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彩翠 何麗
預防肥胖,不僅能讓人更好看,還能讓人更健康。
胖不胖,誰說了算?
預防肥胖,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肥胖,什么是健康體重。
一個人是不是肥胖,并不單純由體重說了算,目前最常用的一個指標就是體重指數(shù)。體重指數(shù)是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其計算公式:體重指數(shù)=體重÷身高的平方(體重單位:千克;身高單位:米)。
我國健康成年人(18~64歲)體重指數(shù)的正常范圍是18.5~23.9,體重指數(shù)≥24為超重,體重指數(shù)≥28為肥胖。65歲以上老年人的體重和體重指數(shù)可以略高。
兒童青少年可使用衛(wèi)生行業(yè)標準《學齡兒童青少年超重與肥胖篩查》提供的體重指數(shù)判斷標準來判斷。
預防肥胖,認識先行
“沒有瘦不了,只有不想瘦?!鳖A防肥胖在行動上的建議已得到廣泛傳播,“吃”與“動”是最重要的兩大方面。其實在行動之前,還有一個前提就是思想上的認識。
肥胖不僅影響外表,最重要的是影響健康。只有充分認識到肥胖的危害,從內心深處認可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在行動上保持一致,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科學飲食是關鍵
預防肥胖,并不能簡單地歸結為“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吃”。
要注意平衡膳食。食物多樣是平衡膳食模式的基本原則,建議平均每天至少攝入12種食物,每周至少25種。膳食應該包含五大類食物:第一類是谷薯類,第二類是蔬菜和水果,第三類是動物性食物,第四類是大豆類和堅果,第五類是烹調油和鹽。可以按照《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2022)》的結構,將這五大類食物由多到少進行搭配。
此外,要注意食不過量。每天攝入的各種食物所提供的能量不超過人體所需要的能量。不同種類、不同烹飪加工方式的食物所含的能量不同。蔬菜、水果一般含能量較低,同時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這些營養(yǎng)素對預防肥胖有好處。
堅持運動是保障
肥胖本質上是由于攝入的能量超過消耗的能量,產生了對健康構成風險的脂肪異?;蜻^度積累。吃動平衡,才能維持健康體重。成年人的能量消耗包括基礎代謝、身體活動和食物熱效應。身體活動包括職業(yè)活動、交通出行活動、家務活動和業(yè)余活動。其中,業(yè)余活動是指工作、交通或家務之外的任意活動,包括各種形式的運動、健身活動等。“動則有益、多動更好、適度量力、貴在堅持”是促進身體活動的總體理念和原則。
對于18~64歲的成年人,建議每周進行150~300分鐘中等強度或75~150分鐘高強度的有氧活動,或等量的中等強度和高強度有氧活動組合,每周至少進行2天肌肉力量練習。
對于6~17歲的兒童青少年,建議每天進行至少60分鐘中等強度到高強度的身體活動,鼓勵以戶外活動為主。每周至少進行3天肌肉力量練習和強健骨骼練習。減少靜態(tài)行為,每次靜態(tài)行為持續(xù)不超過1小時,每天看視頻時間要累計小于2小時。
在此,提醒大家加強主動性運動,且應兼顧不同類型的運動。
要設置目標,逐步達到。一般情況,先有氧運動、后力量訓練,同時重視柔韌性運動。還要培養(yǎng)興趣,把運動變?yōu)榱晳T。身體活動可以改善健康,但絕對不是浪費時間;相反,鍛煉身體是收益最大的投資。
運動能增進健康,塑造形體美,愉悅心情,提高自信心。要尋找和培養(yǎng)自己感興趣的運動方式,并多樣結合、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