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武
“郭子儀不是人,白天嘚瑟,晚上偷襲。還讓不讓人睡覺了!”
756年5月28日,史思明揉揉太陽穴,狠狠按下了發(fā)送鍵。朋友圈更新后,數秒鐘之內,獲贊無數。評論的小兵們除了對郭子儀不斷抱怨,更多的是在抱團互相安慰。作為安祿山手下的明星大將,史思明心里極不好受,面子上更過不去。
安史之亂爆發(fā)之后,唐朝將領郭子儀和李光弼(bì)將史思明打得多次敗北。最令史思明郁悶的是,郭子儀用兵有方,總能克制他的攻擊。就這樣打了一路,行至唐縣,史思明大軍疲憊不堪,終于無力再戰(zhàn)。這時候,郭子儀看準時機再次派兵出擊,大敗史思明大軍。
“勝敗乃兵家常事,”史思明這樣安慰自己,“戰(zhàn)爭才剛開始,自己選的路,咬牙也得走下去?!?/p>
史思明給自己熬的這碗“心靈雞湯”很在理,只可惜他遇到的是克星郭子儀。
前段時間,史思明率軍來到恒陽,提前抵達的老郭則在暗中觀察對方。這里深溝高壘,是個絕佳的防守之地。郭子儀一旦發(fā)現對方進攻,就命人嚴防死守。當對方撤兵時,他卻下令讓唐軍全速追擊,簡直是“不走尋常路”的玩兒法。
這樣一來一往的“拉鋸戰(zhàn)”,讓史思明鬧心壞了。可郭子儀整了一出又一出,晚上也不消停,總會時不時給對方軍營來個突然襲擊。對此,史思明已經失眠好幾個晚上了,大明宮凌晨三點的月亮他不知道長啥樣,但恒陽凌晨三點的軍營,他倒是很熟悉。
當然,郭子儀可不準備為大唐叛軍培養(yǎng)一個“熬夜大將軍”。他看日子差不多了,就跟李光弼商量:“折騰幾天,叛軍想必都已十分疲勞,咱們是時候出擊了?!?/p>
當月29日,郭子儀派兵與史思明在嘉山開戰(zhàn)。叛軍大敗,傷亡人數有四萬之多。
士兵或死傷,或被俘,作為隊伍領導人,史思明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兒去。
交戰(zhàn)中,史思明不慎從馬上跌落,他心知此戰(zhàn)必敗,便顧不得許多,只身逃往博陵。據目擊者稱,當時史思明發(fā)型散亂、衣服都破了,奔跑時還拄著半截長槍,別提有多狼狽了。
除了史思明,安祿山也被打怕了,叛軍內部軍心動搖。這是勝利在望的前兆哇!
可惜,郭子儀還沒來得及高興,勝利的喜悅就被楊國忠這個壞蛋給攪和了。
怎么回事兒呢?
這天,有人給唐玄宗發(fā)了一條密報,說安祿山手下有個叫崔乾祐的,此人在陜郡有四千多人,還都是老弱病殘。
唐玄宗看到這條消息立馬就樂呵起來了。“打呀!不打等啥呢!”玄宗叫來哥舒翰,讓他即刻出兵,“快,把洛陽給朕收回來!”
哥舒翰是負責鎮(zhèn)守潼關的將領,這哥們兒忒倔,堅決不出兵。他跟皇帝是這么說的:“您別看咱們剛把叛軍打敗,但安祿山善于用兵,這些老兵殘將難保不是他設下的圈套。一旦我方出兵攻打,等他吃完大餐補足勁兒,再趁機將我軍打個措手不及,潼關必然要失守哇!”
郭子儀也上書,請求皇帝讓他和李光弼率兵奪取范陽,直搗敵人老巢,然后抓來他們的妻兒當人質,引得叛軍內亂,這樣就能不戰(zhàn)而勝。倆人還再三囑咐玄宗,要固守潼關,不可輕易出戰(zhàn)。
你瞧,郭子儀打算得挺好吧,可有人卻不答應,比如楊國忠。
老楊恐怕有“被害妄想癥”,總擔心哥舒翰謀害他。他聽說哥舒翰打死也不出兵,就跑到唐玄宗那兒打小報告,說哥舒翰是故意拖延,叛軍明明毫無準備,卻不愿出兵,很明顯動機不純,人品有問題。
唐玄宗早就有了出兵攻打的念頭,此時楊國忠這么一說,把他的小心思又勾了出來。隨后,唐玄宗派人一趟趟地給哥舒翰捎口信,強令他率兵出擊。
哥舒翰仰天長嘆,撫胸痛哭。再這樣下去,他都快被唐玄宗逼瘋了。怎么辦?皇帝動真格的了,他只能聽命。
“聽說了嗎?楊國忠被殺了!”軍隊中,有人對著身旁一個人悄悄說道。
“這都快餓死了,你怎么還有閑心去刷微博?”聽者橫了那人一眼,卻經不住誘惑,接著問,“說說,怎么回事?”
“今日頭條,剛剛微博更新的消息:楊國忠反叛,禁衛(wèi)軍已經將他斬首示眾?!闭f完,那人嘴里又發(fā)出了“嘖嘖”的感嘆聲。
“快拉倒吧,我看,是‘被反叛’才對。這次潼關失守,楊國忠有一大半責任,將士們不怪他怪誰?如今跟皇上一路逃難,溫飽都成了問題?;噬峡隙ㄊ钦覀€借口,把他‘咔嚓’了。”
“你們倆嘀咕什么呢!”一位將軍模樣的人走了過來,厲聲呵斥。這兩個小兵吐吐舌頭趕緊離開了。
馬嵬(wéi)坡兵變,楊國忠和楊貴妃斃命于此?,F今形勢緊迫,唐玄宗與太子即將分道揚鑣(biāo),一個去蜀中,另一個則前往靈武。
太子抵達靈武城南樓即位,這就是唐肅宗。新任皇帝上崗以后,成天茶不思飯不想。如今自己手下的文武大臣加起來才三十幾人,這哪有皇帝的氣勢,還不如個小縣長呢!肅宗左盼右盼,只希望早日見到郭子儀。肅宗朋友圈一連幾日都是類似內容:老郭不在的第N天,想他。
終于有一天,好消息傳來。朔方軍整軍前來,郭子儀率領五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從河北抵達靈武。唐肅宗看到這番場景,激動得熱淚盈眶。自從他來到靈武,都多久沒見到這么龐大的生物群體了!再這樣下去,他都打算去看第501遍《動物世界》了。
如今郭子儀歸來,他才覺得自己有了個當皇帝的樣子,朝廷也終于像個樣了。當天,唐肅宗興奮不已,再度更新朋友圈:大唐復興指日可待!
唐肅宗讓郭子儀擔負起平叛的重責大任。當然,老郭也沒讓他失望,打了一場又一場的漂亮仗,甚至還和百姓里應外合,上演了一出好戲。
756年11月,郭子儀打算向河東進發(fā)。這里位于東京洛陽和西京長安之間,占領此處,無疑對日后收復兩京有重大幫助。眼下,河東由叛軍大將崔乾祐率兵鎮(zhèn)守,為了奪下這塊寶地,郭子儀著實花了一番心思。
河東叛軍中仍有被困的唐朝官員。郭子儀派間諜秘密潛入河東,間諜找到被困的官員后,暗中轉達了老郭的想法:等唐軍進攻河東時,你們到時可做內應。
幾日后,郭子儀率兵從洛交出發(fā),兵至河東城下,河東司戶參軍韓明等人翻越河東城,特地前來迎接唐軍。唐軍殺死叛軍近一千人,順利進入河東城內。
守城的崔乾祐還算有幾分血性,他不顧大將身份翻出城墻,隨即召集城北士兵,共同阻擊郭子儀的軍隊。不過,這也只是以卵擊石罷了。兩兵交戰(zhàn),崔乾祐敗逃,率領殘兵來到了安邑。
你猜怎么著?安邑百姓巧施妙計,看到叛軍來了,直接大開城門,將他們迎入城內。當大約一半的叛軍進城后,安邑百姓突然關門襲擊,將城內叛軍全都殺死。崔乾祐沒入城,最終從白徑嶺逃走了。
郭子儀成功將河東收回,按計劃繼續(xù)朝兩京進發(fā)。
757年10月23日,唐肅宗更新朋友圈,權限為“公開”狀態(tài):
長安的百姓,我想死你們啦!
是的,他回來了。這一切,都有郭子儀的功勞。
9月時,郭子儀曾上奏,懇請皇帝征用回紇(hé)兵與唐軍一同平叛。老郭認為,回紇兵驍勇善戰(zhàn),隊伍中更不乏精兵良將,有他們幫助,想要打贏安祿山,勝算自然更高一些,肅宗同意了郭子儀的提議。
這天,長安城南香積寺,郭子儀率軍與敵人展開正面交鋒。唐軍在香積寺北邊列陣,隊伍長達三十里,可以說是相當壯觀了。
起初,郭子儀率領的唐軍并沒有占得上風。好在有回紇人幫助,他們繞到叛軍背后,與唐軍前后夾擊,將對方一網打盡。唐回聯軍大勝,斬首六萬人,俘虜兩萬人,收復了長安城。
唐軍一鼓作氣,繼續(xù)東進,直逼洛陽城。
安慶緒是安祿山的兒子。這小子賊狠心,因為內訌,他甚至把自己親爹殺了。此時,他聽說唐軍打到了洛陽,趕緊調來十五萬大軍駐扎在陜郡。
郭子儀到地方一瞧,這幫叛軍陣勢都擺好了,看來是想打一場硬仗了。老郭心里偷著樂,想硬拼也白搭,我們有回紇兵,這就是制勝法寶!可惜對方不按套路出牌,沒有硬碰硬,而是連連出兵挑釁唐軍,挑釁之后卻總不應戰(zhàn),只是一味地向自己的軍營撤退。撩貓逗狗這種事兒,你說煩不煩人!郭子儀被折騰得鬧心,干脆率軍一路緊追,可剛到敵人軍營,就被叛軍包抄了。
郭子儀率唐軍緊急撤退,叛軍以為郭子儀中計,正在興高采烈的時候,只聽周圍傳來震天的吶喊聲,回紇兵從自己后方殺了出來,頓時,無數支箭“嗖嗖”射向叛軍。叛軍震驚不已,他們顯然沒想到,回紇兵來了,叛軍大敗,唐軍收復洛陽城。
長安城內,唐肅宗心中喜悅與感慨此起彼伏。昨日他剛到咸陽望賢宮,就收到了洛陽被收復的捷報。此刻,再看看從城中趕來迎接自己的百姓,有的喜極而泣高呼萬歲,還有的下跪叩首之后載歌載舞,這場面叫他如何能鎮(zhèn)定下來!唐肅宗感慨萬分,大唐若沒有郭子儀,該是怎樣一番景象……
763年,吐蕃入侵,邊鎮(zhèn)將領將軍情緊急送往長安。當時朝中大權由宦官程元振掌握,前線情報到他手上后,這哥們兒以為小兵們是用假軍情騙功勞的,一點兒沒放在心上,更別提向當時的皇帝唐代宗報告了。
在程元振這個笨蛋的“幫助”下,吐蕃兵成功攻到長安城下。唐代宗不愧是老李家的后代,當機立斷,選擇了一種最簡單的應對方式——逃跑。
很好,繼玄宗、肅宗后,“唐代跑男團”又加入了一位新成員。
當然,唐代宗也沒只顧著跑路,邊跑大腦還是邊轉動的。危難之際,他想起了“大唐保鏢”郭子儀。
這些年,郭子儀去哪兒了呢?
原來,程元振仗著自己跟唐代宗關系好,不停在唐代宗耳邊吹風,什么“武將不得不防”“小心再現安史之亂”這些話,導致軍功無數的郭子儀被皇帝隨便安了個閑職,提前過上了退休生活。
此時,賦閑在家的郭子儀接到“軍事部門”的調令,唐代宗任命他為副元帥,讓他擔任咸陽抵御吐蕃軍隊的進攻。老郭一臉問號,暗自嘀咕:“我休息了這么長時間,部下早已四散,吐蕃都打到眼前了,倉促之間,我上哪兒變出那么多兵馬?”
郭子儀萬般無奈,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吐蕃攻入長安城,自己則向秦嶺方向撤退。這一路,他邊走邊招兵買馬,零零散散的,最后竟然神奇地組織出了一支隊伍。
隨后,老郭派左羽林大將軍長孫全緒率領二百騎兵到達韓公堆,白天擊鼓搖旗,夜里燃起火堆無數。他又另外派出一支隊伍,不斷出現在長安城的四郊,對吐蕃適時展開攻擊。
此時的郭子儀,儼然化身為導演。他不但指揮手下在四郊出沒,讓吐蕃人以為唐軍眾多,同時又派手下一個叫王甫的人充當間諜,悄悄潛入長安城。每到夜里,王甫便聯合城內少年在大街上擊鼓吶喊,制造噪聲。
郭導這么安排,無疑是想增加些緊張氣氛,虛張聲勢,讓那幫吐蕃人心生膽怯。最搞笑的是,城內的老百姓也很配合。這幫群眾演員的演技相當了得,他們一看到吐蕃人,就上前報告:“我們發(fā)現郭子儀的部隊了!那家伙,人山人海,士兵們都可猛啦!”
想想看,吐蕃人是孤軍深入,他們現在身處長安城內,距離大本營已是十分遙遠,真要遇到郭子儀,那簡直是找死。吐蕃人本身以劫掠為目的,并未想在長安城久留,于是心慌意亂之下,被迫放棄了長安城。
經過吐蕃一戰(zhàn),郭子儀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形象又高大了許多。自那之后,人們對他的關注度,幾乎一天都沒停止過。
769年春,某微博大V突然放出一條消息:“今晚爆料,8:20見?!?/p>
該消息立刻引起關注,大家盼來盼去,終于在準點兒等來了大新聞:“有爆料人給我發(fā)私信,太監(jiān)魚朝恩修建的新廟已建成,即將邀請郭子儀前去參觀。”
大家對這條消息議論紛紛,有人認為這太不靠譜了,魚朝恩向來看老郭不爽,怎么可能會主動邀請他?也有人說出了自己內心的擔憂,萬一這事兒是真的,那指定是場鴻門宴哪。糟糕,老郭性命不保!
別怪大家對魚朝恩的人品指指點點,這家伙確實沒做過幾件好事兒,尤其是對郭子儀,更是耍盡手段。毫不夸張地說,老郭當初敗北,魚朝恩就曾出言不遜攻擊過他,甚至魚朝恩的攻擊還曾導致郭子儀兵權旁落。
還有更氣人的。767年,有盜賊挖了郭子儀父親的墳。這可是對朝廷重臣的極大羞辱,官府當然不能不管,可惜忙活半天,連個嫌疑人都沒抓到。人人都知道魚朝恩對郭子儀有意見,這事兒不是他派人干的,還能有誰?
然而,就在人們各抒己見時,郭子儀卻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他要去赴約。
這還了得!郭子儀的部下都來阻止,認為魚朝恩想要圖謀不軌。有人還給他出主意:“您即便要去,也得帶上百八十號人一起過去,不然我們不放心。”
老郭擺擺手,淡定地說:“我是國家的大臣,魚朝恩若沒有天子的命令,怎么敢暗害我!如果他受皇命而來,你們去了又能干啥,想抗旨不遵嗎?”
就這樣,郭子儀僅帶著幾名隨從前往約定地點。魚朝恩見到郭子儀就帶這么點兒人來,十分驚訝。老郭裝糊涂,故意把聽到的傳聞告訴魚朝恩,然后開玩笑地說:“少帶點兒人,不是方便你動手嘛。”
魚朝恩聽到這里,撫胸拱手,佩服不已。這位老郭的萬年死對頭在驚訝之余,也被老郭的人品和膽識深深折服,連連感嘆郭子儀的心胸像大海一樣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