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明清肖像畫中音樂活動場景及所用樂器

      2023-08-07 04:54:14趙春婷
      樂器 2023年8期

      趙春婷

      摘要:目前所見博物館展覽、書畫拍賣的明清肖像畫作中,有許多涉及音樂活動的場景。這些場景顯示出樂人演奏形態(tài)、樂器形制、演奏形式(獨奏或合奏)、聽者神態(tài)等多方面內容。這些圖像與現(xiàn)有的一些音樂研究文字相互印證,更進一步完善了中國古代音樂史研究資料,一部分圖像還填補了中國古代音樂史的空白?!叭蓐椎で唷髑逍は癞嬚埂睆耐豕袠贰㈤|閣聽琴等不同人群的賞樂活動,提供了一些珍貴的樂器圖像學資料,填補了古代音樂史料的空白。同時,也較為全面地展示了明清時期王公貴族、上層階級閨閣女眷對音樂藝術的鑒賞能力與豐富多彩的音樂生活。

      關鍵詞:明清肖像畫展 ?音樂活動場景 ?王公行樂 ?閨閣聽琴

      明清時期,隨著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社會分工細化和社會變革,王公貴胄以及深閨女眷等上層社會群體的娛樂活動內容更為豐富,參與人群擴大,舉行的頻率也越發(fā)密集。酌酒對弈,吟詩作對、烹茶論道、騎射狩獵、庭院觀曲(昆曲)、戲樓看戲(京戲)、閨閣聽琴(七弦琴),樂伎彈唱,都是他們娛樂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王公行樂、閨閣聽琴成為明清上層社會群體最具代表性的娛樂活動。在這些深受歡迎的娛樂活動中,音樂內容成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國國家博物館推出的“容曜丹青——明清肖像畫展”展現(xiàn)了明清王公貴胄、深閨女眷等上層社會群體生活日常的五十余件(套)精品畫作。從展出的全部畫作來看,畫作中對王公貴胄以及深閨女眷兩個社會群體的音樂活動場景的描繪尤為真實地展現(xiàn)出明清時期上層社會群體音樂藝術生活狀態(tài)。

      一、王公行樂的音樂活動場景

      “容曜丹青——明清肖像畫展”展出了一幅清代佚名所作《永忠行樂圖卷》(圖1),這幅畫也是通過征集于1964年購自寶古齋。寶古齋是1944年由邱震聲、張叔誠、魏仲衡、楊緝成、黃叔偉、王紹賢、陳景雷、趙紫辰、李青蘋、陶北溟[1]等十位仁人集資創(chuàng)辦的古玩店。“寶古齋”老匾額是請書法家陶北溟先生將同治、光緒兩任帝師翁同龢所寫“賞古齋”修改而來的,“成全了琉璃廠老匾額一景”[2]。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寶古齋為國家培養(yǎng)了年輕古玩鑒定家,尤其在書畫斷代、書畫個體特征與時代特征,辨別造假的手段等方面培養(yǎng)了一批高素質的鑒定人才。

      這幅畫中的主人公永忠,乃清代皇族愛新覺羅·永忠(公元1735~1793),字良輔,號臞仙、栟櫚道人、延芬居士等。他是康熙皇帝十四子恂勤郡王允禵之孫、多羅恭勤貝勒弘明之子,輔國將軍,有詩文別集《延芬室集》?!肚迨犯濉贩Q贊他“詩體秀逸,書法遒勁,頗有晉人風味。常不衫不履,散步市衙,遇奇書異籍,必買之,歸雖典衣絕食不顧也”[3]。永忠雖為宗室,但不涉政治,終生在詩歌、書畫、山水、為伴,過著清閑雅致、避世自得的生活。畫中的永忠正坐在床榻之上,身著前后左右四面開衩的圓領常服袍,右手持書卷腳踏長靴,右腿翹在左腿之上,腰間掛著荷包,一幅怡然自得的樣子。床榻上一邊放著主人喜愛的一匣書籍,一邊則是用專用帽架放置的紅寶石鑲嵌的一品錐形官帽,顯示出其出身地位。床榻后的桌案上擺放著香爐、花瓶、寶瓶、硯臺等,桌案后的墻上則掛一張七弦琴。桌案旁的多寶閣中放置主人喜愛的奇書異籍以及古玩字畫。床榻前兩位童子各持寶劍、如意一柄等著隨時奉上。院子中,兩位書童迎面,一位端著剛剛沏好的清茶,一位則手持裝在琴囊中的七弦琴一張??磥懋嬛兄魅怂坪踝x書有些乏了,這會要飲茶、點香、撫琴了,那么是否有同伴來聽琴,亦或有琴師來府為主人撫琴,恐怕不得而知了。但是,這一番文人雅士之行樂,不禁讓人心生向往,從中也體現(xiàn)出清代王公貴族的閑情逸致與藝術造詣。

      明清時期,中國古琴音樂的傳播得到極大的發(fā)展,這主要得力于古琴琴譜集的刊布。隨著明代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出版印刷業(yè)日益活躍。至明嘉靖年,平均每四五年就有一部琴曲譜集刊布于市。目前可見的明代琴曲譜集達到三十余種,清代可見琴譜集(包括少部分流傳的手抄本)則超過百余種。這些極大地促進古琴音樂的傳播、琴派的興起與興盛以及琴論的完備。目前可見的明清琴譜集中,明寧王朱權《神奇秘譜》成為明代琴譜集的開山之作。之后又出現(xiàn)了四本明代藩王所輯琴譜,分別是龔經(jīng)(朱權之孫朱奠培的門客)編訂的《浙音釋字琴譜》、明徽王朱厚爝所輯《風宣玄品》、明保定王朱珵坦所輯《五音琴譜》以及明潞王朱常淓所輯《古音正宗》。這五本藩王琴譜集與其他明代琴派所輯譜集不同,其自成派系,有著內在的聯(lián)系,形成了明代的“藩王輯譜派系”。在這一“藩王輯譜派系”中最為重要的人物便是朱權,《明史》卷102載:“寧獻王權,生于洪武十一年,太祖庶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封,二十六年就藩大寧。永樂元年移南昌府,正統(tǒng)十三年薨”[4]。朱權一生的著述頗豐,例如《寧國儀范》《漢唐秘史》等。其號亦多,曰臞仙、丹丘先生、柯丹等。也許是歷史的巧合,清朝宗室永忠,他的祖父是康熙皇帝十四子恂勤郡王允禵,在皇位爭奪中曾為雍正皇帝的政敵,并且在爭奪之戰(zhàn)中失敗。明代寧王朱權則是在朱棣發(fā)起的“靖難”后為防止其篡奪皇權而被“發(fā)配”到南昌府的,雖偏安一隅,但屢遭猜忌,因此終日“韜光養(yǎng)晦”,不問政事,撫琴協(xié)律。由此,可以看出,二人所處境遇竟有如此之相同,也都通音律,善撫琴。永忠雖未留下任何琴譜集于市,但以其地位當可以看到明代朱權所輯的《神奇秘譜》,取號“臞仙”似乎也是對前人的效仿與致敬。清代的王公貴族雖然沒有像明代藩王那般鐘情古琴,但也有王公貴族參與編輯、刊布的琴譜集流傳于世,例如《琴書千古》,清乾隆三年(1738年)抄本,在書的首頁目錄下有“果親王府圖書記”。果親王允禮所生活之年代與版本學家對譜集的年代斷定相符合。譜集目錄后又小序:“及至辛丑夏得晤中州張秋塘先生聆其羽化、漁樵、平沙等曲,音調清越,指法閑雅,怠有太古遺音。先生人品風格迥,超塵俗,詆恨相見之晚耳?!痹賹φ铡肚贂Ч拧分兴浨偾?,可見這本譜集“的確都是中州派的琴譜”[5]。

      二、閨閣中的音樂活動場景

      此次展覽中展出了一幅清代佚名所作絹本設色《清人聽琴圖軸》(圖2)。從人物肖像的畫風上看與清宮廷畫師所做工筆重彩人物畫《雍正十二美人圖》(圖3)十分相似,其畫卷通高超過2米(縱235厘米,橫173.5厘米),懸掛于展廳中顯得格外的引人注目,栩栩如生,仿佛將人代入當時場景之中。從整體上看,《清人聽琴圖》的場景如下:圖的左上角是一位身著藍色端坐在琴桌前的女子,正在撫琴,仲尼式的七弦琴上清晰地顯示著琴徽,右手正在“挑”弦,左手則在用大指按弦。撫琴者高聳的云鬢上飾有攢珠的花簪,發(fā)髻的正中還飾有玉牌中間嵌有珠寶、寶石之類。耳朵上佩戴一對白色珠寶耳墜。身著藍色外套,外套的領邊是淡綠色的底,上面的花案以橘、白兩色為主,點綴一點藍色與外套的顏色相呼應,兩個領口下端胸口處用一個橢圓形的花針連接在一起,更顯端莊華貴。內穿藕合色長袍,立領一字盤扣,配以暖白色的月華裙,裙幅與藕合色彩線交疊錯落,飄逸灑脫。撫琴的琴桌雕刻為“盤常”的圖形,寓意吉祥如意。琴桌的面上亦是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畫作。琴桌上還排放著蓮花型的香盒與香爐。撫琴者的右腳邊扶著一只棕黑色的小狗,雙耳下垂,前爪向前匍匐,唯雙目尤為凸出而嘴角上揚,似乎是看到了什么東西而感到驚異。撫琴女子的右手邊是一個多層的多寶閣,上面有寶瓶、精美的寶盒,尤其以一匣一匣書籍為主,可以看出撫琴女子是一位博覽群書之人。撫琴女子左手邊的地上放置了一盆蘭花,紅色的花盆底座亦鏤刻著精美的紋路。屋內白色素心蘭與屋外的白玉蘭亦是相得益彰。屋外臺階下,開得正盛的白玉蘭樹下,一位女子雙手抱樹斜立,頭微微向前。只見其高聳的云鬢上飾有點翠海棠花紋頭花,頭上戴有頭箍,正中嵌有一個圓形的寶石。云鬢正中間為鳳式步搖,下垂流蘇作為裝飾。耳朵上佩戴一對紅色珠寶耳墜。身著淡青色外套,外套的領邊以及袖口是青花瓷的花紋與色彩,十分的契合。內穿淺藕合色長袍,立領水綠色的花型盤扣,下著暖白色月華裙,露出一縷胭脂紅,與耳墜的顏色相呼應。從這位樹下女子的表情與姿態(tài)來看,似乎已入琴樂,進入冥思之中。

      《清人聽琴圖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1949年2月古董商人霍明志捐獻的文物?;裘髦驹寝p子軍張勛的部下,張勛復辟失敗后、1906年前后,霍明志在北京開了一家名為“達古齋”的古玩店,因其在張勛麾下任職的緣故,認識了不少當時滿清的遺老遺少、貝勒、格格以及官員,由此這些達官貴人都將自家的古董珍玩拿到達古齋來變賣,這使得很多買家都來與其交易,一時間其成為遠近聞名的古玩名店。同時,他也利用其“北堂商人”的多元身份打通了國際古董貿易的渠道。英國旅華作家朱麗葉·布雷頓(Juliet Bredon,1881~1937)在其《主要名勝古跡的歷史及其深入描述》一書中講道,達古齋在20世紀初的外國購藏者間享有極高聲譽,是當時北京“最大且著名的古玩鋪之一”[6]。1932年,霍明志在法國的德魯奧舉辦中國藝術品拍賣展,法國著名的報紙《作品》(L?uvre)報道了當時拍賣會現(xiàn)場的盛況:“最出色的遠東藝術愛好者、法國及各大外國博物館的代表們都參加了霍明志先生的拍賣會[7]”。為籌備這次拍賣會,霍明志于1930年編撰了法語版古器物圖錄《達古齋古證錄》(Preuve des antiquités de la Chine)。這本圖錄無疑是當時古董文玩考證的重要參考書。結合上面所述,霍明志所捐贈的《清人聽琴圖軸》的來歷應為宮廷或皇室,從肖像畫的風格來看,與《雍正十二美人圖》極為相似,或是同時期宮廷畫師所繪亦或是后世宮廷畫師的仿制之作。《清人聽琴圖軸》中的音樂場景顯示出清代深閨閣院中上層階級女子彈琴賞樂的情形。體現(xiàn)出宋代以來,七弦琴在古代上層階級女性娛樂生活中的地位,以及女性在琴樂傳播中的作用。

      此次展覽展出的清代葉衍蘭紙本設色《歷代文苑像傳》,共計8冊,所繪均為明清名媛女將,都是明清女性之杰出代表: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三人是明末“秦淮八艷”的其中的秦淮名妓。這套8冊《歷代文苑像傳》,是由畫作作者、清代著名畫家、詞人葉衍蘭先生的后人、文史學者和書畫鑒藏家葉恭綽于1962年捐贈給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在這8張畫中,“秦淮八艷”之卞玉京肖像畫作(圖4),出現(xiàn)了音樂的場景:卞玉京手持浮塵背對古琴坐于琴凳之上,身著黃色的外套,內著藕荷色長袍,下著月華裙,飄逸灑脫。雖然手持浮塵但卻未著道服,發(fā)型是簡約的兩側雙髻,未加裝飾,耳朵佩戴流蘇耳墜。桌案上擺著伏羲式的七弦琴,一盞香爐擺在琴桌之上。也許她正在閨閣中等待吳梅村的到來,為其撫上最后一曲,從此生死兩茫茫。關于卞玉京的琴藝,吳梅村曾做詩《聽女道士卞玉京彈琴歌》:“鴐鵝逢天風,北向驚飛鳴。飛鳴入夜急,側聽彈琴聲。借問彈者誰,云是當年卞玉京……”。除了卞玉京外,薛素素也是善彈七弦琴的,所謂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這也體現(xiàn)出明清時期高級的歌舞娛樂場所中七弦琴音樂在女性群體中的傳承與傳播。

      參考文獻:

      [1]小荷:《琉璃廠的軼聞趣事》,載《神州》,2012年第22期。

      [2]北京市文物局:《寶古齋》,2018年第6期。

      [3]趙爾巽等撰:《清史稿》,中華書局,1977年。

      [4]【清】張廷玉等撰:《明史》,中華書局,1974年,第2727頁。

      [5]《琴曲集成》第15集之“據(jù)本提要·琴書千古”,第3頁。

      [6]Juliet Bredon, Peking: A Historical and Intimate Description of Its Chief Places of Interest, ed. Kelly & Walsh, 1st ed. (Shanghai, 1919), 375-376. 布雷頓在其1922年再版的描述中刪去了這段評論。轉引自陳涵:《古物、商品與他者文化媒介——以“北堂商人”霍明志1932年中國藝術海外拍賣展為例》

      [7]陳涵:《古物、商品與他者文化媒介——以“北堂商人”霍明志1932年中國藝術海外拍賣展為例》,載《美術觀察》,2022年第4期。

      太和县| 七台河市| 囊谦县| 西贡区| 六枝特区| 南通市| 霍城县| 民县| 镇雄县| 广汉市| 莱西市| 霍林郭勒市| 南昌市| 永仁县| 铜鼓县| 海原县| 花莲县| 济宁市| 三穗县| 东乌珠穆沁旗| 玉田县| 郴州市| 浦县| 兖州市| 舟山市| 抚顺市| 崇仁县| 开江县| 依兰县| 离岛区| 军事| 赣州市| 锡林郭勒盟| 繁峙县| 黄浦区| 宁陕县| 罗源县| 辽中县| 磐安县| 阳城县| 理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