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一家非常精致、講究品味的書店買書,順道繞到文具部去,發(fā)現(xiàn)一個非常奇特的現(xiàn)象。
這家書店里的書售價都在一兩百元之間,可是一本普通的筆記本售價都在兩百元以上,稍微精致一點的則在五百元以上。由于我平常都使用廉價的筆記本來記事,因此我對現(xiàn)今筆記本的售價感到有點吃驚。
一本書的成本通常有印刷、排版、校對、版稅等費用,理論上成本比筆記本高得多。再加上書籍的流通有特定對象,范圍比筆記本小得多,銷路比不上筆記本。因此,一本筆記本售價在五百至一千元,我感覺價格是不太合理的。
我問店員小姐:“為什么這些筆記本這么貴呢?比一本書貴太多了!”
她給了一個我意想不到的答復:“書都是別人寫的,寫得再好也是別人的思想;筆記本是給自己寫的,自己的想法當然比別人的想法賣得貴了?!闭f得真好!
走出書店,我沿著兩邊種滿松香樹的敦南大道散步,想到筆記本賣得昂貴其實是好現(xiàn)象,說明這個社會的人生活比從前富裕了,大家更講究品質,而且有能力花更多的金錢來購買進口的文具。
接著我想到,現(xiàn)在很多人都用昂貴的筆記本,但真正拿來寫筆記的又有幾人呢?記得我離開書店的時候,店員小姐說:“現(xiàn)在很多人花錢買筆記本不是用來寫,他們只收藏筆記本。他們可能從來不寫筆記,但他們不斷地買筆記本,使得筆記本的設計日益精美,售價也越來越昂貴?!?/p>
比較起來,我有點實用主義的傾向。再美麗精致的筆記本,拿到手里總是要寫的。有時候,一年要寫掉很多本筆記。由于消耗量大,反而不會太在乎筆記本的質量。
一本寫滿自己的生活、感受與思想的筆記本,雖然樣式簡單、紙張粗糙,但總比那些永遠空白的昂貴筆記本有價值得多。在這一點上,我覺得店員小姐說得好極了,筆記本是為了記錄自己思想而存在的,如果我們只是欣賞而不用它,那不是辜負那棵為做筆記本而犧牲的樹了嗎?
一個人活在世上,可能庸庸碌碌地過一輩子,什么都沒有留下就離開了塵世,因此我常鼓勵別人寫筆記,把生活、感受、思想記錄下來。這樣,一則可以時時檢視自己的生命痕跡,二則通過靜心寫筆記“日三省吾身”,三則逐漸使自己的思想明晰有體系。
一天寫幾頁筆記不嫌多,一天寫一句感言不嫌少,生命、思維就是這樣成熟起來的。如果我們不能在急速流過的每一天,為生活留下一些什么,生活就會如海上的浮漚,一粒粒破滅,終至消失。
我們唯有抓住生活的真實,才能填補筆記本的空白;若任生活流逝,筆記本就永遠空白了。
怦然心動
林清玄的文章往往充滿了善意、愛意與禪意。這篇《空白筆記本》也是如此,通過自己日常遭遇,生發(fā)出深刻的思考,像一雙輕柔溫暖的手,熨帖我們生皺臟污的心箋,讓心靈變得柔軟而開闊。
散文立意往往可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正如他曾說過文章要“向內探索,向外追尋”。一本寫滿別人思想的書和一本空白的筆記本,誰會賣得更貴些?在作者的認知里,書應該更貴,然而卻被店員小姐睿智的回答顛覆了。仔細琢磨,一本筆記本,每天被我們寫滿自己的計劃、生活、思想,留下時光的印記,肯定比別人的書有意義,更比那些華麗精美、被收藏家束之高閣的筆記本有意義。
真實地記錄每一天,即使是在一本很粗糙簡陋的筆記本上。在堅持中變得充實、成熟、深邃,讓自己的人生更加圓滿,也不辜負那棵為做筆記本而犧牲的樹!
這篇散文語言質樸平實,內容親近自然。作者從自己日常的真實經(jīng)歷寫起,通過和店員小姐的對話引發(fā)重重思考:宏觀上筆記本賣貴的原因,收藏家們只買不記、僅為欣賞的做法,自己日常的筆記習慣,以及人生在世應該留下什么……層層深入、由淺入深的思索也引發(fā)讀者對自己行為習慣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最后一段看似淺近,卻力透紙背,發(fā)人深?。悍e極進取書寫人生,莫負韶華空留遺憾!(楊榮)
【文題延伸】印跡;青春的記錄;書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