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娟
心理學家威廉·杰姆斯說:“人性最深層的需要就是渴望別人的贊賞?!笔苋吮頁P總是心情愉悅,挨人批評則難免垂頭喪氣。孩子更是這樣。
我們經常聽到“好孩子都是夸出來的”這句話,很多家長會經??浜⒆樱M⒆釉鰪娮孕?,也期待形成更融洽的親子關系。
但是,不是所有的夸獎都能帶來正面的作用,夸孩子還是非常講究方法和藝術的。家長夸孩子,夸得好,有助于孩子對自己形成客觀、完整、清晰的認識,可以讓他們的思想和行為更加進步;夸得不好,則會讓孩子對自己形成不客觀、不完整、不清晰的認識,影響孩子的自我認知和自我評價。
結合日常觀察和分析,我總結出父母夸孩子須做到“三要三不要”。
1.夸獎要具體,不要為夸而夸
夸孩子就要夸到具體細節(jié)上,讓孩子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才得到夸獎,明白今后努力的方向。比如,我們在課堂上表揚學生,一般不用“你真棒”“很好”這樣籠統(tǒng)、模糊的語言,而是用“你觀察真仔細”“聲音真響亮”“字寫得真漂亮”等這樣有明確指向的語言夸孩子,稱贊孩子的某一方面做得好,同時也能引導其他孩子也要做到這一點。
父母可以這樣夸孩子:“今天你起床很準時,說明你有了時間觀念?!薄敖裉斐燥埬愠缘煤芨蓛?,一點兒沒浪費?!薄斑@道題目很難,你認真思考了,能夠解答出第一步也是挺不簡單的?!鳖愃七@樣的夸獎有很多,可以多夸夸孩子積極、熱情、嚴謹?shù)膽B(tài)度,可以夸夸孩子堅強、善良、勇敢的品格,還可以夸夸孩子妥當?shù)淖鍪路绞椒椒ǖ?。父母要善于觀察和思考,孩子會從中得到具體的努力方向,感受到“繼續(xù)努力,我能行”內在力量。
夸獎孩子要具體,就要做到不要為了夸而夸。有時候,父母隨便一句“你真棒”“不錯”“挺好的”,孩子會感到這是對他的敷衍,會認為家長對他不重視。所以,沒有實際內容,沒有針對性的夸獎,并不會被孩子接受,反而傷害他們的情感。
2.夸獎要真誠,不要貶低他人
孩子聰明而敏感,往往會通過父母的語氣、語調、神情,以及一些肢體語言,去判斷父母的夸獎是否出自內心。
心理學上有一個法則叫“麥拉賓法則”,也叫“7/38/55定律”:在人們進行語言交流的時候,只有7%的信息來自純粹的語言表達,有38%來自說話的語調等聽覺傳達,55%來自外形與肢體動作等視覺傳達??浜⒆幽芊癖缓⒆咏邮?,語言內容只占到7%,而夸孩子時的語氣、速度、手勢、表情、態(tài)度等占93%,后者能讓孩子看到家長是否出自真心,是否真誠。
最讓孩子感到舒服的就是用中等語調和語速,面帶微笑,和孩子平行對視。父母要多陪伴孩子,關注孩子的行為,真心看到孩子的優(yōu)點,讓孩子感受到被夸獎是名副其實的,感受到力量,擁有自信,得出“我很好、我值得被愛、我值得幸福美滿的生活”的自我認知。
有的家長夸孩子,常常建立在貶低其他孩子的基礎上。比如:“某某太差了,我家寶寶真厲害?!薄疤昧?,你都全部做完啦,某某還有一半沒做好呢。”這樣夸孩子,既不利于同伴之間的健康交往,也助長了孩子的攀比心理。當孩子面對別人比自己強時,就無法接受,輸不起,不能接受挫敗。
所以,夸獎要真誠,但不要貶低他人。讓孩子自己和自己比,才能真正發(fā)揮夸獎的作用。
3.夸獎要正向,不要夸天賦
夸獎需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引領,才能發(fā)揮正向激勵的作用。比如,有一位家長告訴我,她的孩子比較內向膽小,她總擔心孩子被同學欺負。有一次和同桌打鬧,孩子抓傷了同桌,她就夸獎了孩子“做得好,誰欺負你,你不要對他客氣”。這樣的夸獎,鼓勵孩子用暴力去解決問題,本身就是扭曲的教育價值觀。正向激勵的夸獎,肯定孩子通過自身的努力取得了進步,會讓孩子對成功的標準形成正確的認知,讓孩子進入“努力、被看到、被夸獎、繼續(xù)努力”的良性循環(huán)。
另外,有些父母習慣夸孩子“真漂亮”“真聰明”“真可愛”“太帥啦”等等,傳遞給孩子的信息就是“你天生優(yōu)秀”“你天生如此”,這種偏向于天賦的夸獎,容易讓孩子忽視后天的勤奮和努力的價值。父母可以表揚孩子很勤勞、很勇敢,勤勞勇敢是靠孩子自身的努力,這是值得夸獎的。而孩子身上一些天生優(yōu)勢,并不值得故意強調或是刻意夸大,否則會助長孩子的優(yōu)越心理,并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
優(yōu)秀的孩子都是夸出來的,但是需要有創(chuàng)意的贊美。愿父母們在不斷學習中做成長型父母,培養(yǎng)出成長型孩子。
(作者系江蘇省如東縣實驗小學教師)
編輯 東籬 6233584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