落在海底,連帶著許多時事洞見、格律詩的韻腳、觀念大戰(zhàn)的硝煙、俊男靚女征婚啟事、一萬帖雞毛蒜皮一起,盡數(shù)失去音信。

      這是一場與記憶相關的災難。

      有網(wǎng)友因此“傷心透了”,他曾在上千個帖子和上萬張圖片里,記錄了每月的工作安排、未來的人生規(guī)劃、城市的發(fā)展變遷,還有“家鄉(xiāng)從無到有的大公路”。他難過得大罵:“說關就關了,怎么這么沒擔當?!鄙頌槟赣H的網(wǎng)友,在天涯上記錄了孩子從出生80多天至今十多年的成長點滴。她原本想要把多年的記憶打包成送給小孩的成人禮,而服務器關閉后,她只能期待“奇跡發(fā)生”。

      作家楊本芬的女兒章紅,甚至是“慌不擇路”地跑到微博上去求助:“得知一個噩耗,天涯社區(qū)關閉了,我媽媽寫了好多東西在上面,這下全都消失了。有沒有天涯內(nèi)部人員可以幫忙調(diào)出我媽的所有帖子和博客文章?”

      沒有人曾提醒他們,互聯(lián)網(wǎng)產(chǎn)品會失敗,服務器會關閉,你曾經(jīng)記錄下的值得珍視的一切,都有可能消失。

      章紅早就知道,在這世上,萬事萬物變動不居,但如今她才真實地體驗到了這種因記憶的喪失帶來的驚慌。由此,天涯社區(qū)的關閉成為她口中“一個巨大醒目的注腳”,用以詮釋我們面臨的一種無法回避的、嚴峻的現(xiàn)實。

      蝴蝶效應

      章紅沒料到,4月25日那天她在微博上發(fā)出的一聲呼喊,最終會像亞馬孫河流域的一只蝴蝶扇動翅膀那樣,在不久的將來引發(fā)一場颶風。

      最先接收到訊號的人是宋錚,曾經(jīng)的“小黑”,如今的“老黑”,天涯社區(qū)的頭號網(wǎng)友兼第一名員工。他被網(wǎng)友召喚去章紅的微博評論區(qū),面對“天涯的帖子還能不能調(diào)出”這個問題,他回應道:“應該可以(搶救回來),不過可能還需要時間。”

      2000年,原本在一家輪胎公司做橡膠的工科男宋錚,接住了天涯老板邢明拋來的橄欖枝,決定跳槽成為天涯社區(qū)的第一名全職員工。他在天涯工作的那十年,正是這個網(wǎng)絡社區(qū)深刻影響中國社會精神面貌的一段時期。

      后來離開天涯十多年的宋錚,對于天涯服務器關閉的消息只持觀望態(tài)度。他了解天涯,也了解天涯的老板邢明,他知道這個社區(qū)走向衰亡有其必然性。但就在他看見章紅求助信息的時刻,一些不知名的情緒重新開始主導他的意志。

      “我覺得網(wǎng)友想要把數(shù)據(jù)保留下來是應該的,只要能找回的,都應該給人家找回來?!?/p>

      在他給出回應以后,媒體開始爭相報道。5月上旬,宋錚在天涯認識多年的好友扶蘇也給他打電話,要他站出來“振臂一呼”,重啟天涯。

      扶蘇說,老哥,只要你站出來,剩下的事我?guī)湍戕k。

      他只花了很少時間就下定了決心,首先說服邢明給了他這場行動的授權(quán),搞清楚了重啟天涯服務器最少需要300萬元這個基本事實,然后運用他的媒體人思維,制定了“抖音直播七天七夜重啟天涯”這個話題。

      他們的思路很清晰。扶蘇是金主,負責出錢,而宋錚是一面旗幟,主要任務是要像虹吸效應那樣把愿意出力的天涯網(wǎng)友聚集起來。直播開始的時間定在5月28日,為了不讓天涯的話題熱度散失,他們并沒給自己留下太多籌備時間。

      在動員前員工和老網(wǎng)友們加入行動的時候,宋錚用以煽動大家的說法是,天涯社區(qū)其實并不屬于天涯公司,而是屬于全體天涯網(wǎng)友。

      大家聽到都覺得太熱血,太“燃”了。

      他知道這個社區(qū)走向衰亡有其必然性。但就在他看見章紅求助信息的時刻,一些不知名的情緒重新開始主導他的意志。

      直播真正開始的那些天,中關村創(chuàng)業(yè)大街上的昊海樓二層人聲鼎沸。我在人生中第一次同時見到這么多中年人以如此奇特的方式聚攏在一起。

      他們的核心目標是重啟天涯,構(gòu)建秩序全憑俠義。時間是他們從本職工作中摳出來的,為人父母的年紀還有些不言自明的無奈,所以直播現(xiàn)場有時候也會出現(xiàn)一兩個小孩。

      前員工高穎君說,曾有人問她,做這些事情,你圖啥?你在這個事情上面又不賺錢,是接私活兒嗎?她說不是,人家更迷惑了,那你到底是圖啥?

      “你沒辦法去解釋,很難解釋?!?/p>

      事實上,這幫幾乎沒有直播經(jīng)驗的散兵游勇中,唯一有直播經(jīng)驗的人是扶蘇公司里的電商團隊,但他們也從沒有做出過七天七夜不停播的壯舉。聽到宋錚提出這個方案時,扶蘇想都沒想就答應了。但要維持這樣一場不停機的直播,起碼需要三個直播團隊輪轉(zhuǎn)工作,而他們只有一個。

      曾經(jīng)在天涯負責品牌公關的前員工詠梅,頭腦清醒地見證了全程所有的兵荒馬亂。

      彩排原本被安排在開播前一天的下午,但直到開播都沒能成功彩排哪怕一次,總是有各種各樣的事情在打亂節(jié)奏。

      臨近開播,扶蘇才從上海急匆匆地趕到現(xiàn)場,提出的第一個建議就惹毛了宋錚。他說從橫店調(diào)來了漂亮的布景道具,想讓宋錚把直播的屏幕從原定的豎屏更改為橫屏。屏幕是橫過來了,但整個團隊的人連麥克風都還沒來得及測試,以至于開播前五分鐘,宋錚嘰里呱啦說了一大堆,觀眾只留言說“聽不見”。

      大家只能每天摸索著學習一切。

      在七天的時間里,宋錚常常是在凌晨3時下播,回到家繼續(xù)看各個平臺上的網(wǎng)友評論,整理大家對當天直播的意見,然后從早晨6時開始入睡,在11時前起床,繼續(xù)新一天的直播。

      設備都累壞了,麥克風會突然沒電,電線也燒斷過。人們從早到晚在昊海樓里穿梭。

      疲憊到極致的時候,宋錚的大腦會宕機。他在和天涯網(wǎng)友杜子建的一場連線里,念錯了好幾次商品的信息,急得有直播經(jīng)驗的杜子建趕緊糾正他:“不對!59塊6,這個報價錯了,會被懲罰的。”

      夜已經(jīng)深了,窗外沒有天光,年過半百的宋錚坐在一片立得高高的照明工具之間,頭頂和下巴浮現(xiàn)出一層霜白。

      他很快又轉(zhuǎn)換了神色,面向屏幕對觀眾說,他之所以留著發(fā)茬和胡子,是在等剃須刀贊助商找上門來,好給大家表演他的絕活兒—“電動剃須刀剃光頭”。

      直播結(jié)束的那天,大家統(tǒng)計了直播帶貨的利潤和各種捐款,總數(shù)大約是20萬元,離300萬的目標仍舊遙遠。但他們不準備放棄,若是暫時沒籌夠,那就繼續(xù)再來。其中的大多數(shù)人壓根不關心天涯重啟以后能不能重新運行。

      扶蘇說,他們的底線,是要備份下天涯的數(shù)據(jù)。

      過去是我們的立足之境

      在天涯工作10年,宋錚自認比老板邢明更加了解天涯。他說,天涯的誕生純粹是無心插柳。

      當年邢明熱衷炒股,找了個兼職的程序員來寫了個股票論壇,程序員假公濟私,另外又寫了電腦技術論壇和天涯雜談兩個版塊出來玩。

      到1998年底,丁磊在網(wǎng)易推出了虛擬社區(qū),人氣很旺。邢明覺得,那只是在論壇外邊加上了個人中心和登錄頁,索性又讓程序員照抄網(wǎng)易虛擬社區(qū)的結(jié)構(gòu),最后做出來的產(chǎn)品叫作“天涯虛擬社區(qū)”,名字和配色都抄得和人家一模一樣。

      “邢總最開始并沒有想做一個虛擬社區(qū)之類的東西,純粹是跟風,覺得別人做得好,我來學一下。然后就這么做了。至于說未來的產(chǎn)品規(guī)劃、迭代計劃,這些都沒有。如果現(xiàn)在有人以這樣的方式去做一個產(chǎn)品的話,一定會死的?!?/p>

      那時候,邢明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他主要的公司海南在線上,在天涯社區(qū)上的投入非常少。

      宋錚曾給邢明算過一筆賬,從1999年天涯社區(qū)誕生開始,到2005年天涯社區(qū)進入全球網(wǎng)站排名前100,邢明在天涯上的總投入不超過200萬。這里面包括網(wǎng)絡服務費用、人員費用,以及所有的運營成本?!澳悻F(xiàn)在很難想象一個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一個網(wǎng)站花200萬運營五六年。這是不可能的?!?/p>

      沒錢,曾是天涯面臨的最窘迫的現(xiàn)實,但同時也成為它最重要的機遇。正因為沒有錢,它才得以吃百家飯長大,無意間活成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原生態(tài)的網(wǎng)絡社區(qū)。

      大多數(shù)人壓根不關心天涯重啟以后能不能重新運行。扶蘇說,他們的底線,是要備份下天涯的數(shù)據(jù)。

      天涯社區(qū)最早只有八個版塊,后來發(fā)展出的所有版面,幾乎都由網(wǎng)友自行創(chuàng)建。

      比如最常被網(wǎng)友惦記的“蓮蓬鬼話”版塊,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它的創(chuàng)建者ID是“蓮蓬”。再比如負有盛名的“關天茶舍”,則是北大歷史學系教授羅新以“老冷”為ID創(chuàng)建的。

      在天涯網(wǎng)友小六向我提供的一份珍貴的歷史文件中,我得以重臨當年的“關天茶舍”,窺見他們關注的部分議題。

      這是其中一些帖子的題目:悲劇與絕望;少數(shù)者的權(quán)利;人的馴化、躲避與反叛;蝴蝶,或昆德拉的終極之物;自由與責任的沖突;正義及其標準。

      “關天茶舍”之名,則來自陳寅恪先生在王國維自沉昆明湖后寫下的悼念詩,《挽王靜安先生》中的“吾儕所學關天意,并世相知妒道真”。1999年11月27日,在“關天茶舍”開版之時,羅新寫下版塊名字的由來,以此鼓吹往日那些純粹的學者身上“令人吃驚的道德自守的勇氣”,以及他們“關懷民族文化前程的熱誠”。

      “我們這些后輩學人,越來越受困于學術分工的細碎,越來越痛感自己與社會、與他人的隔離。但是,無論我們局促在現(xiàn)代知識體系的哪一個角落,我們畢竟在同一片天空下面,我們破碎的知識、斷續(xù)的思想,都關乎天意,關乎世運,關乎我們自己的生存?!?/p>

      此后,“關天茶舍”以它嚴肅的文化討論氛圍,聚集了一大批極具思辨才能的文史學者,但嚴肅并非天涯唯一的色彩。

      至今仍在天涯擔任北京分公司總經(jīng)理的浪語,向我講述了很多版塊誕生的趣聞。

      在“關天茶舍”里,只有那些思想見地最深刻的人才能獲得認可。有些網(wǎng)友覺得在里面跟別人玩不來,就跑出去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版塊,叫“百姓酒館”,“關天對百姓,茶社對酒館,你看那名字就是對著干的”。最早的詩詞版塊叫“詩詞比興”,既然是“比興”,就意味著這是古典詩詞的地盤,便很難容下那些寫現(xiàn)代詩的人。于是又有人出走,創(chuàng)立“天涯詩會”,專門網(wǎng)羅現(xiàn)代詩人。后來又有寫打油詩的從中離開,建立了“打油詩社”。

      2001年,詠梅和浪語同在另外一家公司工作,她說那時候的浪語每天“像個傻子一樣一動不動地趴在電腦前面”。她覺得他的行為特別奇怪,就問他在看什么,浪語就把天涯推薦給了她。

      她說自己從此以后也開始沉迷天涯?!拔蚁矚g這個網(wǎng)站到什么程度?每天早上上班,第一件事情就是把電腦打開,登入天涯網(wǎng)站,然后我再去洗杯子。因為天涯打開特別慢,等我回來以后它才會慢慢載入,但我就是愿意等。每天早上上去看看今天有沒有什么新聞,刷一遍好的帖子,然后才慢慢進入工作狀態(tài)?!?/p>

      對詠梅而言,泡天涯和自己看書的感受大為不同。書本上只有那些不會流動的知識,而天涯上的“大神”們,會就很多既有的思想進行他們獨有的闡述和解讀。除此之外,大家還會跑到各種各樣的版塊中去,看情感故事,或者婆媳大戰(zhàn)。陽春白雪的文章和下里巴人的故事并行不悖。

      在ID與ID的不斷互動中,她縱身躍入了一個巨大雄奇的、層級豐富的世界。

      那是一段每個人回想起來都滔滔不絕的歷史,其中根植著許多人與世界共存的時刻。

      2008年5月12日下午2時28分,汶川地震發(fā)生。宋錚記得,那是星期一,他們正在QQ群上開例會,群里突然有小伙伴開始講,地震了。他刷新了一下“天涯雜談”的頁面,發(fā)現(xiàn)全部是地震帖。

      當時沒有人知道如此強烈的震感到底來自哪里。宋錚迅速地點進一個回復比較多的帖子,找來廣州的編輯,把這條帖子推上了頭條。

      隨后,宋錚讓編輯做了調(diào)查表,把中國所有的省市全部列出來,貼到帖子之中,讓有震感的網(wǎng)友去報告自己所在的位置。那個時刻,網(wǎng)友們的訊號就像星火一樣從地圖上逐漸被點亮。當上千人填寫完調(diào)查表以后,局勢已經(jīng)變得清晰。有震感人數(shù)排名第一的是重慶,接著是陜西和青海等地,最后遺留下了人數(shù)為零的四川,宋錚得出了結(jié)論,那就是浩劫的中心。

      正因為沒有錢,它才得以吃百家飯長大,無意間活成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原生態(tài)的網(wǎng)絡社區(qū)。

      在天涯確認汶川地震的震中時,還不到下午3時。而正式媒體關于四川地震的消息,在3時半才發(fā)出。

      天涯網(wǎng)友當天就發(fā)起捐款捐物的倡議。宋錚記得,網(wǎng)友們把好多物資寄到天涯公司所在地,全公司的人一起參與打包,也還是人手不足。于是好多網(wǎng)友趕到公司來幫忙,水、食物、帳篷、日用品,最后打包成20噸的物資,由兩輛大卡車連夜送往災區(qū)。

      在講述關于天涯的故事時,章紅曾向我回憶起宮崎駿。她記得宮崎駿說過,過去是我們的立足之境。

      這句話似乎并不是很好理解。她疑惑的是,為什么說已經(jīng)消失的過去,卻是我們的立足之境?她花了好長時間去感受其中的深意,后來才想道:“會不會就是說,過去已經(jīng)固定下來了,它是一塊穩(wěn)固的不會漂移的大陸,你才有可能站立在上面,然后開始你的新生活?”

      往日的故事包含了太多。當下我們所經(jīng)歷的有些事,早已在過去演繹了無數(shù)遍。而我們?nèi)缃窕蛟S盡皆失去的東西,曾經(jīng)的人們卻真真實實地擁有過。

      如同螞蟻搬家

      現(xiàn)在看來,2008年其實是天涯歷史上最后一個真正的高峰,在這年發(fā)生的一系列重大社會事件里,天涯是風頭無兩的輿論陣地。2009年3月,天涯舉辦十周年年會,場面非常隆重,浪語記得,那時候大家甚至還在討論天涯上市的事。

      到了2010年玉樹地震發(fā)生的時刻,最先曝出消息的已經(jīng)不再是天涯,而是微博。

      那是天涯社區(qū)的歷史轉(zhuǎn)折時刻。一個更加強交互、以用戶為導向、以大數(shù)據(jù)技術為核心驅(qū)動力的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到來,天涯沒能在變局中幸存。曾經(jīng)的天涯網(wǎng)友、如今的科技自媒體人潘亂給出的評價是,天涯“早就跟主流話語沒任何關系了”。

      如今再去追究天涯為何衰亡已經(jīng)沒有意義?;ヂ?lián)網(wǎng)產(chǎn)品和人一樣,總有其特定的生命周期,有時候,凋零只是時間問題。

      “天涯真我”版塊的首席版主“科比無罪”,早就開始對這種必然的凋零心存警惕。

      在天涯,他最常發(fā)布的是他的攝影作品,以圖片標記他的生活。但天涯起初沒有相冊功能,發(fā)圖之前必須先找到“圖床”,也就是專門用于儲存圖片的網(wǎng)站。在“圖床”上傳照片以后,再把鏈接貼到天涯,網(wǎng)友們才能看見。

      但這就帶來了非常嚴重的后果,因為“圖床”公司很容易就“死掉了”。如果用戶沒有足夠的危機意識,那么他們存儲在“圖床”上的作品可能會在一夜之間消失。

      在天涯確認汶川地震的震中時,還不到下午3時。而新華社關于四川地震的消息,在3時半才發(fā)出。

      為了保留下自己的相冊,科比被逼著換了四五次“圖床”,很多記憶被他及時地保留下來,但也有一部分沒能幸免,消失殆盡。

      作為一個自稱“極其戀舊”的人,在不斷的失去中,科比早已培養(yǎng)出一種判斷互聯(lián)網(wǎng)產(chǎn)品衰亡的敏銳嗅覺。就像螞蟻會在暴雨來臨之前搬家那樣,他也會在嗅到濕潤的氣息以后,在失去自己的數(shù)字記憶之前,搶救下能搶救的一切。

      2022年,科比發(fā)現(xiàn),天涯博客隱藏了對外的功能,用戶發(fā)布的內(nèi)容只有自己能看,別人不再能夠訪問。那時候他就隱約意識到,天涯“已經(jīng)要完蛋了”。

      于是他開始陸續(xù)備份他在天涯博客上留下的內(nèi)容。但這件事太過費勁,沒有好的工具,他只能翻出那些博客,一篇篇復制粘貼到蘋果手機的備忘錄里。還沒等到他完成這項工程,天涯博客就出現(xiàn)問題,連他自己都失去了訪問權(quán)限。他打電話到天涯公司,對方說,是服務器故障,很快就會恢復。他還記得電話那頭的人說:“如果真要停,會提前一個月通知你的。”

      等了一段時間,天涯真的恢復了訪問。他感到備份的工作已經(jīng)刻不容緩,于是在接下來一個月內(nèi),每天只要有空就去復制粘貼。他最早在2004年開始發(fā)帖,一直到2022年,總共發(fā)了兩千多篇博客文章。他不僅備份下了博客原文,甚至留下了當時所有的網(wǎng)友回復。

      他說天涯博客是他的樹洞,也是他一去無回的青春,兩千多篇博客讓他曾經(jīng)的生活至今仍舊清晰可辨。

      在天涯,他最火的帖子是關于他和當時的前女友、現(xiàn)在的妻子的戀愛記錄。那是2005年,戀人分手,留下一大堆笑容燦爛的照片,科比決定全部發(fā)表在天涯。后來,帖子火到遠在法國留學的前女友都有所耳聞,并且也注冊了天涯ID出面互動,也就這樣再續(xù)上了曾經(jīng)破裂的姻緣。

      2011年,在結(jié)婚現(xiàn)場,科比把當年帖子里重要的內(nèi)容和值得保留的留言全部制作成海報,打印了好幾十張出來,從婚禮現(xiàn)場的酒店入口一直鋪到了會場中央。我問他為什么這樣做,他說因為這就是他和妻子之間最珍貴的記憶。

      他覺得,在這個世界上,跟自己有關系的事情本來就不多。他對“重啟天涯”的行動其實不抱希望,在他看來,這是他自己的事?!澳隳軌蛄糇∈裁?,能夠抓住什么,就要盡量地保留住他們。沒有什么會永遠存在的,你應該自己去把握住那些和你自己有關的東西。”

      在我離開北京之前,我完成了對詠梅的采訪。在那場漫長對話的最后,我們把追問推向最極端的位置—互聯(lián)網(wǎng)產(chǎn)品會失敗,人的生命會終結(jié),遺忘和喪失是必然的,我們這些人,如此費盡苦心去記錄,去挽留,又能怎樣?

      她遲疑了一下,然后說:“墨西哥人講,人的一生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你的肉身死的時候,第二次是在葬禮上,最后一次,是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記住你的時候,你就真的死掉了。我聽到這個說法的時候,突然想到,如果我媽媽沒了,誰會記得她?”她說著,眼淚慢慢浸滿眼眶,“是因為我們想做這件事,我們在拼命努力地去抓住這些東西”。

      在章紅和宋錚的直播連線中,她回憶起她把天涯的“噩耗”告知母親的時刻,她本以為這對于母親而言也是一場沉重的打擊,但母親似乎并沒有因此而焦慮?!八膽B(tài)度有點像,比如說這就是樹上的一片樹葉,樹葉落下來了,那就落了吧。雖然她也覺得有點可惜,但她說那就隨它去吧?!?/p>

      我原本以為這就是事實,當人活到足夠老的時候,就會對遺忘和喪失釋然。但最終,我在楊本芬那里得到了完全不同的答案。

      楊本芬告訴我,章紅打來電話那天,她一下子被震撼住了。

      她想,怎么辦呢?天涯沒有了,就好像失去一個伴那樣,她想再去看看曾經(jīng)寫下的那些往事,也再看不見了。她沒法大叫出聲,但這種喪失實實在在地剜傷了她蒼老的內(nèi)心,在章紅看不見的電話這頭,一片霧水在她眼里升起。

      83歲老人的生活是很孤獨的。兒子忙工作,章紅和外孫女秋秋都在美國,丈夫走后,楊本芬獨自生活。家里請的鐘點工每晚7時到家里來,陪她睡覺,第二天給她做早餐和午餐,然后就離開。

      整個下午,她都是一個人。身體已經(jīng)變得很差,有時候?qū)懽鲗懖幌氯?,看書也看不下去,她也不下樓,只是“在家里死扛”。有時候要拿出曾經(jīng)和家人一起拍的相片來看看,哭兩下子,說“你們怎么走了呢”,搞得自己很悲傷。

      她說,人年紀大了以后,要靠回憶生活下去?!皼]辦法,沒有那么多事做,去分散人的精力。都是靠回憶那些往事來維持自己每天過下的日子?!?blockquote>墨西哥人講,人的一生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你的肉身死的時候,第二次是在葬禮上,最后一次,是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記住你的時候,你就真的死掉了。

      在她看來,不斷地去回憶她曾愛過的那些人和事,是一樁完全“一廂情愿的事”。當人活到83歲的年紀,她所愛的許多人都已經(jīng)離去,在記憶中不斷地與他們重逢并不會讓人感到喜悅,更多只會帶來悲傷,令人活活受罪。

      但她固執(zhí)地仍要回憶,“因為我想它,想他們”。

      我真的來過這個世界嗎

      今年春天的一個日子,章紅決定重新登錄天涯社區(qū)。在此之前,她已經(jīng)大概十年沒有回到這里。當時,楊本芬正在動筆寫她最新的作品,有些人物素材曾被她記錄在天涯上,章紅準備去為她找出來。

      借這個契機,她搜出了楊本芬曾在天涯發(fā)表過的所有帖子,這才訝異地發(fā)覺,原來自己的母親在這個社區(qū)里記錄下了如此多的事情,就像網(wǎng)絡日記本那樣,已經(jīng)成為一座記憶的富礦。

      這些互聯(lián)網(wǎng)碎片,把往日的故事重新帶回章紅眼前。

      她記得那是2002年,操勞了半生的母親在廚房里寫成的《秋園》,已完稿好幾年,但始終找不到出版的渠道。小說的主人公原型是楊本芬的母親梁秋芳,講述的是動蕩年代里一位母親和一個家族如浮木般漂浮的歷史。

      驅(qū)動年過半百的楊本芬開始寫作的,是一種與時間賽跑的緊迫性。

      那是她母親去世的時刻,她被巨大的悲傷沖擊,“身心幾乎難以復原”。她深感時間的流逝會帶來不斷的遺忘和喪失,如果不抓緊時間記錄下尚且能回憶起的一切,那她的母親與她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存在的痕跡,或許很快會像塵埃那樣被輕易拂去。

      故事寫完后,沒人愿意為楊本芬出版。但身為雜志主編的章紅知道,寫作的過程最終應當在與讀者的連接中完成,“一個人表達就是為了被聽到”。而彼時的天涯已經(jīng)成為章紅口中“大名鼎鼎”的網(wǎng)絡社區(qū),于是她索性注冊了ID,直接開始在天涯上的“閑閑書話”版塊發(fā)帖連載《秋園》全文,帖子題目就叫“媽媽的回憶錄”。

      章紅記得,她剛開始發(fā)帖的時候,有網(wǎng)友會提出不滿,說普通人的歷史沒人有耐心看的,只有上層人物的歷史才有色彩。

      但她完全不同意對方的看法。

      權(quán)威敘事已經(jīng)開始瓦解,互聯(lián)網(wǎng)將要成為所有小人物講話的空間。她說每個生命都是平等的,都值得記述?!懊耖g的歷史,普通人的歷史,就像是樹林當中的每一棵具體的樹,大小、高矮、形狀、顏色,都不一樣。我們都曾經(jīng)是這個世界的組成部分,無論多么微小,都會有值得一說的經(jīng)歷?!?/p>

      大多數(shù)時候,楊本芬和“媽媽的回憶錄”都很受歡迎。網(wǎng)友們熱情地追帖、留言,引得楊本芬不由自主地想要去感謝每個愿意看她帖子的人。章紅記得,哪怕人家只是友善地回復一句“Mark”,甚至有網(wǎng)友在這個帖子里面互相掐架,楊本芬也會搞不清楚狀況地要章紅代她謝謝人家。

      章紅工作忙,沒有太多時間去幫她媽媽回復每一條留言。迫于形勢,年過花甲的楊本芬讓章紅給她買了臺電腦,用手寫輸入的方式開始自行上網(wǎng)。

      學會上網(wǎng)后,楊本芬“真是瘋了一樣”,在電腦前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那時候還沒有病痛纏繞,她在粉絲的認可帶來的激情中不斷地創(chuàng)作。在天涯,她“不停地寫,不停地寫”,后來的《浮木》與《我本芬芳》,都是這種激情的產(chǎn)物。有時候她半夜3時就要爬起來看一遍留言,挨個回復,“生怕辜負了他們”。

      直到2018年前后,由于膝蓋半月板磨損嚴重,她已經(jīng)不能久坐,椅子也必須坐那種高高的,因為膝蓋難以彎曲。她在這年選擇了動手術,卻沒想到從此“遭了大罪”,疼痛幾乎伴隨她日日夜夜。折磨到極致的時候,想跳水一了百了,但痛得連“爬都爬不得了”,于是她把占地方的臺式電腦賣掉,自此再也沒有登上天涯。

      今年春天重新打開天涯的章紅,看見了許多早已被她忘卻的生活細節(jié)。

      但沒過幾天,章紅就發(fā)現(xiàn),天涯開始無法訪問,她轉(zhuǎn)發(fā)給媽媽的那些鏈接,點開來也只能看見屏幕上一片白白的曠野。

      記憶的喪失到底意味著什么?

      章紅記得,曾有一個天涯網(wǎng)友是母親的忠實讀者,他的天涯ID叫“不是那條蛇”。他是圖書公司的編輯,曾經(jīng)也想要像楊本芬那樣記錄下他父親的故事,但又總覺得難以完成。看到“媽媽的回憶錄”以后,“不是那條蛇”深受感動,也曾動過想要為楊本芬出版的念頭,雖然未能成行,卻也的確留下了無數(shù)讓楊本芬和章紅動容的留言。

      20多年后,她給出的答案是,她寫下了媽媽,這世上就有了媽媽,因為寫下了媽媽,就有了她自己。就這么一回事。

      2020年,《秋園》終于得以出版,在這本磚紅色的小書面世之前,章紅重新聯(lián)系上了“不是那條蛇”,卻得知他的父親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病的消息,這件事給章紅的內(nèi)心帶來了很深的震撼。她聽他說,父親已經(jīng)叫不出他的名字,不再記得他了。

      對章紅而言,記憶就是一個人精神生命的骨骼,是從很深的地方真正支撐起自我和人格的東西。

      那么多人共同見證著同樣的歷史,而一個人在其中選擇保留的歷史片段、組織這些片段的邏輯、評判歷史的思維方式—所有這一切構(gòu)成個人記憶,而這份獨一無二的記憶,最終決定了我們是誰。

      在《秋園》的序言中,楊本芬這樣介紹書本的內(nèi)容:“我寫了我的母親梁秋芳女士—一位普通中國女性—一生的故事,寫了我們一家人如何像水中的浮木般隨波逐流、掙扎求生,也寫了中南腹地那些鄉(xiāng)間人物的生生死死。這些普通人的經(jīng)歷不寫出來,就注定會被深埋。”

      在當時60多歲的老人楊本芬的內(nèi)心里輕輕叩響的,是這樣一個關涉到她存在根源的問題—“我真的來過這個世界嗎?”

      20多年后,她給出的答案是,她寫下了媽媽,這世上就有了媽媽,因為寫下了媽媽,就有了她自己。就這么一回事。

      可是楊本芬也已經(jīng)變得很老了。

      她開始記不清楚生活中的很多小事,曾經(jīng)寫在天涯上的那些故事,大多都回想不起來。太多人和事,正在走向湮沒。

      她突然想起了2018年賣掉的那臺舊電腦。

      當時,回收電腦的老板從主機里頭拆出了“一個坨坨”,“重重的,一排好好的零件,說是所有文件都在里面,可以請電腦高手,花點錢,這個文件還弄得出來的—這是真的還是假的?”

      她發(fā)圖片給我看,原來是一個內(nèi)存為500GB的硬盤,如果不出意外,大量的記憶仍舊鑲嵌在這個方形的金屬腔體之中。

      “啊啊!太好了。”楊本芬說。她的語氣像是從山洪中僥幸逃過一劫。在劫后的暗夜,幸存者楊本芬重新點燃希望,開始渴盼一場重逢。

      (特別鳴謝王輝老師。何劍鋒、王亮、陳斯鑫對本文亦有貢獻)

      猜你喜歡
      天涯
      撐一竹傘走天涯
      鼠鼠走天涯
      童話世界(2020年34期)2021-01-14 00:32:56
      鼠鼠走天涯
      童話世界(2020年31期)2021-01-04 01:42:02
      走天涯
      童話世界(2020年13期)2020-06-15 11:54:48
      丹心倚云向天涯
      海峽姐妹(2018年11期)2018-12-19 05:18:12
      一水隔天涯
      青年歌聲(2017年7期)2017-03-14 12:27:52
      給遠方
      揚子江(2016年1期)2016-05-19 18:57:06
      執(zhí)筆為馬,行走天涯
      人間一會花 裊裊遍天涯
      火花(2015年3期)2015-02-27 07:40:46
      天涯歸旅
      新宾| 忻城县| 卢氏县| 勃利县| 南昌市| 黑水县| 隆子县| 辉县市| 克什克腾旗| 平远县| 庄河市| 凤阳县| 牡丹江市| 宝坻区| 临汾市| 封开县| 黄山市| 河东区| 白城市| 鄂尔多斯市| 武城县| 延吉市| 得荣县| 嘉定区| 大兴区| 祥云县| 乐安县| 牙克石市| 永吉县| 乐至县| 余江县| 乌拉特中旗| 铁岭市| 保定市| 平阴县| 永修县| 和硕县| 星子县| 平顺县| 桐柏县| 安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