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文
當《回家》的薩克斯曲吹響,我知道那是圖書館委婉的催促聲——閉館時間到了。
我收起還未讀完的書,準備放入書箱時,一本《偉大之所以偉大》的書名吸引住了我。隨意翻開,看到目錄中《向日葵》篇下對梵高的評價——“向陽光吸取生命的能量”。我的心被這“能量”射中,跑出圖書館,奔向離書館步行約需一刻鐘的停車場,拿了遺落車中的借書卡,氣喘吁吁又趕回來,終于在曲終的時刻,把書順利借出。
我借給自己一個無眠的夜晚,暢讀此書。當晨光灑進臥室,我仍不忍釋卷。按捺不住的心已在路上。我?guī)е断蛉湛返墓饷?,帶著《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聽著手機里放出的《歡樂頌》《安魂曲》,品味著貝多芬與莫扎特在生命終點獻出的神圣贊歌。穿過車流喧喧的繁華街市,坐到辦公桌前,拿出日記本,立刻讓激情釋放在文字中。
不知有多少人可以理解這份閱讀心情。但我相信,一個熱愛讀書的人,一定有過這種無可名狀的激情體會。我的心,跟隨思緒的時鐘,將那些慰藉生命的書迎來;我的筆,游走在被鐘聲敲響的曾經(jīng)幕幕,刻錄往日時光的匆匆。
年少的我,因身體虛弱,一切強力活動都是我行為的禁區(qū)。在那信息不發(fā)達、收入只能滿足溫飽的年代,書的奢侈堪比今天的愛馬仕,很少有人家藏書。幸虧父親疼愛,給我創(chuàng)造了一些與書有關(guān)的氛圍。父母為了讓我這個體弱的孩子在安靜的環(huán)境里養(yǎng)護身體,常常帶我去單位的圖書館,也會同意我去家住電影院的同學那兒看免費電影,甚至在無法陪伴的情況下,會給些零錢讓我在路邊的小人書攤前打發(fā)時間。我對書的親近感就是這樣慢慢養(yǎng)成。書猶如一位守護健康的天使,會將我內(nèi)心的倔強和無端的抗爭銷蝕掉,讓我立刻安靜下來。
青春期的我,依然在身體虛弱的陰影下,帶著性格上的缺陷,沉默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少言寡語的外表下,隱藏著一顆與世對抗的叛逆之心。但凡有獨處的空間,我會偷偷躲進自己小小的房間,悄悄地掛上鎖,將壓抑內(nèi)心的激情全部傾泄在日記里。
芳華之齡,我考進一所理科大學,是為完成父母對我未來的規(guī)劃,在做子承父業(yè)的準備。我偏穿一件母親親手縫制的旗袍,格格不入地讓青春激蕩在象牙塔下。當大學迎來戀愛季時,校園的空氣都是浪漫和唯美的氣息。這股純粹清新的氣流讓我無法呼吸,躲入寢室去尋找愛情的音調(diào)?!逗魢[山莊》《蝴蝶夢》《亂世佳人》《包法利夫人》所詮釋的不同內(nèi)容,讓我對愛情迷離又深情。最終,《簡·愛》成為我“愛情的圣經(jīng)”。
嫁為人婦,有了女兒,除了生活中必須面對的繁雜和機械的時日,閑適的時光,書依然是我聊度寂寞的良師。日常家居的擺設(shè)、廚房的精致小點、喝茶、養(yǎng)花、飼養(yǎng)寵物,這些生活方式都是我從書中獲得。書的香氣,始終讓居室縈繞著清新的氛圍。
當然,平常的日子也會有意想不到的災(zāi)難降臨。正當雅樂,我得了癌癥。與病魔對抗的諸多個荒蕪又漫長的晝夜,我選擇了《瓦爾登湖》這本書,作為飄浮不定的靈魂??恐蹫?。我的心平靜地放置在“湖”中,任水流沖刷沉淀在其中的塵垢?!锻郀柕呛分饾u消解著我的不安,使我的內(nèi)心盡量歸于平靜和從容。漸次地,治療與病痛所帶來的精神摧殘都被這本書治愈了,是這本書抵消了我對未來、生命的無望?!锻郀柕呛酚谖?,是慰藉靈魂的藥片,把我從死神的手里拽出。
步入不惑之年,卻感覺自己跟不上時代的進步,愈發(fā)感覺對眼前的世界生疏無解。認知的需求,讓我以更大的渴望撲向書這塊面包,感覺就像是一個饑餓的人。書的日漸引領(lǐng),讓我對人生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對信仰有了自己的圖騰,對幸福有了更深的理解。
時鐘嘀嗒,仿似向我傾訴著生命的普通和生活的平淡。然而,思緒逆行在過往的路口時,我的筆總停在那些困境的時刻。能讓我走出泥潭深淵的,除了愛,更是書的攙扶。迷茫時翻開白紙,循著書中的墨跡讀下去,能聽到來自靈魂的信仰之聲,帶著巨大的光明逼走狹隘和黑暗,讓我一次次站立起來,走向自己的人生。
當我將心安放在書里,太多的觸碰,太多的情感,讓我了然生命終有一天會被泥土掩埋,但并不影響此生對自己的尋找,這尋找也是一種塑造。我將借著書的階梯,攀向天堂,去與那個更加成熟的自己擁抱。
我相信,讀書可以豐富生命的情感,燃起精神的火種,當一團團火焰聚起,世界一定溫暖。
我慶幸自己愛上了書,更感恩書給予生命的慰藉?!耙簧逡荼摺?,是我對書的摯愛表達。
所以,殘年不怕。
(本文系原創(chuàng)首發(fā))
責編:王曉靜