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娟,張 靜,劉雪芳,張立山
(1.山西琪爾康翅果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山西 臨汾 042100;2.山西隆水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3..山西省衛(wèi)生健康委監(jiān)督檢查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0)
流蘇葉來源于木犀科流蘇樹屬流蘇樹的葉子,民間有在春天采其嫩葉和花制作茶飲的歷史。流蘇樹( Chionanthus retusus Lindl. et Paxton) 為木犀科流蘇樹屬落花喬木,又名隧花木、蘿卜絲花、四月雪、茶花樹等,是優(yōu)美的園林觀賞性植物,廣泛分布于我國山西、甘肅、陜西等省份[1]。有文獻表明,流蘇葉在我國流蘇樹產區(qū)有著悠久的食用歷史,其主要食用方式為泡茶飲用、制作饅頭、攤餅等,用流蘇葉和花制作的茶稱為“糯米花茶”,清香爽口,別具一番風味[2-3],泡茶飲用可消積食、清內火、殺菌治痢、順氣通絡、消暑利尿、消除疲勞[4]。本標準化小組依據流蘇樹在我省的分布區(qū)域確定網格化采樣方案,檢測出流蘇葉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為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等,其中,蛋白質含量為11.60%、碳水化合物含量為33.97%、膳食纖維含量為39.70%;流蘇葉中的礦物元素以鉀和鈣含量相對較高,鎂、鐵、鋅的含量也較為豐富;流蘇葉樣品中氨基酸總量為9.77 g·(100g)-1,含量較高的氨基酸組分主要包括天門冬氨酸、谷氨酸和亮氨酸等;流蘇葉中含有總黃酮2.19%、茶多酚5.33%等,對人體健康有益的活性物[5]。
流蘇葉樣品由鄉(xiāng)寧縣云丘山旅游開發(fā)責任有限公司提供。樣品收集采取方便抽樣方法,主要采集于主產地臨汾市鄉(xiāng)寧縣關王廟鄉(xiāng)、鄉(xiāng)寧縣臺頭鎮(zhèn)、隰縣、翼城縣,晉城市沁水縣、陽城縣,共2個地級市6個采樣點15個村,合計40批次。
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guī)定的方法,由山西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太原海關技術中心分別對40批次流蘇葉樣品的鉛、總砷、鎘、總汞和鉻5種污染物進行了檢測。
1.2.1 鉛
按GB 5009.12—201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鉛的測定》(第一法)進行檢測。
1.2.2 總砷
按GB 5009.11—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總砷及無機砷的測定》(第一篇第二法)進行檢測。
1.2.3 汞
按GB 5009.17—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總汞的測定》(第一篇第一法)進行檢測。
1.2.4 鎘
按GB 5009.15—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鎘的測定》的規(guī)定進行檢測。
1.2.5 鉻
按GB 5009.123—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鉻的測定》的規(guī)定進行檢測。
40批次流蘇葉中污染物檢測結果見表1。
鮮流蘇葉的污染物限量值的設定參照GB 2762—201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與鮮流蘇葉接近的新鮮蔬菜、葉菜蔬菜,干流蘇葉的污染物限量值的設定依據實測值設定,并與GB 2762—201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蔬菜制品、谷物及其制品進行比對。
按GB 5009.12—201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鉛的測定》的規(guī)定對鮮流蘇葉進行檢測,兩家檢測機構檢驗結果:鮮流蘇葉的鉛(以Pb計)均<0.3 mg·kg-1,故本標準化小組將鮮流蘇葉中鉛限量值設定為≤0.3 mg·kg-1,與GB 2762中葉菜蔬菜鉛≤0.3 mg·kg-1規(guī)定一致。
按GB 5009.12—201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鉛的測定》的規(guī)定對干制流蘇葉進行檢測,兩家檢測機構檢驗結果:干制流蘇葉的鉛(以Pb計)均<0.8 mg·kg-1,故本標準化小組將干制流蘇葉鉛限量值設定為≤0.8 mg·kg-1,嚴于GB 2762中蔬菜制品鉛≤1.0 mg·kg-1規(guī)定。
按GB 5009.11—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總砷及無機砷的測定》的規(guī)定對鮮流蘇葉進行檢測,兩家檢測機構檢驗結果:總砷(以As計)均<0.2 mg·kg-1,故本標準化小組將鮮流蘇葉中總砷限量值設定為≤0.2 mg·kg-1,嚴于GB 2762中新鮮蔬菜總砷≤0.5 mg·kg-1規(guī)定。
按GB 5009.11—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總砷及無機砷的測定》的規(guī)定對干制流蘇葉進行檢測,兩家檢測機構的檢驗結果:總砷(以As計)均<0.5 mg·kg-1,故本標準化小組將干制流蘇葉總砷限量值設定為≤0.5 mg·kg-1,與GB 2762中谷物總砷≤0.5 mg·kg-1規(guī)定一致。
按GB 5009.15—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鎘的測定》的規(guī)定對鮮流蘇葉進行檢測,兩家檢測機構檢驗結果:鎘(以Cd 計)均<0.1 mg·kg-1,故本標準化小組將鮮流蘇葉鎘限量值設定為≤0.1 mg·kg-1,嚴于GB 2762中葉菜蔬菜鎘≤0.2 mg·kg-1規(guī)定。
按GB 5009.15—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鎘的測定》的規(guī)定對干制流蘇葉進行檢測,兩家檢測機構檢驗結果:鎘(以Cd 計)均<0.2 mg·kg-1,故本標準化小組將干制流蘇葉鎘限量值設定為≤0.2 mg·kg-1,與GB 2762中稻谷、糙米、大米鎘≤0.2 mg·kg-1規(guī)定一致。
按GB 5009.17—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總汞的測定》的規(guī)定對鮮流蘇葉進行檢測,兩家檢測機構檢驗結果:總汞(以Hg計)均<0.01 mg·kg-1,故本標準化小組將鮮流蘇葉總汞限量值設定為≤0.01 mg·kg-1,與GB 2762中新鮮蔬菜總汞≤0.01 mg·kg-1規(guī)定一致。
按GB 5009.17—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總汞的測定》的規(guī)定對干制流蘇葉進行檢測,兩家檢測機構檢驗結果:總汞(以Hg計)均<0.02 mg·kg-1,故本標準化小組將干制流蘇葉總汞限量值設定為≤0.02 mg·kg-1,與GB 2762中谷物及其制品總汞≤0.02 mg·kg-1規(guī)定一致。
按GB 5009.123—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鉻的測定》的規(guī)定對鮮流( )蘇葉進行檢測,兩家檢測機構檢驗結果:鉻(以Cr計)均<0.5 mg·kg-1,故本標準化小組將鮮流蘇葉鉻限量值設定為≤0.5 mg·kg-1,與GB 2762中新鮮蔬菜鉻≤0.5 mg·kg-1規(guī)定一致。
按GB 5009.123—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鉻的測定》的規(guī)定對干制流蘇葉進行檢測,兩家檢測機構檢驗結果:鉻(以Cr 計)均<1.0 mg·kg-1,故本標準化小組將干制流蘇葉鉻限量值設定為≤1.0 mg·kg-1,與GB 2762中谷物及其制品鉻≤1.0 mg·kg-1規(guī)定一致。
流蘇葉和花在我國流蘇產區(qū)有著悠久的食用歷史,但迄今為止,流蘇葉和流蘇花作為地方特色食品,尚無國家相關標準和規(guī)定,未被正式批準為食品原料使用。為保障消費者的食用安全性,推進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充分開發(fā)和利用流蘇樹資源,促進流蘇產業(yè)發(fā)展,山西省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于2020年4月立項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流蘇葉》和《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流蘇花》。經過深入調查流蘇樹的文化意蘊、栽培歷史和食用歷史,鄉(xiāng)寧縣堅持保護野生流蘇樹資源,科學推廣流蘇樹的人工經濟林種植,在園林綠化、振興鄉(xiāng)村旅游的基礎上,利用現(xiàn)有科學技術手段,改進簡陋的民間加工工藝,從色、香、味、型的要求岀發(fā),加大力度開發(fā)流蘇葉和流蘇花的食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