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弋晗
朋友們,你們知道什么是花餑餑嗎?花餑餑,說得通俗點(diǎn)就是饅頭,可是它跟一般的饅頭還是有很大差別的?;G餑是把饅頭做成各種各樣的造型,可以說,做出來的花餑餑更像是一件件工藝品,不僅好吃,而且好看,大家都十分喜歡。
每次回老家過年,奶奶都會做好一桌子的花餑餑,笑容滿面地迎接我們。瞧,那一只只兔子豎耳賣萌,一個個美人飄然若仙,一朵朵牡丹爭奇斗艷……童年最美好的回憶莫過于奶奶親手制作的五彩繽紛的花餑餑。如今,奶奶年紀(jì)大了,眼睛也花了,但“每年一餑”的計劃卻還雷打不動。今年我要自己動手,也幫奶奶做一次“全餑宴”。
奶奶聽到我要自己動手做花餑餑,笑得眼睛瞇成一條縫,笑得皺紋爬上了額頭。奶奶先用淀粉、面粉加水,和成面團(tuán),然后左手一下、右手一下,把黏糊糊的面團(tuán)治得服服帖帖。我敬佩地望著奶奶。接著,奶奶嫻熟地將面團(tuán)揉成了細(xì)長形,拿起一根筷子,挑起面團(tuán)的一端,繞在中間,然后用手一按,小拇指一勾,并拿起兩粒紅豆,放在眼睛的位置上——瞧,這只可愛的小兔子,好像要跳起來吃草呢!
奶奶笑著對我說:“晗晗,你也試試吧。來,我教你做個‘鯉魚跳龍門,祝你在新的一年里步步高升,跳龍門!”聽了這話,我高興地抱著奶奶晃來晃去。
我先揪了一塊白白的面團(tuán),小心翼翼地用叉子做成小魚的形狀,接著用筷子印出鯉魚的鱗片,再嵌上眼睛——好了,大功告成!
奶奶面帶微笑地把剛做好的花餑餑放在蒸籠里。大約過了三十分鐘,奶奶揭開鍋蓋,呼,水蒸氣散開來,融進(jìn)我們一家人期待的心情中。瞧,花餑餑的顏色更鮮艷了!
之前,奶奶在一個花餑餑里放了一顆紅棗,開飯的時候,她說:“誰吃到有紅棗的餑餑,誰這一年就好運(yùn)連連!”一聽這話,我頓時來了勁,趕緊吃起來。
不知不覺,我已經(jīng)吃了好多個了,可還是沒有吃到紅棗,我失望地嘆了口氣。這時,奶奶突然往我碗里夾了一個花餑餑。原本已經(jīng)失望的我又忍不住抱有一絲希望,于是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呀,真的有紅棗!”我興奮地大聲叫嚷,“今年的幸運(yùn)星就是我!”一連幾天,我都沉浸在幸福之中,覺得自己真的十分幸運(yùn)。
過了兩三天,奶奶才告訴我,她知道我平時飯吃得不多,于是在那天蒸花餑餑的時候,特意在有紅棗的那一個上做了標(biāo)記。花餑餑蒸熟以后,奶奶快速把那個花餑餑夾到自己碗里,直到我快吃撐的時候,才把有紅棗的餑餑給我。
色香味俱全的花餑餑,帶著奶奶特有的溫度和深情,味道顯得格外甜美……
(指導(dǎo)老師 陸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