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顧瓊 上海市奉賢區(qū)牙病防治所兒童科主治醫(yī)師
乳牙解剖形態(tài)組織結構的特點:乳牙的牙釉質、牙本質比較薄,礦化程度也比較低,抗酸能力比較弱,較恒牙抗齲能力顯著低;隨著頜骨的生長發(fā)育,乳牙牙間隙增寬容易引起食物嵌塞,如不及時清除,久而久之就會造成牙齒脫礦、齲齒等問題。
飲食習慣:很多小朋友喜歡含糖量高、黏稠、精細的食物,比如蛋糕、面包、糖果、牛奶及含糖飲料,這些食物都容易黏附在牙齒的表面,導致細菌的繁殖,從而發(fā)生齲病。
兒童的睡眠時間比較長:在睡眠狀態(tài)下,唾液分泌量會減少,它的流動性也降低,這時候唾液對口腔的沖洗作用和緩沖作用減弱。同時唾液中一些抗菌物質、溶菌酶等也會相應減少,因而有利于致齲菌的繁殖。
兒童刷牙習慣:小朋友的手部精細活動要明顯弱于成人,所以在刷牙的過程中會遺漏很多牙面,同時有效刷牙時間也很短,所以這些都容易導致乳牙的齲壞。
乳牙列的小門牙較易發(fā)生齲齒,多數(shù)小朋友張嘴就可看到門牙有缺損,甚至牙冠完全缺失,只剩牙根,早期在兩個門牙相鄰部位會有黑色病損。
門牙發(fā)生齲齒,是因為在門牙里經(jīng)常有食物嵌塞,刷牙時不注意,會有食物殘渣殘留,口腔中的致齲細菌會利用殘存食物殘渣,分解產生酸性物質。酸性物質會使牙齒硬組織脫礦,有機質發(fā)生分解、崩塌而形成齲洞。
部分小朋友較喜歡喝酸性飲料,或晚上喝完奶后沒有刷牙,飲料或牛奶存留在牙面上,易被致齲細菌利用產酸而造成齲壞。因此低齡孩子家長應每天認真幫孩子刷牙,定期到正規(guī)醫(yī)院口腔科檢查,如果已經(jīng)發(fā)生較淺的齲壞,應及時進行治療,避免加深。
黑線的存在有兩種可能性:一種只是外來的色素沉著,比如平時食物中的醬油、巧克力、有色素的飲料等都可以導致牙面上產生外源性色素沉著,而產生黑線。家長應盡量避免孩子過多食用容易染色的食物,平時多給予些粗纖維的食物,可以用中硬毛的兒童牙刷給孩子刷牙。
第二種則是可能發(fā)生了齲齒。齲齒發(fā)生以后,局部會有脫礦和色素沉著。如果醫(yī)生檢查,發(fā)現(xiàn)黑線靜止,局部并不特別深,探針無法探入,這種早期的靜止齲可以不進行處理,認真刷牙,定期復查就可以。如果黑線周圍存在牙體組織缺損,發(fā)生了活動性齲病,則需要磨除腐質,進行充填治療。
專家提醒
幼兒齲齒的治療,對于未形成齲洞的早期齲或白堊斑等,可采取藥物治療,如局部用氟,并且定期復診,觀察齲病進程,如果形成齲洞,需要去除腐質進行充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