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道榮
入睡前,你做的最后一件事情是什么?
就這個問題,我對身邊的人做過一個小調(diào)查。結(jié)果一點也不出乎意料:八成多的人睡前做的最后一件事情是玩手機。有的是再刷一遍微信朋友圈,瞅瞅誰又發(fā)了點什么,趕緊點個贊,或者發(fā)條無關痛癢的評論;有的是瀏覽新聞,看看國際國內(nèi)是不是又發(fā)生了什么大事,生怕自己錯過什么;還有的是刷短視頻,刷刷刷,無聊地跟著樂,或者被某個帶貨主播吸引,買買買,感覺自己臨睡前又撿了個大便宜……
以前,我們是關燈睡覺,現(xiàn)在不一樣了—雖然燈早關了,但床頭藍瑩瑩的光閃亮如豆,那是手機的光,是暗夜里不肯閉的眼睛。雖然眼皮已經(jīng)開始打架了,還是忍不住又摸到手機,打開屏幕,再看一眼—唉,這回真的再沒人更新微信朋友圈了,也沒有發(fā)生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這才戚戚然再次關掉屏幕,合上自己滯澀的眼皮。
同樣不出乎意料的是,很多人入睡越來越困難。既然那么困、那么累,為什么還翻來覆去睡不著呢?我的看法是:大腦里太滿了,滿得容不下瞌睡蟲了,可憐的睡意被擠出了門。
我們都有一個體驗:以前的手機只能用來打電話、發(fā)信息,好用得很,一點也不卡頓;現(xiàn)在的手機內(nèi)存動輒一兩百個G(千兆字節(jié)),甚至四五百個G,卻仍然不夠用,因為垃圾信息占用的空間太多了。我們的腦子也一樣。你的手機有多滿,你每天玩手機的時間有多長,你的大腦就有多擁擠、多狼狽。
睡前,把大腦清空,騰出空間,瞌睡蟲才能如期而至,香噴噴的睡眠才能與你為伴。
小時候我與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每天天黑不久,爺爺奶奶就洗洗準備睡了,我也跟著上床。那時候農(nóng)村還沒有通電,爺爺奶奶舍不得點煤油燈,就在黑暗中講幾句閑話—無非是明天早起是先給棉花地除草,還是先給水稻田灌水之類的家長里短。偶爾爺爺會給我講一個我聽了無數(shù)遍的故事,聽著沒什么新意,聽著聽著就睡著了。
有時候說到房子又漏雨了,或者地里的莊稼又鬧蟲災了,爺爺奶奶的語氣就變得沉重,兩個人嘆的氣跟黑夜的黑一樣,又長又重。但爺爺是樂天派,臨了總會來一句:“不說這些了,明天自有辦法?!睜敔斦f這話的時候,就像靴子重重地落在地上,把黑夜砸出一個坑。然后我數(shù)不到50,就準能聽到爺爺?shù)镊暋敔斦f過,事別放在心里,心里有事,你就睡不著了;但就算你整夜不睡,也不能躺在床上就將問題解決了。他明白,只有將大腦騰空,才能安穩(wěn)地入睡。
爺爺有個習慣:睡前絕不吃東西。在他看來,肚子空一點,不影響睡覺。第二天早上吃得飽飽的,就會有力氣干活。而在睡前將大腦也清空,是為了能靜心而眠,第二天有精力去面對所有生活的艱辛。
睡前空,恰恰是為了睡得實,也是為了醒來的時候,能腳踏實地、全力以赴。
(摘自《牡丹晚報》2023年4月20日,丁強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